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蘭州交通大學教授)

沈瑜(蘭州交通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沈瑜,女,教授,博士生導師,蘭州交通大學智慧型交通與信息系統工程專業工學博士。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青年科技英才”稱號,獲鐵道部“五四青年獎章”,主持的科研團隊獲得甘肅省隴原青年創新人才(團隊)稱號,支持的科研創新團隊獲得全國100家“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稱號。現擔任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專家、甘肅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專家、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專家、鐵路建設工程評標專家、以多家期刊的審稿專家。

主要研究方向:在深度學習、數字圖像處理方向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被SCI和EI收錄50餘篇;申請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8項,獲得軟體著作權和外觀專利20餘項,出版專著2部。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獎等各級共13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甘肅省青年基金項目、蘭州市人才創新創業項目等,主持和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20餘項,主持大數據管理平台、智慧型監理和檢測機器人、智慧交通、自動控制等類項目20餘項。帶領的智慧型交通信息與控制工程團隊依託蘭州交通大學軌道交通學科優勢,在智慧型檢測車、隧道監控檢測系統、軌道檢測車數據處理、交通信息大數據分析等領域開展了大量科學研究和實踐探索,形成了穩定的研究團隊,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研究成果,現主持參與鐵路和軌道交通類、智慧型檢測類、自動控制類、機器人類項目40餘項,取得專利和軟體著作權28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瑜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82年3月
  • 畢業院校:蘭州交通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研究生
  • 職業:高校教師
  • 專業方向:智慧型交通與信息系統工程
  • 職稱教授
  • 籍貫:山東省濟寧
研究方向,榮譽,科研成果,個人簡介,個人信息,

研究方向

智慧型信息處理
圖像處理及分析
深度學習、機器視覺
智慧型交通車輛物聯網監測與控制

榮譽

2021年1月25日,被交通運輸部授予“2020年度交通運輸青年科技英才”稱號。2021年5月全國鐵路團委授予第二十屆“鐵路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

科研成果

[1]沈瑜, 陳小朋.基於DLatLRR與VGG Net的紅外與可見光圖像融合[J/OL].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 沈瑜, 苑玉彬, 彭靜, 陳小朋, 楊倩.基於深度學習的寒旱區遙感影像河流提取[J].農業機械學報,2020,51(07):192-201.
[3] 沈瑜, 陳小朋, 劉成, 張泓國, 王霖.基於混合模型驅動的紅外與可見光圖像融合[J/OL].控制與決策
[4] 沈瑜, 陳小朋, 苑玉彬, 王霖, 張泓國.基於顯著矩陣與神經網路的紅外與可見光圖像融合[J/OL].雷射與光電子學進展
[5] 沈瑜, 楊倩, 張泓國, 王霖.一種抑制圖像扭曲的卷積神經藝術風格化算法(英文)[J/OL].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6] 沈瑜, 陳小朋, 楊倩.多方向Laplacian能量和與tetrolet變換的圖像融合[J].中國圖象圖形學報,2020,25(04):721-731.
[7] 沈瑜, 劉成, 楊倩. 利用子空間稀疏特徵的超解析度圖像重建算法[J/OL].計算機工程與套用
[8] 沈瑜, 黨建武, 馮鑫等. 基於Tetrolet變換的紅外與可見光融合[J].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13,33(6):1506-1511. (SCI期刊)
[9] 沈瑜, 黨建武, 王陽萍等. 一種新的基於多尺度幾何分析的圖像融合方法[J], 光電子Ÿ雷射, 2013, 24(12): 2059-2063. (EI期刊)
[10] SHEN Yu, Ren Enen, DANG Jianwu, et al. A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 Based Medical Image Fusion Method [J].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2013, 12(4): 749-755. (EI期刊)
[11] SHEN Yu, DANG Jianwu, FENG Xin, et al. A NovelPavement Distress Image Filtering Algorithm [J]. Information TechnologyJournal, 2013, 12(10): 2059-2063. (EI期刊)
[12] SHEN Yu, Dang Jianwu, Lei Tao, et al. Motion blur parametersestimation based on frequency and spatial domain analysis,2012 2n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CECNet 2012,387-390,Three Gorges, China,2012.4.21-2012.4.23。(EI會議)
[13] 沈瑜, 黨建武, 王陽萍, 雷濤. 加權短時自相關函式的基音周期估計算法. 計算機工程與套用, 2012, 48(35):1-6.
[14] 沈瑜, 黨建武, 王國華. 基於自適應搜尋模式的運動估計算法[J]. 計算機工程, 2011,(22):125-127.
[15] 沈瑜, 任恩恩, 黨建武. 一種運動模糊參數估計算法[J]. 蘭州交通大學學報, 2012, 31(3):116-119.
[16] 沈瑜. 一種改進小波變換的圖像融合方法[J].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 2013, 5:202-204.
[17] 沈瑜. 基於NSCT的隧道裂縫圖像檢測[J]. 城市道橋與防洪, 2013, 10:176-180.
[18] SHEN Yu, DANG Jianwu, Ren Enen, et al. AMulti-Structure Elements Based Lane Recognition Algorithm [J]. PrzeglądElektrotechniczny, 2013, 89: 206-210.
[19]沈瑜,黨建武,苟吉祥,郭瑞,劉成,王小鵬,李磊.近紅外與可見光雙通道感測器信息融合的去霧技術[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9,39(05):1420-1427.
[20]沈瑜,黨建武,王陽萍,王博偉.基於Tetrolet變換的彩色水下圖像清晰化算法[J].光學學報,2017,37(09):89-100.(EI期刊)
[21]沈瑜,黨建武,王陽萍,王小鵬,郭瑞.基於MSTO的含噪聲多感測器圖像融合算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7(06):1101-1106.(EI期刊)
[22]沈瑜,黨建武,王陽萍,馮鑫.基於NSCT域壓縮感知模型的路面病害圖像濾波算法[J].光電子.雷射,2014,25(08):1620-1626.(EI期刊)
[23]SHEN Yu, DANG Jianwu, WANG Yangping. Infrared and VisibleLight Image Fusion Algorithm Based on Compressed Sensing. Journal ofInformation & Computational Science. 2015, 12(4):1337-1347. (EI期刊)
[24] 沈瑜,伍忠東,王小鵬,董亞楠,江娜.基於模糊運算元的Tetrolet變換圖像融合算法[J].計算機科學與探索,2015,9(09):1132-1138.
[25] 沈瑜,黨建武,王陽萍.基於NSCT和Bilateral濾波器的含噪聲圖像融合[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7,36(04):114-120.
[26] 沈瑜,王新新,王博偉.西部寒旱地區公路路面開裂病害分析[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7(08):59-60+89+9.
[27] 沈瑜,王新新.西部寒旱地區岩石凍融損傷機理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7(09):223-224+23.
[28] 沈瑜,王新新.LTE-R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研究[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7(11):143-145.
[29] 沈瑜,王新新.基於背景減法和幀間差分法的視頻運動目標檢測方法[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7(04):122-124.
[30] 郭瑞,黨建武,沈瑜,劉成.改進的單尺度Retinex圖像去霧算法[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8,37(06):69-75.
[31] 郭瑞,黨建武,沈瑜,劉成.基於多尺度幾何分析的霧天圖像清晰化算法[J].雷射與光電子學進展,2018,55:205-213.

個人簡介

沈瑜,女,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ACM會員,IEEE會員,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蘭州分部AC委員。現擔任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專家、甘肅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專家、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專家、鐵路建設工程評標專家、以及《光學學報》、 《光子學報》、 《Recent Patents onComputer Scienc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Systems》等多家EI期刊的審稿專家。
沈瑜致力於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沿研究,任甘肅省創新創業導師、任KAB創業教育(中國)項目講師。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教學、科研與管理工作,主持參與省、市、校各類創新創業教育項目10餘項,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各類大賽獲得省級和國家級獎勵30餘項。作為指導教師創建的“天佑”大學生創新團隊被遴選為全國100家“小平科技創新團隊”之一(中國青年報特別報導)。

個人信息

蘭州交通大學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教授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專家
甘肅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專家
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專家
鐵路建設工程評標專家
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ACM會員,IEEE會員
甘肅省創新創業導師
《光學學報》、《光子學報》
《Recent Patents onComputer Science》、《journal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Systems》等多家EI期刊的審稿專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