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運河中學

江蘇省運河中學

江蘇省運河中學1956年建校,是邳州市第一所公立完全中學。1994年被確定為省重點中學,學校占地1000餘畝。2004年晉升為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先後獲得國家級綠色學校、中國師德建設示範單位、江蘇省文明學校、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德育工作先進學校、江蘇省教育教學質量示範中學等榮譽稱號,是南大東大南航、南理工等省內外知名高校的優秀生源基地和畢業生實習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省運河中學
  • 外文名:Yunhe Middle School Jiangsu Province
  • 簡稱:運中
  • 校訓:知行合一 超越自我
  • 創辦時間:1956年
  • 類別:公辦中學
  • 現任校長:張傳喜
  • 知名校友李靜傑劉紅陳德文張之滄沈連豐紀志剛邢愛蘭
  • 所屬地區:江蘇邳州
  • 主要獎項:國家級示範高中
    江蘇省重點高中
  • 學校級別: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
  • 本部地址:邳州市運河街道青年東路108號
  • 郵政編碼:221300
  • 校歌:心靈的合唱
  • 學校占地:1000餘畝
學校簡介,學校文化,現任領導,校徽和校歌,榮譽,校區設定,國中部,簡介,隊伍,設施,理念,辦學歷史,辦學成果,高中部東校區,高中部北校區,學校地址,

學校簡介

江蘇省運河中學1956年建校的運河中學的校址在原二招院內(今江南苑),是邳縣第一所公立完全中學。
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江蘇省運河中學逐步形成了“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教師專業發展鋪路,為學校持續發展增輝”的辦學理念。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嚴格執行省教育廳的“五言規定”和徐州市教育局的“十條禁令”,自覺規範辦學行為,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大力構建合作型教師團隊,不斷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學校著意挖掘“兼容並蓄、奔流不息”的運河文化意涵,以物質文化建設為基礎,以精神文化建設為核心,以制度文化建設為支撐,以行為文化建設為落腳點,努力打造“剛柔相濟,人文靈動——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文化”、“兼容並蓄,且行且思——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校園文化”、“秉古承今,奔流不息——引領專業發展的教師職業文化”,展示了運河中學“運河文化”的鮮明特色。
近年來,學校圍繞辦學水平、素質水平“雙提升”目標,秉承“知行合一、超越自我”的校訓,形成了“負責任、做真人”的校風、“嚴謹善導、敬業創新”的教風和“勤奮多思、博覽貫通”的學風,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紮實推進課程改革,積極爭創江蘇省高品質示範高中,努力建設精品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近年來,先後有劉恆、龔倩雯、段瑞洋、許逸文等4位同學奪得徐州市高考文理科狀元,杲申申、葉陽陽、武盼、焦子洋等近100名同學被北大、清華、港大錄取。
展歷史畫卷,百年輝煌璀璨;譜教改新曲,一路凱歌激越。江蘇省運河中學正搶抓機遇,紮實苦幹,為建成全省知名、國內一流的現代化高品質示範高中而不懈努力!

學校文化

校訓
知行合一、超越自我
校風
求知第一、教育至上
教風
嚴謹、善導、敬業、創新
學風
勤奮、多思、博覽、貫通
辦學方向
深化素質教育、提高辦學質量、打造運中品牌、創建江蘇名校
教育模式
寓德育於學生日常行為之中、增強德育實效性

現任領導

張傳喜,現任江蘇省運河中學校長、黨委書記。邳州市政府黨組成員、市政協副主席。歷任邳州市經貿委技術科科長、議堂鎮黨委副書記、市委組織部幹部科科長、副部長、宿羊山鎮黨委書記、陳樓鎮黨委書記、邳州中專校長。
江蘇省運河中學
陸秀光,現任江蘇省運河中學副校長、黨委委員。1965年出生,本科學歷。歷任年級主任、總務主任、校長助理等職。徐州市優秀班主任、市師德報告團成員。
趙建華, 現任江蘇省運河中學副校長、黨委委員。1965年出生,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歷任教務處副主任、年級主任、校長辦主任、校長助理等職。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教育學會中學政治專業委員會理事。
耿德倫,現任江蘇省運河中學副校長、黨委委員。1968年出生,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歷任教研組長、年級副主任、教務處副主任、年級主任、教科室主任等職。
馮仰聰,現任江蘇省運河中學副校長、黨委委員。1980年出生,本科學歷,教育碩士,中學高級教師。歷任教科室副主任、政教處副主任、年級副主任、政教處主任等職。
劉 淼,現任江蘇省運河中學副校長、黨委委員。1970年出生,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歷任教研組長、教科室副主任、教務處副主任等職。徐州市青年名教師、徐州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
吳 磊,現任江蘇省運河中學副校長、黨委委員。1970年出生,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歷任政教處副主任、校長辦副主任、德育處副主任等職。
陳 陽,現任江蘇省運河中學紀委副書記、黨委委員。1970年出生,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歷任年級副主任、體衛處副主任、教科室副主任等職。江蘇省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

校徽和校歌

校徽:
中心圖案為“運”的聲母Y及“河”的聲母H的變形,整體為“運河”聲母的縮寫變形,構成一本打開的書,象徵運河中學是知識的源泉、學習的樂土和成長的搖籃;又似張開的雙手,擎起明天的太陽。下面為大運河的波浪,寓意為運中學子在知識的海洋中揚帆遠航。
校歌:《心靈的合唱》
每天的早晨都書聲朗朗
那是千百顆心靈獻給你的合唱
那是千百顆心靈獻給你的合唱
背負著那份期望
在你的懷抱里茁壯成長
你燃燒的那根紅燭
點燃了我們的理想
今天的一粒火種
就是明天的太陽
啊 運河中學
知識的海洋
學海里我們都揚帆起航
啊 運河中學
知識的海洋
學海里我們都揚帆起航
每年的春天都桃李芬芳
那是千百顆心靈最真誠的報償
那是千百顆心靈最真誠的報償
記住了那份摯愛
奔向祖國的四面八方
你奉獻一生的心血
塑造了我們的形象
今天的一棵小苗
就是明天的棟樑
啊 運河中學 神聖的殿堂
人海里我們就走向輝煌
啊 運河中學 神聖的殿堂
人海里我們就走向輝煌

榮譽

國家級示範高中
全國綠色學校創建活動第四批先進學校
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
江蘇省德育先進校
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
江蘇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江蘇省貫徹落實學校體育衛生兩個《條列》優秀學校
江蘇省綠色學校
江蘇省文明單位
江蘇省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
江蘇省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
江蘇省教育科技系統模範職工之家
徐州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徐州市文明單位標兵
徐州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集體
徐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徐州市先進集體
徐州市紅旗班組
徐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徐州市推行“學生成長導師制、夥伴制”先進集體
徐州市五四紅旗團委
徐州市無吸菸單位

校區設定

江蘇省運河中學共設定四個校區,國中部兩個校區,高中部兩個校區,其中國中部北校區原名為邳州市第六中學,2008年正式併入江蘇省運河中學,現學校全稱為江蘇省運河中學國中部北校區,高中部北校區為方圓學校,與國中部北校區僅有一牆之隔。校本部在高中部東校區,地址:江蘇省邳州市青年東路108號。

國中部

簡介

江蘇省運河中學國中部為江蘇省示範國中,以如虹的氣勢贏得了跨越式發展。國中部現有18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約15000多人,辦學質量逐年攀升。

隊伍

師資隊伍精良,群體優勢明顯。國中部現有專任教師1500人,學歷合格率達100%,本科以上學歷者占98.5%,中高級教師700餘人,徐州市名教師、學科帶頭人、青年骨幹教師300人,省優質課獲獎者40人,徐州市優質課獲獎者210人。教師獨立立項並參與研究的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4個,學校先後被徐州市教育局授予“優秀教師群體”,被徐州市委、市政府批准為“先進集體”,被江蘇省教育科研所確立為“教科研實驗基地”,中國教育學會確定為“生活作文研究基地”。

設施

硬體現代化,設備設施信息化。國中部圖書館現有藏書近10萬冊,圖書使用電子檢索系統管理;閱覽室、資料室報刊齊全,涉及科學、人文的諸多方面,可同時容納2000人閱覽;學校擁有300口多媒體教室,2003年更新換代了108口計算機教室,建立了先進的校園網,被江蘇省教育廳批准為“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

理念

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育實踐。反思實踐、銳意改革、不斷創新是運河中學的教學管理特色。學校提出並大力推行“導學-討論·點撥-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該模式被江蘇省教科所確立為“十五”立項課題,其研究成果可以使莘莘學子在積極開放的氛圍內,輕鬆主動地獲取知識;僅2003-2004學年度,國中部就有339人次在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學科競賽中獲獎,學生在全國、省、市獎項中的獲獎人數,特別是獲最高獎項的絕對人數在邳州市遙遙領先。此外,學校還實施“考試科目看錶格、非考試科目看活動”的評價體系,音、體、美、勞技、心理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貫穿學期始終,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學校氛圍生動活潑。

辦學歷史

江蘇省運河中學,是一所聞名遐邇的四星級學校。她悠久的辦學歷史,先進的辦學理念,驕人的辦學業績,令人刮目相看。根據《邳縣縣誌》、《邳州教育志》和運河中學《校志》(1956-1986),以及一些“老運中”的故事,運河中學的發展脈絡逐漸明晰,運河中學走過的腳印在閃耀,運河中學的坎坷和曲折讓我們沉思……
運河中學建校初始
江蘇省運河中學
1956年建校的運河中學的校址在原二招院內(今江南苑),是邳縣第一所公立完全中學。占地三十一點五畝,房屋八十間。建築的格局是“工”字形的,前後是學生的兩排教室,中間部分是長廊,長廊中間有3、4間辦公室。首任副校長周友文主持工作,副教導主任劉益新,副總務主任劉民選,教職員工30人。四個中學班(高一、初一各兩個班),附設兩個速成師範班,學生二百九十人。
1959年7月,學校增班,遷到現運河中學國中部校址,原徐州師專院內,經兩次擴征土地,占地93.73畝,校舍140間。1959年夏,運河中學的第一屆畢業生在新校區畢業。
文革中的運河中學
文革中的運河中學,和全國其他學校一樣動盪不安。1966年6月16日,運河中學的第一張大字報在畫廊貼出,於是進入了混亂的文革時期。當時大字報的內容主要是批判“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不久,一位俄語教師因受巨大的思想壓力,自殺而死。然後批判的矛頭又指向一些班主任,共有5個班主任受到批判。這時工作組進校,不久,又貼出批“資本主義走資派”的大字報,王民校長(第四任校長)遭到批判。造反派分為兩派,一派叫官辦紅衛隊的,這一派參加者學生會、團支部幹部沒參加,他們在批王民校長的同時,也有保護縣委的傾向。不久又分出一派,叫“毛澤東思想紅衛兵”派,這一派的團支部、學生會幹部多,因為他們對王民校長批判遲緩,受到壓抑,但自從建立司令部後,發展很快。學生們開始大串連,走向社會,一派反縣委,一派扔保縣委。校園內有的學生荷槍巡邏,氣氛緊張,學校儀器被砸,圖書室被搶,學校設備受到嚴重破壞。著名的文革二月風暴後,約1967年2月9日,在邳縣開展了向縣委奪權革命,進行無產階級專政。約有半年多無法上課,在奪權中,又形成“支派”、“踢派”。這兩個派繫到北京談判有一年多。到1968年底,1969年春,工宣隊、軍宣隊進校。在學校建立革委會。軍宣隊代表是運河中學革委會陳主任,王民是副主任(王民又被解放出來)。接著進行清理階級隊伍(清隊),開始負責查“516”反革命集團,審查對象到占城果園的黨校去集中學習。幾位教師受到隔離審查,但運河中學並未真的抓到“516”分子。
1969年學制有很大的變動,國中、高中改為二年制,學校的每個年級叫連、班級叫排。1970年乾脆取消高考考試制度,實行推薦大學生制度。這就有了我們所說的工農兵大學生。
1971年林彪集團被粉碎,1972-1973年鄧小平負責中央工作,全國形勢有所好轉,運中實行整頓、複課。學生這才按照教材大綱上了約1年多的課程。1975年學校又開始反擊右傾反案風,校園內已經無法放下一張安靜的課桌。1976-1977年,教學秩序仍很混亂,學生實行開卷考試,有時竟幾個人用一份試卷,簽上名字,分數都是一樣的。
文革十年,整個社會重視風風雨雨的階級鬥爭和社會活動,輕視對學生的文化教育,使邳州教育事業受到重創。
恢復高考制度
運河中學開始走向的輝煌。
1977年秋,恢復高考制度,縣委領導高度重視。1977年冬報名參加應試的學生太多,其中有不少是老三屆(1966-1968年)學生,學校分運中、運河師範兩片對學生進行輔導,那時在大禮堂上課,門外還擠滿了學生,為了迎接高考,為了搶回十年的時間,師生日夜奮戰,有的老師一天上了6堂課,教師們講得很認真細緻。那些饑渴的學生第一次對待知識是這么虔誠,運中教學呈現出一片復甦景象。
1978年運河中學應屆生首次參加高考,當時是葉蓬校長主持運河中學工作。運河中學分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四個年級。初一、初二各4個班;高一、高二各5個班。為了取得好的高考成績,在高中10個班中,臨時拼成了1個尖子班高二(5),在教育局負責的耿德科同志,又給這個班從全縣中學挑來了10餘個尖子學生,共50餘人。任課教師是:王桂君(化學)、羅得安(數學)、常永山(物理)、張崇言(外語)、孫映魁(語文),孫老師後來考取研究生繼續深造,現為江蘇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系正教授。後來這個班考取38名學生。1978年應屆畢業生共考取本科18人,大專22人,中專6人。1978年應屆畢業生高考首戰告捷。錄取率徐州第一。同年,運河中學被邳縣人民政府命名為“邳縣中學”。這個校名用了4年,其間1980年,邳縣中學被江蘇省教育廳確立為首批江蘇省重點中學(江蘇95所重點中學之一)。
江蘇省運河中學
1981年邳縣教育局決定“邳縣中學”恢復校名為“邳縣運河中學”。這是因為在首批重點中學中仍然使用校名“邳縣運河中學”。
1978年全國正處於撥亂反正時期,所以1978年前後運中的行政工作也顯的很亂,先後有楊華老師任革委會副主任、還有一些軍隊幹部來領導管理學校。1979周友文同志重新主持學校工作,79年底校長改為葉蓬同志。79年運中高考本科考取14人,專科19人。1980年本科33人,大專41人,1981本科37人,大專32人。
1982年運河中學沒有國中、高中畢業生,高二學生參加高考,剩下的繼續讀高三。這是因為國家把中學的“二二學制”又改為“三三學制”。到1983年,由於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多,學校建造了第一幢教學樓――國中部南教學樓。1983年運中考上本科37人,專科21人,大中專59人。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到1983年前,高考本科上線在40人以下。這在當時徐州地區,運河中學處於落後行列。但是,這一時期我校的體育工作成級顯著。邢愛蘭獲江蘇省田徑運動會鐵餅第一名,後來獲亞運會冠軍;周廣科獲得省冬季長跑比賽5000米的第一名;李志東在江蘇省第十屆運動會上奪得跳遠第一名,110米欄第一名;運中田徑隊在徐州地區中學生田徑比賽中獲得第一名。不久,邢愛蘭、周廣科分別獲得國家田徑隊、國家腳踏車隊“運動健將”稱號。我校運動會的冠軍記錄大多是在這一時期創立的,直到今天這些記錄都沒有被刷新。
江蘇省運河中學
1984年考上本科88人,大專42人,其中一個清華,兩個北大。1985年開設6個高中班,孫凱惠老師班上考取3個清華,這在當時是一件很轟動的事。1985年這是運中重要的一年,高考成績躍居徐州地區的先進行列,位居第三。1985年本科上線125人,大專48人,大中專71人,升學率74%,本科上線首先突破100人。到1986年運中高考升學率居徐州第一,運河中學歷史上輝煌的“七聯冠”就此拉開序幕。運河中學輝煌的開始,徹底改變了徐州地區教育質量向來“西高東低”的狀況。運中隨之聲望大振,在全省基礎教育行列中令人矚目。1998年,運河中學部分教師在啟東中學參觀學習,負責接待的啟東中學王校長說:我們不知道邳州中學,但我們知道運河中學在徐州地區是一所名校。
飛躍發展原因
1990年後
江蘇省運河中學
1992年邳縣撤縣建市改稱邳州市,運河中學經市委市政府下達檔案,改稱為邳州中學。雖如此,但人們更多的還是習慣叫做運河中學。一直到2004年,學校將要通過四星級普通中學驗收,邳州中學經江蘇省教育廳批准並備案,又正式改為“江蘇省運河中學”,2004年3月運河中學順利晉級為四星級重點中學。
運河中學作為縣級中學先後接待了一些外國友好團體。1992年法國聖太田市中法友好協會會長封塔尼爾夫人率團訪問運河中學;1993年美國學者漢斯偕夫人應邀到運河中學講學。1995年日本中學生友好訪問團訪問運河中學。於此同時,運河中學校長常永山去日本考察中學教育情況。他在回國後的第一次教職工會議上說,當今中國人必需學會三樣東西,那就是電腦、英語、和汽車,十幾年過去了,這話在今天聽起來仍不為過時。不過想起當時外國人首次來到校園時情景還是記憶猶新,整個校園裡靜悄悄的,已是第三節課間活動時間,卻見不到人影。映入眼帘的只是路兩邊那粗大茂盛的法國梧桐樹。直到客人們走後才解禁,教師學生允許走動。
1990年後期,隨著全國教育形式的產業化發展,還有一個現象不容忽視:一些運河中學的名特優教師到南方學校應聘,這是運河中學十幾年的辛苦培養和文化積澱的結果,然而他們陸續走出運中流向能給高薪的學校應聘,給學校帶來一些損失,這也是徐州地區存在的現象。對於優秀的教師流失,學校也相繼採取了一些措施。2007年,運河中學也打出了在全國招收優秀的教師招聘啟示。這樣就逐漸形成了教師人才流動的一出一進的良性循環格局。
1997年谷玉端主持運中工作,校園建設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1999年勞動局商業技校拆遷規劃到運中,高國中分離,在商業技校校址籌建運河中學高中部,2002年運中高中部新校區獨立並投入使用,這就是今天的江蘇省運河中學,現有三個年級,每個年級16個班,每班學額不足50人。
四星級驗收
2004年4月,我校高標準迎接江蘇省評估院的四星級普通高中的驗收,同年7月,被江蘇省教育廳評為四星級高級中學,從此,運河中學進入了飛速發展階段,不僅在硬體上添置了多媒體教室、演播廳、音樂欣賞室、體育館等,還在質量上樹立質量意識,在確保升學率的前提下,力爭提高優分率,為全國名牌院校輸送優秀畢業生。
江蘇省運河中學
新課改以後,為了讓全體教師全面而深入地掌握新課改的精神實質,正確地開展新課程的工作,學校審時度勢,要求廣大教師不斷認真學習有關新課改的知識,理解新課改的具體內容。對於有特色的經驗和心得體會,還在全校的教師會議上進行演講推廣。此外學校每學期都結合新課改進行一些教育論壇,每位任課教師和班主任都要交流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得與失,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2006年,石啟紅同志主持運中工作,在教學設施上加大投入,給一線老師配備了手提電腦,各個教室配備多媒體教學儀器,在教學現代化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7年,戶振球同志主持運中工作,在學校最佳化教育教學管理,資金開源節流,對新教師的使用和培訓上,加大工作力度,注重教育績效,更加務實沉穩,使這個四星級學校發出更好的示範和輻射作用,為邳州教育將寫出更加輝煌的篇章。
2014年8月27日上午,邳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蘇偉來校宣讀了中共徐州市委關於我校領導班子調整的決定。徐州市委決定:陳青同志任江蘇省運河中學校長。
2016年9月2日下午,邳州市委召開運河中學主要負責同志工作會議,傳達貫徹徐州市委相關決定。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吳永揚宣讀了徐州市委關於運河中學主要負責同志職務任免的決定。運河中學新任校長張傳喜作了表態發言。

辦學成果

辛勤的耕耘結出了豐碩的成果,2001年本科上線人數(借讀生除外)610人,在徐州市名列前茅。其中,4人分別被北大、清華錄取,其中王夢春為徐州市外語類考生第一名。1997年以來,學校共有16位同學在江蘇省學科奧林匹克中獲一、二等獎,並為高等體育、藝術院校輸送了41名優秀畢業生。以此為依託,學校從1999年秋開始,招收了三個以藝體教學為特色的藝體班。
2011年,龔倩雯同學以400分摘得徐州市文科狀元,江蘇省第12名。張莉萍同學以399分成為徐州市文科第二名。理科有四位同學被北大、清華錄取。
2012年,學校理科高考包攬徐州市前三名,分別為段瑞洋同學(422分)、胡宇彤同學(410分)、夏堯智同學(409分)。
2014年,高考達二本錄取線共965人,其中達一本錄取線共397人,3人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顧欣宇同學躋身江蘇省理科前60名。顧欣宇、鄒逸寧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田超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其中文化類達二本線941人。397人達到一本錄取線。
2016年,我校再創輝煌,實現歷史新突破。400分以上9人,其中許逸文同學426分,位居全省第10名,為徐州市理科狀元;呂天樂同學416分,位居全省第98名,為徐州市理科探花;焦子洋同學406分,清華“領軍計畫”自主招生筆試成績位居全省第一,獲加30分錄取;武盼同學408分,北大“築夢計畫”自主招生成績位居全國第二,獲加60分錄取,再加20分選報專業。一本上線374人,二本上線1018人,本科上線率73.3%。
2017年,1354人參加高考,一本上線515人,二本上線1335人,本科上線率達98.6%。其中王志誠同學407分,為縣區理科第一名;翟燦燦同學395分,為縣區文科第一名。翟燦燦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趙雅平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此年我校一本上線人數、本科上線人數、高分段占有率均遙遙領先於縣區其他四星級高中。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市教育局關心支持下,全校師生特別是2018屆高三教師的辛勤付出下,我校2018年高考再創佳績,本科上線1372人,上線率達97.3%,其中一本上線628人,比去年淨增113人,一本上線率較去年增加10.6個百分點。胡永梅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孟祥燁同學以397分位列徐州市文科第二名,縣區第一名。在本屆生源歷史低谷的逆境下,今年一本上線人數,一本上線增幅、本科上線人數、本科上線率均遙遙領先於縣區其他四星級高中。

高中部東校區

江蘇省運河中學創辦於1956年,1980年被確定為江蘇省重點中學。學校現有10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6000多人。投資數億元,興建的新的高中部,占地160多畝。
校園建築雄偉壯觀,環境優美雅致。學校內部設施實現了信息化、現代化、理化生實驗設備達到國家級示範高中標準,勞技實驗基地14個,多媒體技術進駐教室、辦公室,校園網“千兆到主幹、百兆到桌面”,演播大廳、學術報告廳功能強大,2001年12月,江蘇省教育廳授予“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的稱號。
自1998年以來,學校平均每學年拿出近100餘萬元,用於獎勵優秀生、進步生和品學兼優的貧困生。

高中部北校區

高中部北校區稱為方圓中學,是運河中學最大的校區。運河中學北校區擁有體育館,省級籃球友誼賽、拳擊賽等多次在這裡舉行。
校規校紀嚴明,校風學風優良。以“寓德育於學生日常行為之中、增強德育實效性”的養成教育模式,榮獲“江蘇省德育先進校”、“徐州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運河中學憑著優良的校風和學風,不僅讓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而且使學生“成人、成才”,成為“有知識、有眼界、有胸懷”的一代新人。
國中部北校區原為邳州市第六中學,後合併為運河中學國中部北校區。
國中部北校區與高中部北校區相鄰。

學校地址

江蘇省運河中學(本部):邳州市青年東路39號;
江蘇省運河中學(高中部東校區):邳州市青年東路108號;
江蘇省運河中學(高中部北校區):華山北路與黃河路交匯處;
江蘇省運河中學(國中部北校區):恆山路與黃河西路交匯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