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出使

汲黯出使

汲黯出使,典故,選自《史記·汲鄭列傳》。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汲黯出使
  • 創作年代:東越
  • 作品體裁:文言文
  • 作品出處:《史記˙汲鄭列傳》
[原文],[譯文],軼事,

[原文]

汲黯字長孺,濮陽人也。其先有寵於古之衛君。至黯七世,世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時為太子洗馬,以莊見憚。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為謁者。
東越相攻,上使黯往視之。不至,至吳而還,報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內失火,延燒千餘家,上使黯往視之。還報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燒,不足憂也。臣過河南,河南貧人傷水旱萬餘家,或父子相食,臣謹以便宜,持節發河南倉粟以振貧民。臣請歸節,伏矯制之罪。”上賢而釋之,遷為滎陽令。黯恥為令,病歸田裡。上聞,乃召拜為中大夫。以數切諫,不得久留內,遷為東海太守。

[譯文]

汲黯字長孺,濮陽縣人。他的祖先曾受古衛國國君恩寵。到他已是第七代,代代都在朝中榮任卿、大夫之職。靠父親保舉,孝景帝時汲黯當了太子洗馬,因為人嚴正而被人敬畏。景帝死後,太子繼位,任命他做謁者之官。
東越的閩越人和甌越人發生攻戰,皇上派汲黯前往視察。他未到達東越,行至吳縣便折返而歸,稟報說:“東越人相攻,是當地民俗本來就如此好鬥,不值得煩勞天子的使臣去過問。”河內郡發生了火災,綿延燒及一千餘戶人家,皇上又派汲黯去視察。他回來報告說:“那裡普通人家不慎失火,由於住房密集,火勢便蔓延開去,不必多憂。我路過河南郡時,眼見當地貧民飽受水旱災害之苦,災民多達萬餘家,有的竟至於父子相食,我就趁便憑所持的符節,下令發放了河南郡官倉的儲糧,賑濟當地災民。現在我請求繳還符節,承受假傳聖旨的罪責。”皇上認為汲黯賢良,免他無罪,調任為滎陽縣令。汲黯認為當縣令恥辱,便稱病辭官還鄉。皇上聞訊,召汲黯朝任中大夫。由於屢次向皇上直言諫諍,他仍不得久留朝中,被外放當了東海郡太守。

軼事

兩次出使忤聖命
汲黯在漢景帝朝任太子洗馬,武帝即位後被任命為謁者。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果敢剛毅、英武蓋世的君主,又是一個好大喜功、剛愎自用、乾綱獨斷的強者,除了他的祖母竇太皇太后,極少有人敢在他的面前說“不”。汲黯就是這鳳毛麟角中的一個。
有人上奏朝廷,東越發生騷亂,那裡的閩越人和甌越人相互攻戰,遍地烽煙。武帝派汲黯前往視察。
汲黯奉旨出使,走得急若星火,可是還未到達東越,走到吳地(今蘇州)便半途折返回來,向武帝稟報說:“東越民風彪悍,今天你打打我,明天我打打你,打打殺殺,本來就好鬥,是民俗使然,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值得煩勞天子的使臣去過問。”
不久,河內郡發生了火災,大火綿延燒毀了一千多家民宅,漢武帝又派汲黯去視察。
這一回汲黯倒是走到了事發地,回來後向武帝報告說:“河內郡那裡是普通人家不慎失火,原因是房屋建得太過稠密,火乘風勢,便蔓延開去,皇上不必擔憂。值得擔憂的是河南郡,我從那兒路過,看到當地民眾飽受水旱災害之苦,災民多達萬餘家,以至於同類相殘,父子相食,我就趁便憑所持符節,下令打開了河南郡的官倉,賑濟災民。臣現在請求交還符節,甘願承受矯詔僭越的罪責。”
汲黯兩次奉旨出使,兩次抗旨不遵,如果皇上怪罪下來,按照當時的制度,有一次就足以判其殺頭之罪。
還好,漢武帝對汲黯可謂寬大為懷,他沒有降罪於汲黯。沒降罪並不意味著對汲黯沒看法。謁者是個什麼職務?就是在皇帝身邊跑跑腿,管管檔案收發,是皇帝的機要秘書,像汲黯這樣不靠譜的人,怎么能繼續待在身邊當秘書啊!於是,武帝降旨,提升汲黯為洛陽縣令,將他調出京都了事。
使漢武帝始料不及的是曾兩次抗旨不遵的汲黯,竟然又耍起了牛脾氣,“黯恥為令,病歸田裡。上聞,乃召拜為中大夫。以數切諫,不得久留內,遷為東海太守。”汲黯兩次忤旨,漢武帝不但沒有處罰他,反而提升了他的職務,這汲黯不但不謝恩,反而以當縣令為恥,乾脆稱病辭官回到故里。武帝知道了這件事,便又將他召回朝中任中大夫。可汲黯依舊稟性難移,又數度犯顏諍諫,搞得武帝不勝其煩,為圖耳根子清淨,又將汲黯調出京都,派到東海郡去當太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