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藥中抗前列腺癌活性成分的發現及作用機制研究

《沒藥中抗前列腺癌活性成分的發現及作用機制研究》是依託山東大學,由沈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沒藥中抗前列腺癌活性成分的發現及作用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沈濤
  • 依託單位:山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前列腺癌為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沒藥為常用樹脂類中藥,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但使用中發現存在抗腫瘤作用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不明確;質量標準不完善,市售品種混亂的問題。前期工作已從兩種沒藥中分離獲得40餘個化合物,並發現部分三萜和倍半萜通過抑制雄激素受體(AR)蛋白表達和轉錄功能等機制發揮抗前列腺癌作用。本課題以抗前列腺癌活性為指導,繼續對三種沒藥中的活性成分進行分離和鑑定;通過體外、體內抗腫瘤活性評價,闡明沒藥抗前列腺癌作用的物質基礎,揭示化學成分結構類型與活性的相關性;針對AR信號通路以及調控細胞凋亡關鍵因子Caspase-3和NF-κB開展研究,揭示活性成分抗前列腺癌的作用機制;探討不同沒藥化學成分的特性和共性,建立基於現代分析方法的質量控制方法。本課題對闡明沒藥抗腫瘤作用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完善質量標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為抗前列腺癌藥物的研發奠定基礎。

結題摘要

本項目完成了三種沒藥化學成分研究,對獲得的活性化合物的抗前列腺癌作用機制進行了初步研究。從穆庫爾沒藥中分離獲得兩個新豆甾烷和四個新的倍半萜內酯類化合物。豆甾烷-5,22E-二烯-3β,7α,11α-二醇對非激素依賴型人前列腺癌PC3細胞具有生長抑制作用,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細胞周期蛋白A和B1的表達將PC3細胞阻滯於G2/M期,並通過誘導Bax,抑制Bcl-2蛋白的表達,激活caspase 3促進PC3細胞凋亡。從正品沒藥中分離獲得10個化合物,包括兩個新的含氧環倍半萜化合物。從一種市售沒藥中獲得10個已知化合物。環阿爾廷-24-烯-1α,2α,3β-三醇具有抑制人前列腺癌細胞增殖作用,能夠將PC3細胞阻滯於G0/G1期,並通過激活caspase 9促進PC3細胞凋亡。鑒於阿爾廷-24-烯-1α,2α,3β-三醇具有較好的活性並在沒藥中含量高,採用生物轉化的方法對環阿爾廷-24-烯-1α,2α,3β-三醇進行了生物轉化研究,獲得兩個新的羥基化產物。倍半萜類化合物倍半萜(1(10)E,2R,4R)-2-甲氧基-8,12-環氧吉瑪-1(10),7,11-三烯-6-酮和2-甲氧基-5-乙醯基-呋喃吉瑪-1(10)-烯-6-酮能夠抑制激素依賴性人前列腺癌LNCap細胞的增殖,機制研究表明這兩個化合物能夠通過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誘導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抑制因子p21WAF/CIP1的表達,抑制細胞周期蛋白D mRNA和蛋白的表達,使細胞阻滯於G0/G1期發揮抑制細胞增殖的作用。 進一步研究其作對AR信號通路的作用機制發現它們能夠抑制LNCaP細胞裂解液和細胞核中AR蛋白和RNA的表達,並能夠抑制PSA的表達和抑制AR受體的轉染作用,同時對共激活因子ARA70和SRC-1的表達有抑制作用。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完成了對我國市場上主要沒藥品種的化學成分研究工作,闡明了沒藥次生代謝產物主要為三萜、倍半萜和甾體類化合物。初步闡明了上述三種結構類型化學成分中的活性化合物豆甾烷-5,22E-二烯-3β,7α,11α-二醇、環阿爾廷-24-烯-1α,2α,3β-三醇、(1(10)E,2R,4R)-2-甲氧基-8,12-環氧吉瑪-1(10),7,11-三烯-6-酮和2-甲氧基-5-乙醯基-呋喃吉瑪-1(10)-烯-6-酮對非激素依賴型和激素依賴型人前列腺癌PC3和LNCaP細胞的作用機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