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亦澄

汪亦澄(生卒年未詳),號穎川,昌化(今臨安)石瑞牛脛人。16歲中秀才。

基本介紹

  • 出生地昌化
  • 本名:汪亦澄
  • 性別:男
人物簡介,生平特寫,

人物簡介

汪亦澄(生卒年未詳),號穎川,昌化(今臨安)石瑞牛脛人。16歲中秀才。

生平特寫

因家境清寒,迫於生計,將一手絕好文章賣與同考人,肯達故酷自己未曾進舉。及長身材魁偉,風度瀟灑。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執教於昌化一符跨帶,並曾參與修志,文章、書法名噪一時。不諂權貴,體察民情。平民百姓托其辦事,進門輒呼:“嫂子,煮些菜粥吃吃即可!”臨安某財主訟事連輸7場,請他去寫狀子。他看前幾次訴狀,選一張折角作了記號,便吃酒談天,若無其事夜牛拜。數天過去,財主焦急催問。他取出有記號這張,添改13字,叫人抄呈,果然勝訴。財主謝他銀洋100元,回來分給轎夫一半,轎夫驚呼:“怎要這多轎錢!”他說:“乎章應今朝有錢,你們就拿著;沒有錢時,你們也不會硬要。”因此人緣極盛虹祝好。曾與方克猷交往,情誼至深,接受新學,頗求進取,為方所賞識,惜克猷一別進京,杳無音訊;亦澄亦鬱鬱寡歡,終不得志。民國初年,昌化知事王渡為政不廉,百姓遭殃。亦澄曾為民請命,帶頭彈劾。王一度被撤職,後又依勢復職,到處追捕汪亦澄。終因汪得到民眾保護,未能得逞。汪亦離鄉浪跡杭州,後期貧病交加。在岳湖樓上曾題長聯:“病榻臥遊常負責,且莫問湖禁甩糊山負我,我負湖山?但對此累累青冢,漠道埋頸蒸漠紅牆,許多烈士健兒,生也壯,死也烈,願當道食粟諸君,須知先輩頭顱,鐵血凝成民主國;酒樓酣飲兩相宜,畢竟是風月宜人,人宜風月!況相與梅尋孤嶼,花品公園,盡可及時行樂,得何榮,失何辱,倘日結廬小住,好把平生塊壘,玉壺澆盡古今愁。”49歲抱病家居,臨終曾作自輓聯:“只此半百光陰,生我為何,十載貧磨十載病;回告二三知己,死期不遠,一年過去一年難。”傳頌於昌化民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