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研究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研究重點實驗室,在2004年由江西省科技廳批准成立,主要套用現代藥學、分子細胞生物學理論及技術,從藥用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資源中研究發現天然產物的活性成分,繼而開發天然藥物。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師資力量,實驗室概況,實驗成果,綜合信息,

基本信息

宜春學院江西省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研究重點實驗室是2004年9月經省科技廳批准組建的省重點實驗室,2006年5月經國家人事部批准在本重點實驗室設立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宜春學院分析測試中心也掛靠本重點實驗室。

師資力量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南京大學江元生教授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實驗室現有33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2人,具有碩士學位的19人,碩導9人;擁有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和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3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人,省高校學科學術帶頭人和省中青年骨幹教師7人。我校天然藥物學學科也是江西省十五重點學科和十一五重點學科。

實驗室概況

實驗室現有面積1242m儀器設備總值750餘萬元。實驗室設有藥效與安全性評價、藥物成分提取分離、儀器分析與質量控制、生物技術與基因藥物、細胞培養室、微生物發酵工程、藥物製劑、藥品食品分析和校分析測試中心等10個實驗室。擁有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Agilent-6110、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Agilent-7890 A、高效液相色譜Waters-515、傅立葉紅外光譜儀Bruker VECTOR22、紫外分光光度計970CRT、同步熱重分析儀TGA Q50、差示掃描量熱分析儀DSC Q20、紫外分光光度計、Bechman核酸蛋白分析系統、柱層析系統、藥物穩定性試驗儀、微波萃取儀、動物實驗室屏障環境系統等儀器設備,其中10萬元以上的儀器設備28台,5萬元以上的儀器設備62台。

實驗成果

近五年,本重點實驗室成員先後主持了國家“863”計畫“抗肝炎中藥Ⅰ類新藥烏索酸及其製劑的研究開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熊果酸皂苷半定向合成及其抗腫瘤活性的研究”、“馬鈴薯卷葉病毒侵染激活花色苷生物合成的分子機制”、“微藻光自養本徵生長動力學及代謝流研究”、國家“973”前期重大專項“鄱陽湖典型濕地生態過程與修復研究”、國家標準委課題“國家標準樣品烏索酸的研製”、國家教育部科技重點項目“產防治骨質疏鬆症活性成分的杜仲細胞培養”等國家、省、市重大科研項目67項,獲科研經費646.5萬元。其中42項通過了科技成果鑑定,36項達到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林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市廳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10項;發表學術論文367篇,其中核心刊物127篇,SCIEI等收錄26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2項,已獲專利授權1 項。

綜合信息

本重點實驗室向社會開放,聘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世界傑出青年科學家王磊博士、原美國康乃爾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系(現南昌大學副校長)辛洪波教授、澳大利亞藥品管理局資深毒理評估專家曾湘萍研究員、復旦大學李英霞教授等國內外知名專家、博導來實驗室講學與研討。同時本重點實驗室良好的工作環境吸引了29名國內重點大學優秀碩士生到實驗室及相關學科專業從事科研工作。同時本重點實驗室積極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外出進修學習,先後派人到日本神戶大學研修,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培訓進修,安排了42人次參加了國內外學術交流。並建立了江西康乃馨藥業集團、青龍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6個教學科研生產基地,實行產學研一體化,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深入開展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的研究開發,為天然藥物學科研教學及醫藥產業化提供了技術平台和良好的工作條件,為我省我市經濟建設提供了技術服務。
本重點實驗室主要圍繞我省優先發展的高科技支柱產業天然藥物學為核心,重點開展:(1) 天然活性成分的分析、篩選研究;(2) 天然活性成分的分離及結構修飾研究;(3) 天然活性成分的藥理學和藥代動力學研究。此外,本實驗室(分析測試中心)更好地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積極開展天然藥物活性成份的分析,食品、農產品農藥殘留,有毒有害氣體、液體、重金屬污染及礦物質金屬含量的分析服務。
我們熱忱歡迎相關企業、公司與本實驗室合作,可以以校企共建的方式進行戰略投資,也可以進行實質性的項目合作,還可以利用實驗室已有設備,對外開展相關研究及產品的分析測試業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