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鹽

池鹽是從鹹水湖採取的鹽,成分和海鹽相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池鹽
  • 種類:鹽
  • 出產地:鹽水湖
  • 亦稱:顆鹽
簡介,相關典籍,天工開物·池鹽,注釋,原文翻譯,

簡介

從鹹水湖採取的鹽,成分和海鹽相同。我國西北各地和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等地出產很多。古時墾地為畦,引含鹽分的池水沃之,稱作種鹽,水耗則鹽成,即為池鹽。
池鹽
歷代所食鹽主要有:海鹽、池鹽(湖鹽)、井鹽、岩鹽(礦鹽)。池鹽歷史悠久,西周時,山西運城解池已大規模生產池鹽。此外,陝西甘肅青海、新疆、西藏、內蒙、寧夏等少數民族地區亦產池鹽。因池鹽呈顆粒狀,人們也稱“顆鹽”。池鹽顆粒大,色潔白,質地純淨,含芒硝和鎂元素較多,不但可供人食用,且是化學工業、輕工業和製藥工業的重要原料。用池鹽醃製的醬菜,色正味美,久存不腐。
解州“池鹽”
形成於新生紀第四代喜馬拉雅山構造運動時期的山西運城解池鹽湖,由於山出海走,大量含鹽類的礦物質匯集在這裡,經過長期的沉澱蒸發,形成了天然的鹽湖。封建社會,運城鹽湖的鹽稅曾占全國財政收入的八分之一,為中華民族的生息繁衍做出過重大貢獻,運城鹽湖曾以其4000年的產鹽史聞名全國,面積約120平方公里。鹽湖南依蒼翠高峻的中條山,北靠峨嵋鳴條崗,東連涑水瑤台,西接黃河古渡。
運城鹽湖,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運城以南,此地古代為解縣和解州之地,故又名解池,也稱“河東鹽池”。運城鹽湖自古以產鹽著名,所產之鹽稱“解鹽”、“潞鹽”或“河東鹽”。

相關典籍

天工開物·池鹽

凡池鹽,宇內有二,一出寧夏,供食邊鎮;一出山西解池(1),供晉、豫諸郡縣。解池界安邑、猗氏、臨晉之間,其池外有城堞,周遭禁御。池水深聚處,其色綠沉。土人種鹽者,池旁耕地為畦壟,引清水入所耕畦中,忌濁水,摻入即淤淀鹽脈。
凡引水種鹽,春間即為之,久則水成赤色。待夏秋之交,南風大起,則一宵結成,名曰顆鹽,即古志所謂大鹽(2)也。以海水煎者細碎,而此成粒顆,故得大名。其鹽凝結之後,掃起即成食味。種鹽之人,積掃一石交官,得錢數十文而已。其海豐、深州(3)引海水入池曬成者,凝結之時掃食不加人力,與解鹽同。但成鹽時日,與不藉南風則大異也。選自《天工開物》

注釋

(1)山西解池:在今山西運城市之南。
(2)古志所謂大鹽:大鹽初見於眾《史記-貨殖列傳》之唐司馬貞“索隱”:“河東大鹽。”河東即山西。
(3)海豐、深州:海豐即今廣東海豐縣。深州疑指海豐之一地,非今河北省之深州也。

原文翻譯

我國有兩個池鹽產地,一處是在寧夏,出產的食鹽供邊遠地區食用;另一處是山西解池,出產的食鹽供山西、河南各郡縣食用。解池位於河南安邑、猗氏和臨晉之間,它的四周築有城牆用來防衛保護鹽池。池水深的地方,水呈現為深綠色。當地製鹽的人,在池旁耕地耕成畦壟,把池內清水引入畦壟之中。但是要注意提防濁水流入,否則就將造成泥沙淤積鹽脈。
每到春季就要開始引池水製鹽,時間太晚了水就會變成紅色。等到夏秋之交南風勁吹的時候,一夜之間就能凝結成鹽,這種鹽名叫“顆鹽”,也就是古書上所說的“大鹽”。因為海水煎煉的鹽細碎,而池鹽則成顆粒狀,所以得到了“大鹽”的稱號。池鹽一經凝結成形後就可掃起供人食用。製鹽的人,製成一石鹽上交給官府,也不過只得幾十文銅錢而已。在海豐和深州地區,把海水引入池內曬成的鹽,凝結後掃起就可食用了,而不需再煎煉加工,這一點和池鹽是一樣的。但成鹽的時間,以及它不需依靠南風吹這兩點,就跟池鹽大不相同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