沙路炮台

沙路炮台

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鎮沙亭村是珠江岸邊的一個小村落,在該村落附近一座名叫馬腰崗的小山岡上,茂盛的草木掩映著六座大小不等的古炮台。炮台用混凝土澆築而成,呈圓柱形,直徑約在4-6米之間,面向江面的炮台牆體混凝土厚度超過一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路炮台
  • 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鎮沙亭村
  • 形狀:呈圓柱形
  • 直徑:4-6米
簡介,建造歷史,

簡介

由於年代久遠,炮台里的鐵跑均已不見蹤跡,高大的混凝土牆壁除少部分坍塌外多數保存完好,炮台牆體下方用來儲藏炮彈的凹槽清晰可見。而在馬腰崗前面不遠處,還有一座同樣不是很高的小山岡,當地人稱之為兵崗,山岡上也有兩個同樣的水泥炮台。這些炮台統稱為沙路炮台。
沙路炮台遺址沙路炮台遺址

建造歷史

沙路炮台是在朝光緒十年(1884)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主持修建的。當時正值中法戰爭,為了鞏固海防,防止法國侵略軍偷襲廣州,張之洞在扼守獅子洋進入省河要衝的長洲島及其珠江兩岸,大力構築炮台群落,修建了長洲、沙路、魚珠、牛山和屏岡東山等五處炮台,統一歸長洲要塞管轄。這五座炮台,尤其是沙路炮台和魚珠炮台及長洲炮台隔江鼎足相望,形成了“五虎擒羊”的態勢,共同構成了廣州海防的最後一道防線。
沙路炮台遺址沙路炮台遺址
沙路炮台靠近珠江最近的一個炮位就在長洲島對面,與黃埔軍校直線距離不過幾公里。在馬腰崗與兵崗之間,現在是一片白色塑膠大棚遮蓋著的蔬菜生產基地,但過去這裡曾經是一片兵營。據文獻記載,這片兵營在20世紀 20年代,還一度做過黃埔軍校的學員宿舍和軍營。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廣州淪陷,沙路炮台也被日軍占領,炮台上的大炮也被日軍炸毀,炮台被徹底毀棄。
目前,當地有關部門正積極向有關方面申請,計畫對該炮台作進一步的修繕,將它建成古炮台主題公園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