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雲松

汪雲松

汪雲松(1873~1958),字德薰,筆名五四難民,祖籍湖北,隨父定居巴縣。出生於重慶世家,為晚清的秀才,廩生。清末曾在外地做官,任過知縣、知府及吉林省官銀號總辦、電燈總局總辦等職。辛亥革命後返渝,隨父經商,曾任浚川銀行經理、大中銀行總經理、重慶總商會副會長、會長,重慶參事會主席等職。他成功地在重慶從事商業、實業、公益活動,具有很大的影響與號召力。1919年,與溫友松等籌組留法勤工儉學重慶分會,被推選為會長。又與溫少鶴等集資開設重慶留法預備學校,任董事長兼校長;11月曾出面聯繫、幫助巴縣江津長壽涪陵等縣學子聶榮臻等35人赴法勤工儉學。1920年,總商會資助重慶留法預備學校首批畢業生鄧希賢(即鄧小平)、周貢植冉鈞等83人離渝赴法勤工儉學。後又與李奎安等倡議籌建重慶大學,並與商界同仁創辦重慶孤兒院、重慶平民教養工廠等。重慶解放後,被特邀為重慶市第一屆、第二屆人大代表,委任為重慶市文史研究館副館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汪雲松
  • 生卒:1873~1958
  • :德薰
  • 筆名:五四難民
  • 祖籍:湖北
個人主要事跡,解放後相關,重慶大學相關,

個人主要事跡

擁有地方規模較大的鐵廠,組織、創辦巴縣醫學堂(重慶存仁醫學校)、重慶自來水公司,並籌資修建了重慶至北碚、璧山兩條公路,還創建大中銀行,合生公司。後當選為重慶市第三屆商會總會長,重慶市參議會議長。
1919年,與溫友松等籌組留法勤工儉學重慶分會,被推選為會長。又與溫少鶴等集資開設重慶留法預備學校,任董事長兼校長;11月曾出面聯繫、幫助巴縣、江津、長壽、涪陵等縣學子聶榮臻陳毅等35人赴法勤工儉學。1920年,總商會資助重慶留法預備學校首批畢業生鄧希賢(即鄧小平)、周貢植冉鈞等83人離渝赴法勤工儉學。後又與李奎安等倡議籌建重慶大學,並與商界同仁創辦重慶孤兒院、重慶平民教養工廠等。

解放後相關

解放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監察委員、重慶市人民委員會委員、重慶市一屆、二屆人大代表,重慶市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一次,陳毅在宴會上當面誇讚:“汪老,你為共和國培養了兩位(加上陳老總自己,應是三位)副總理呀!”推薦評語:在20世紀上半葉,對重慶建設和全國有突出貢獻的傳奇人物。

重慶大學相關

重慶大學董事會的成立。
1932年,根據四川善後督辦公署指令籌備重慶大學董事會,其目的是,邀請川東各縣教育科長參加,以促進重慶大學之經費,招生來源等問題的及時解決。1993年2月15日召開校董會成立大會。劉湘在大會上講話,說:“今幸校董會已屆時成立,得多數熱心教育諳練學務人才聚於一堂,無限欣慰,良以從前由少數熱心的人,艱難締造,已具雛形,總覺其間不無疏漏,如要鞏固健全,實為校董會諸君是賴,前途默計,定為樂觀。”並表示:“今後未放棄重大責任時,自當力任艱鉅,務期鞏固重大基礎,甚望大眾對於今後重大前途努力贊助,共策進行,不難與成大齊輝兢爽也。”會上選出劉湘為校董會主席,甘典夔(績鏞)朱叔痴為副主席。加上潘仲三、唐子晉、唐隸之、季叔平、李公度、汪雲松、呂子方、李乃堯、趙資生、胡文瀾、周癸叔、 劉航琛、溫少鶴、李奎安、楊芳齡、何奎元(魯)、張德敷、陳行可等共二十一人為校董委員。川東各縣教育科科長共五十五人均為當然校董。同年六月十八日第三次校董大會上,選舉劉湘繼任重慶大學校長,由於李公度辭職(不久逝世),增選甘典夔(時任廿一軍政務處長)任副校長。會上,分組審查了學校規章制度、課程、經費及建築計畫,並決議速建沙坪壩永久校舍。七月十五日,四川善後督辦公署正式頒布重慶大學正什校長聘書,並批准《重慶大學組織大綱修正草案》,公布施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