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墓

汪精衛的墓築於江蘇省南京市梅花山頂,其圖案是中山陵仿設計的,規模相當大,原計畫建築墓室、祭堂和牌坊等。由於日本很快就投降了,因此,汪墓只建了墓室、祭堂,其它建築還沒有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汪精衛墓
  • 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梅花山頂
  • 分類:墓室、祭堂
現狀
早在1942年清明節,汪精衛在眾漢奸陪同下祭掃中山陵時,就對眾人說:他死後若能葬在孫中山陵園旁的梅花山上為孫中山守陵,就心滿意足了。於是陳公博、周佛海眾漢奸便決定在梅花山上為汪精衛舉行葬禮,並決定1944年11月23日淪陷區放假一天,凡願參加送葬的南京市民,每人可領取20元的中儲券,這個數字相當於當時職工月收入的四分之三。經過一番冷冷清清的“悼念”活動,11月23日,在日寇軍警的嚴密監視下,汪的屍體被埋葬在梅花山麓。
梅花山是紫金山(又稱鐘山)的一小部分,因宋代時在此種過梅樹而得名。紫金山上有孫權、朱元璋、孫中山的陵墓,而梅花山剛好在明孝陵與中山陵之間。陳璧君自知汪精衛的屍體日後難免被人毀棺鞭屍,便親自布置,用了5噸堅硬的碎鋼塊摻在混凝土裡,然後澆灌成厚厚的墓殼。她滿以為這樣就能安全地保護好汪的屍體。沒想到僅僅過了10個多月,抗日戰爭就勝利了,在全國人民的一片呼聲中,南京人民對汪精衛的墳墓留在梅花山十分不滿,紛紛要求剷除。蔣介石在輿論的壓力下,派何應欽扒掉此墓。
汪精衛墓
何應欽又派陸軍總部工兵指揮部馬崇六和七十四軍軍長張靈甫,找到當年建墓的專家,經過認真研究,命南京某部工兵營用了150公斤德制TNT炸開墓殼,劈開棺材。炸墳是秘密進行的,提前三天,往中山陵方向的交通即被封鎖,對外放風說是為了抓漢奸。工兵爆破分兩步,第一步炸開外層混凝土,第二步炸開內窖。工兵們從墓基下打入一條地坑,然後在坑內裝上大量炸藥。引爆時,只聽得一聲巨響,泥石飛天,墳殼裂成數塊。開棺時,由當時的南京市市長馬駿超親自檢查,發現棺內的屍體經防腐處理、依然保存完好。另外,除了陳璧君親手蓋上的“魂兮歸來”的白幡外,還發現一本汪精衛手抄的詩稿,雖已發霉,但字跡還可辨認。稿本中的多數詩作,先前都曾在一些報刊上發表過,只有最後一首《自嘲》,字跡歪歪斜斜,不具年月,估計是汪精衛死前的絕命詩。詩中寫道:“心宇將滅萬事休,天涯無處不怨尤。縱有先輩嘗炎涼,諒無後人續春秋。”
汪精衛的屍體隨後連同棺材被運往清涼山火化,骨灰被丟棄於路邊的一個水坑裡。工兵營當夜平整好墳地,在墳地上建了一座小亭,兩邊修建了長廊,隨後又種上花草樹木,使這裡成為一處風景點,與中山陵遙相映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