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陰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

江蘇省江陰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

江蘇省江陰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是江陰、靖江兩市跨市跨江聯合投資開發的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靖江市南側,總體規劃面積60平方公里,首期啟動區面積8.6平方公里。園區地處長江下游,北倚蘇北平原,南瀕浩瀚長江,處在國家沿海經濟帶和沿江經濟帶"T"字型的交匯點,是浦東開發和蘇錫常火炬帶向蘇中、蘇北輻射延伸的重要"橋頭堡"。靖江園區得到了江蘇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一系列優惠政策的扶持。園區依託豐富的長江岸線資源,建設以船業、機電、冶金、能源、物流、研發、商貿為主導產業的具有臨江產業特色的重要國際製造業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省江陰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
  • 時間:2003年2月15日
  • 地區:江蘇省
  • 首期啟動面積:8.6平方公里
設立背景,相關事件,園區規劃,地理環境,機構設定,

設立背景

該園區設立的背景是江陰、靖江兩岸聯動開發。2003年2月15日,靖江、江陰兩市簽訂了《關於建立江陰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的協定》。這標誌著靖江、江陰實施兩岸聯動開發取得實質性進展,邁開了長江三角洲內打破行政區劃界限、謀求共同發展的具有重大創新意義的第一步。
滔滔大江,天然地劃出了蘇南、蘇北兩個地理概念,也成為兩種文化區域、經濟區域的分水嶺。蘇南地區承襲吳越文明的富庶和靈秀,在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的今天確實先人一步、技高一籌,而蘇北大多數地區卻由於基礎落後、地理偏僻和觀念滯後而與蘇南存在著較大差距。對此,雖地處蘇北、卻與蘇南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靖江人,難免會以一種複雜的心情把目光一次次投向蘇南。史料記載,靖江置縣之前幾乎一直隸屬於江陰管轄;明成化七年(1471年)靖江置縣後直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還是與江陰同屬於常州府。大部分靖江地區的方言、習俗與江陰相仿,可謂“地緣相近、人文相親”,兩地人民有著十分強烈的文化認同。
1999年江陰大橋竣工通車,不僅又一次激發了靖江人的“蘇南情結”,也煥發了靖江人“趕蘇南、奔小康”的壯志豪情。靖江黨政領導根據宏偉的城市發展規劃,帶領全市人民加快建設“一城一區一帶”。短短兩年多時間,靖江基本完成百里江堤標準化建設,拓寬並硬質化濱江公路,初步啟動了沿江開發區的道路、碼頭、倉儲項目,為沿江經濟帶的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限於財力,靖江百里長江岸線,還有40公里亟待開發。
而一江之隔的江陰,經過多年來的沿江開發,早已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的江陰長江岸上碼頭林立、企業密布,全長35公里的長江岸線資源幾乎用盡。不僅如此,江陰市2002年實現GDP365億元,是靖江的5倍,並連續3年財政收入在江蘇省奪魁。全市擁有利稅超千萬元的工業企業79家,上市公司10家。
江陰有向外拓展的願望,靖江有招商引資的渴求。區域經濟發展的澎湃熱潮衝擊著舊的體制,呼喚著思維創新,市場經濟的強大引力牽動著市場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流動。經濟發展的落差和岸線利用的反差,把兩岸的跨江合作不庸置疑地推上了兩地領導的重要議事日程。歷史上的淵源和文化上的認同,又使得很多靖江人樂觀其成。2001年12月15日,靖江、江陰兩市主動打破行政區劃界限,成立了“沿江開發促進會”,在江北沿岸規劃出占地10平方公里的“沿江新材料工業園”,達成了聯動開發的具體意向。時任江蘇省書記回良玉訊後批示說,此舉“對打破地區分割,行政分割,形成以利益為紐帶的共同發展繁榮是一種很好的嘗試。”讚賞這是“高明、開明之舉,本身就是一個重大創新。”
隨後,靖江、江陰兩地建立了定期交流協商制度,靖江派出了兩批10名副科級以上幹部到江陰掛職鍛鍊;江陰市政府官員先後介紹韓商、台商、港商等和江陰八大上市公司負責人到靖江實地考察。為了策應和銜接江陰的沿江開發規劃,靖江編制修訂了《靖江市沿江發展規劃》,在沿江規劃了倉儲碼頭區、大橋旅遊區、新材料工業園、重化工工業園,與江陰合理分工、錯位發展;2002年4月,兩市又簽署《口岸開放合作協定》,把靖江口岸納入江陰口岸管理範圍,以充分利用江陰已批准的口岸開放資源。揚子大橋股份有限公司也決定投入7輛城市公車專門用於兩岸客運,方便兩地人民的交往和溝通。2002年8月8日,江陰、靖江兩地再度握手,簽下了江陰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聯合開發備忘錄,對園區的選址規劃、產業布局、開發形式進行了協商。
在兩地政府積極努力的同時,江陰的一些企業家們更是把握有利時機,把急切的目光投向了對岸的靖江。2002年3月3日,占地120畝、投資1.2億的江蘇中燃油品儲運有限公司三萬噸級油運碼頭開工建設;江蘇長博投資有限公司決定將發展重心向靖江全面轉移,5年內完成收購整合靖江九圩汽渡、建造萬噸級船台、物流碼頭等,預計總投資將達3億元;江蘇雙良集團在靖江購置了100畝土地,準備用於沿江開發;揚子江船廠、江蘇蘇美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也都陸續跨江投資。兩地的聯合開發使得企業的發展熱情空前高漲。截止2002年底,江陰在靖江沿江地區投資已達3億多元。在方興未艾的跨江“牽手”行動中,靖江無疑已經得到了實惠!
2003年2月15日,《關於建立江陰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的協定》正式簽署。協定明確:江陰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位於八圩鎮,西至下四圩港,東至老十圩港,總體規劃60平方公里左右,首期實施8.6平方公里。園區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封閉運行、滾動開發”的原則進行,經濟事務由江陰經濟開發區負責,社會事務由靖江委託園區管理。協定中江陰市人民政府承諾,十年內不從園區分取投資收益,投資公司收益含稅收留成,全部留在園區滾動開發。靖江市人民政府承諾,十年內不向園區收取任何規費。
532年前,靖江江陰曾經共同生活在一個“大家庭”;532年後,靖江園區的簽約又把靖江、江陰緊緊連在一起。靖江、江陰兩市在全省率先簽訂跨江聯動開發的協定,這一開創性之舉,有利於兩岸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有利於靖江借力發展、錯位發展、創新發展,是靖江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的歷史選擇。它無疑將極大地推動靖江沿江開發、城市南移和經濟大步發展,早日實現靖江人的“江南夢”。
簽約後一位靖江領導深情地朗誦了詩人朱根勛填寫的一首詞《水調歌頭·賀江陰靖江聯動開發啟動》:
“共飲長江水,話語盡吳腔。看山咫尺南北,對岸一葦航。既有路橋相接,又見短長互補,開發域無疆,贏得萬家樂,燈火映雙江。舊時夢,今人想,現良方。千年沉睡沃土,優勢正弘揚,應信智慧型高手,敢出奇謀絕計,一炮震山崗,放眼雲天外,造福豈尋常。”

相關事件

■2001年12月5日,江陰、靖江沿江促進會成立,雙方市領導會聚靖江,共同商定開發岸線資源,規劃布局。
■2002年8月10日,江陰首批企業進軍靖江沿江,海瀾集團參股蘇美達公司,江陰中燃公司在靖江天生港籌建油碼頭。
■2003年2月15日,雙方簽訂合作建設江陰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協定,劃定園區規劃面積60平方公里。
■2003年7月8日,全省沿江開發工作會議後,江陰、靖江兩市的 第一個聯動項目,江蘇巧麗針織品有限公司在園區奠基。
■2003年8月29日,江蘇省省長梁保華為園區成立揭牌。總投資40億人民幣的中加合資江蘇法爾勝特鋼有限公司,新長江工業園等六個項目與園區簽約。
■2003年9月13日,江陰、靖江兩市跨江城市公交線開通。

園區規劃

園區南臨長江水道、東靠京滬高速、面朝錦繡江南、北依蘇中腹地,是一個理想的創業寶地。
園區按“兩園兩區”的總體布局,具體規劃為一城七區。
園區建設得到江蘇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一系列優惠政策的扶持。
園區逐步建成以船業、機電、冶金、能源、物流、研發、商貿為一體的具有臨江產業特色的現代國際製造業基地,建成江蘇沿江聯動開發的先導區和示範區。

地理環境

地處江蘇省蘇中平原南畔,靖江市西南側,位於北緯31°56’~32°08’,東經120°01’~120°33’。園區南面臨江,與江陰市隔江相望,東側為江陰長江大橋。

機構設定

黨政辦公室 :是負責日常行政管理的部門,承擔文秘、會務、保密、信訪、調研、接待、外事、對外宣傳、後勤、安全保衛等管理工作。
經濟發展局 :主要負責企業管理、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計畫統計、技術創新、外向配套等工作。
國土規劃建設局 :負責區域內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分區規劃的編制並組織實施。貫砌、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負責發放"一書二證"工作,負責平面規劃、建築立面造型的審查工作。貫砌、執行上級頒發的各項建設條例、細則、規定。按照管委會下達的工程建設項目,認真組織實施,提高城市整體功能。 負責編制城市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年度計畫和資金計畫,制定工程實施及資金安排計畫。負責土地使用管理,制定動遷房計畫、核銷動遷資金。 負責城市建設中的道路、橋樑、管網、路燈、環衛、綠化水利設施等建設項目立項、報建、招投標工作。負責施工隊伍管理,根據定標後的施工企業,發放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加強建設施工現場管理。貫砌房產管理中的有關方針、政策,負責辦理區域內的房產產權證及房產交易評估、租賃等管理工作。做好專業科技人員的引進和技術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和業務素質。 負責城市建設、工程技術資料的歸檔管理工作。
財政審計局 :綜合管理園區財政收支、主管財稅政策,實施財政監督,參與園區經濟調節。
招商局 :負責內外資項目引進 、洽談、服務。
辦事處 :屬於靖江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全權委託江陰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黨委、管委會管理,具體負責園區首期啟動區的社會事務,協助園區搞好開發建設。
派駐機構:江蘇省工商局靖江園區分局、江蘇省地方稅務局江陰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稅務分局 、江陰市國家稅務局成立第七稅務分局 、無錫市江陰質量技術監督局靖江園區辦事處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