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隋朝之前的北汴河)

汴河(隋朝之前的北汴河)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汴河,古稱“汳水”、“丹水”,又稱“古汴渠”、“汴水”、“北汴河”,屬於沂沭泗水系,是泗水的一條重要支流。

自河南開封市西北的蒗盪渠,經開封、杞縣、民權,接商丘民權的甾獲渠,流入寧陵、商丘睢陽區、梁園區。又東北經山東曹縣南部邊界,流入虞城北境,東經夏邑北、永城北,又經安徽省蕭北,流入江蘇徐州西境,於城北匯入泗水。這一河段又稱為“獲水”,亦兼丹水之稱。

基本介紹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流域,歷史沿革,古籍記載,

流域

汴河出自蒗盪渠於浚儀縣開封市西北)北,又東逕雍丘縣杞縣)故城北,逕陽樂城南。又逕外黃縣民權縣西)南,又東逕莠倉城北。又東逕濟陽考城縣故城(民權縣)南,為菑獲渠。又東逕葛城(寧陵縣葛國故城)北,又東逕梁國睢陽縣故城北,而東歷襄鄉塢南。又東逕貰城南,俗謂之薄城。又東逕蒙縣故城北,俗謂之小蒙城也。猚水(獲水)又東南逕下邑縣故城北,又東經碭縣故城北。最終於彭城縣流入泗水
(北)汴河流經徐州(北)汴河流經徐州

歷史沿革

早在春秋時期以前,汴河為天然河流,史稱丹水,源於孟渚澤(今河南省商丘東北),向東南流經虞城縣西南、安徽省碭山縣、蕭縣,至今徐州市區解放北路與黃河故道交叉處匯入泗河。
點開大圖點開大圖
春秋時期,今河南省商丘為宋(諸侯國)。戰國時期,魏國將宋納入統治範圍,並定都大梁(今開封市)。為加強與東部地區的聯繫,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開挖了一條人工運河,北接黃河,南與淮河以北的幾條支流相聯。《史記》載:“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以通宋、鄭、陳、蔡、曹、衛,與濟、汝、淮、泗會”。所謂以通宋…,與…泗會,亦即向東接通當時的丹水,再經丹水向東南至徐州與泗水相會,形成了商丘以上人工開挖,以下利用天然河流的運河。
西漢時,汴河是最重要的運輸航道。僅以糧食運輸數量計:西漢初期數十萬石;漢武帝時期增加到四百萬石,最多時達六百萬石。由於受黃河決口影響,鴻溝水系的其他河流均已淤塞而廢棄,唯獨汴河,雖也受影響但還能維持通航。當時的汴河,不僅以運河為己任,由江淮流域向關中運送糧食及其他物資。在戰爭時期,運送兵源和軍用物資;而且,為農業灌溉和在戰爭中“以水帶兵”提供了水源。
徐州汴河古道徐州汴河古道
因此,東漢非常注重治理汴河。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由王景和王吳組織治理被黃河沖毀的汴河:築堤、理渠、絕水、立門,調節黃河入汴水量。順帝陽嘉年間,沿汴河口至淮河口,積石為堤,加固薄弱堤防。靈帝建寧年間在汴河口增修石門,以控制進入汴河的黃河水量。漢獻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陳登任徐州典農校尉時,汴河“盡鑿溉之利,粳稻豐饒,遂成沃土”。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引洛水接濟汴河,並進一步整修汴河。
兩晉南北朝時期,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王浚以舟師攻吳,振旅還都的路線,即從長江入淮河,由泗河入汴河再入黃河。晉末,劉裕伐秦之役,先“遣將軍沈林子自汴入河攻侖垣”,自領大軍,由淮、泗經桓公溝入黃河,過洛陽攻克長安。義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劉裕班師南還,“自洛入河,開汴渠以歸”,並“次於彭城”。
徐州境內的汴河徐州境內的汴河
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年),薛虎子任徐州刺史,曽上書魏主:“徐州沃野,清(泗)汴通流,足盈灌溉,若市牛分卒,興辦公田,必當大獲粟稻”。他的這一建議被魏主採納。南朝陳宣帝大建十年(公元578年),吳明徹北伐圍彭城,久攻不下,而堰汴泗水灌之。
自晉以後,獲水被認為是汴河的下游,通稱汴河。
雖然隋、唐、宋時期有了位於南邊的新汴河,但是,在北邊舊汴河故道,作為運河的航道中斷時間一直延續到南宋時期。因為,宋、魯、徐、淮、海一帶,“水陸肥沃”,是漕糧主要籌集地。仍有舟楫通行要求。
商丘北汴河古道商丘北汴河古道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治徐州、呂梁二洪,以通餉道。
五代後晉時,遷都汴京,“開濟州金鄉來水,西受汴水,北抵濟河,南通徐沛”。周世宗時,形勢大體穩定。顯德二年(959年),以汴河日久湮廢,“命武寧節度使武行德發民夫,因汴水故堤疏導之,東至泗上”。六年二月,命侍衛都指揮使韓通“發徐、宿、宋、單等州丁夫數萬浚汴水”。至此,江、淮、河、汴舟楫復通。清代同治《徐州府志》載:“由淮入泗,由泗入汴者,此五代末之運道也”。
公元1128年黃河奪汴,到1194年全河正溜奪汴入泗。元代,黃河由河南封丘南、開封東至杞縣分為三股,其中,一股由汴河經商丘(時為歸德府)、虞城徐州匯泗河南下入淮。穎、渦兩河嚴重淤塞,致使黃河整個河流移到商丘至徐州段的汴河故道。
明代前期,黃河在汴河故道南北遷徙不定。明代後期(公元1506年),由於黃河在河南境內南北岸堤防的形成,河患自河南境內移至山東和江蘇,集中在曹縣、單縣、徐州等地。潘季馴治河以後,黃河基本歸於一流。當時,汴河故道在虞城以上已經全部淤塞,以下成為黃河,經碭山,蕭縣至徐州與泗河相會南下匯入淮河。1855年黃河北徙,奪汴的黃河亦成為故道。
商丘北汴河古道商丘北汴河古道
黃河奪汴行水六百餘年,使徐州境內的汴河段黃河故道成為地上懸河:寬3公里~6公里,最寬處,在銅山何橋附近達12公里,最窄處,在徐州市區縮至100餘米,高出附近地面3至5米,有些地段達8米,堤防臨河陡立。在徐州境內,汴河段黃河故道呈狹長帶形,中泓在故道大堤內迂洄彎曲,沿線土質大部分為粉砂土,小部分為沙壤土。乾旱無雨,飛沙瀰漫;降雨後成為板沙;流水時成為淌沙。河坡一般穩定在1:5~1:10,中泓河線以及河床深度不穩定,水土流失嚴重。
如今的商丘至徐州汴河段黃河故道,經過全面規劃,洪、澇、旱綜合治理,實現了沿線灘地平整,林、果、桑、漁全面發展。

古籍記載

汴河,古稱汳水。《水經》載“汳水出陰溝於浚儀縣(今開封城西北)北”。酈道元《水經注》說“陰溝即蒗盪渠也”。汴河大致從今河南省開封城西北,向東南流經陳留、杞縣東、民權縣南、寧陵縣北、商丘、虞城縣西南、永城縣北、蕭縣,至今徐州東北匯入泗河。王國維《水經注校》提到菑獲渠和獲水,實際與汴(汳)河是一條河流。因為,汴水經考城縣稱菑獲渠。
汴河(汳水)汴河(汳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