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壩箭竹

沙壩箭竹

沙壩箭竹(Fargesia sapaensis N. H. Xia & Y. Y. Zhang),屬禾本科Gramineae箭竹屬Fargesia),為2018年5月中科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張友元等於越南老街省發現的一竹類新種。

沙壩箭竹具有革質的籜鞘和截形的籜舌,葉片具有明顯的小橫脈。其稈中部每節具3-7個分枝,沒有籜耳,每個小穗具2-6朵小花,第一穎片長7-10毫米,鱗被長2-3毫米;籜鞘短於節間,末級小枝具3-4枚葉片,稈中部每節具3-7個分枝。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

植物學史

2018年5月,中科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相關科研人員在越南的最高峰番西邦山採集了一種開花的叢生竹。該種地下莖合軸型,稈中部每節具3-7個分枝,花序具佛焰苞,每個小穗有兩個不等長的穎片,小花的內稃比外稃短,具3個雄蕊,1個花柱和3個羽毛狀柱頭。這些特徵表明該種屬於箭竹屬。在與周邊國家特別是中國的箭竹屬種類進行了詳細比較之後,研究人員認為它是箭竹屬一新種,並將其命名為沙壩箭竹Fargesia sapaensis N. H. Xia & Y. Y. Zhang。

形態特徵

沙壩箭竹地下莖合軸型,稈中部每節具3-7個分枝,花序具佛焰苞,每個小穗有兩個不等長的穎片,小花的內稃比外稃短,具3個雄蕊,1個花柱和3個羽毛狀柱頭。
沙壩箭竹具有革質的籜鞘和截形的籜舌,葉片具有明顯的小橫脈而與龍頭竹Fargesia dracocephala和番西邦箭竹F. fansipanensis近緣,與前者的區別主要在於該新種稈中部每節具3-7個分枝,沒有籜耳,每個小穗具2-6朵小花,第一穎片長7-10毫米,鱗被長2-3毫米;與後者的區別在於籜鞘短於節間,末級小枝具3-4枚葉片,稈中部每節具3-7個分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