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縣

江永縣

江永縣,隸屬於湖南省永州市,位於永州市南部,都龐嶺南麓,東鄰江華瑤族自治縣,南毗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西交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北與廣西灌陽縣相鄰,東北與道縣接壤,距廣州500千米,距桂林194千米,總面積1540平方千米。

江永縣古稱永明,秦時立縣,歷史悠久,在縣城西北部,有瑤族故地千家峒;在縣夏層鋪鎮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年古村古榭沐縣治遺址上甘棠村;江永女書於2005年10月載入吉尼斯世紀紀錄,女書習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18年,江永縣下轄5個鎮、4個鄉。

截至2017年末,江永縣常住人口23.94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5.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1.4億元,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8.3億元,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6.0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32.6:27.8:39.6,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27561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江永縣
  • 外文名稱:Jiangyong
  • 別名:永明
  • 行政區類別:市轄縣
  • 所屬地區:中國 湖南 永州市
  • 下轄地區瀟浦鎮上江圩鎮允山鎮
  • 政府駐地瀟浦鎮千家峒路27號
  • 電話區號:0746
  • 郵政區碼:425400
  • 地理位置:湖南省南部
  • 面積:1540平方千米
  • 人口:270714人(2010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女書風景區、瑤族古都千家峒風景區、上甘棠千年古村風景區等
  • 火車站江永火車站
  • 車牌代碼:湘M
  • 行政區劃代碼:431125
歷史沿革,地名由來,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境域變化,區劃現狀,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系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衛生事業,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安全生產,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地方特產,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以境內永明嶺定縣名為永明縣

建制沿革

秦贏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翦戍都龐,請準設營浦縣,屬長沙郡,縣北部為營浦地。
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在縣西南置謝沐縣(境內有謝水、沐水,故名),屬交州蒼梧郡;同時析長沙郡,置零陵郡,營浦改隸荊州零陵郡。
古縣衙址--江永縣風景名古縣衙址--江永縣風景名
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至南北朝,謝沐屬臨賀郡(宋改臨慶國)。營浦屬營陽郡(西晉改零陵郡,梁改永陽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並謝沐、營浦為永陽縣,屬永州總管府(大業三年改零陵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屬南營州。貞觀八年(634),置道州江華郡,縣省入營道縣;天授二年(691年)復置永陽縣,屬道州。天寶元年(742年),以永明嶺(今都龐嶺)定縣名,改永陽縣為永明縣,屬道州。
宋建隆元年(960年),永明屬湖南路道州江華郡。熙寧五年(1072年),分允山、允平、文德、謝沐、永川、崇福六鄉人營道,興化一鄉入馮乘(今江華),廢縣為鎮。元佑元年(1086年)復置永明縣,屬湖南路道州江華郡。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永明縣屬嶺北湖南道道州路總管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永明縣屬湖廣布政司永州府。洪武九年,隸永州府道州。
清康熙三年(1664年),永明屬湖南布政司(後改省)衡永郴道永州府。雍正十年(1732年),永明屬湖南省衡永郴桂道。
民國元年(1912年),永明縣屬永州府。民國四年(1915年),廢府州,保留道,縣屬湖南省衡陽道。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湖南省劃為9個行政督察區,永明縣屬第九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4月,湖南省調整為7個行政督察區,縣屬第七行政督察區。
1949年11月21日,永明和平解放後屬永州專區。1950年5月,永州專區改稱零陵專區,永明縣屬之。1952年,撤衡陽、零陵、郴州專區,成立湘南行政公署,縣屬之。1954年,撤湘南行政公署,置衡陽、郴縣兩專區,縣屬衡陽專區。1956年3月,改永明縣為江永縣。1962年復置零陵專區,江永縣仍屬之。1979年,零陵專區改稱零陵地區行政公署,江永縣隸屬至1990年未變。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秦贏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營浦縣,縣東北部屬之。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在縣境西南部建謝沐縣,縣治先後設於甘棠、圳景、白塔腳、瀟浦(今城關鎮)。縣名更改依次為謝沐、永陽、永明、江永,先後屬蒼梧郡、臨賀郡、臨慶國、永陽郡、零陵郡、永州總管府、南營州、江華郡、道州、衡陽道、湖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第七行政督察區、永州專區、零陵專區、湘南行政公署、衡陽專區、零陵專區、零陵地區管轄。
漢至隋,縣以下設鄉、亭、里;唐宋設鄉、都(里)、坊(村);元設里(區)、社;明復鄉、里(都)、甲;清設鄉、都。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設區、鄉鎮、保、甲;新中國建立後設區、鄉、村。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黃沙灣及龍虎湖南街劃給恭城縣。
1950年10月—1951年4月,富川縣朝東區和恭城縣栗木區劃歸江永縣轄。
1955年冬,江華沱江區、大路鋪區、白芒營區、橋頭鋪區和沱江鎮劃歸江永縣轄。
1956—1957年設鄉(鎮)、村。
1958年、1989年先後將江華沱江區、大路鋪區、白芒營區、橋頭鋪區和沱江鎮復歸江華。
1958—1983年實行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制。
1984年起恢復鄉(瑤族鄉)、村建置。

境域變化

江永縣域,據清光緒《永明縣誌》載:“至嘉慶時蔣雲寬始考定,縣為漢營浦、謝沐二縣之地,而得謝沐地多於營浦,不得以營浦概全縣也”。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淌水(今大遠河)南屬謝沐縣地,北屬營浦縣地。又載:“唐以前,恭城尚未置縣,知謝沐在今永明西南鄉,兼有今恭城之北境則不無可議也”。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縣域為:東北自銅嶺起,左循連山、桐口界道州;再左歷磨刀峰、祖龍峰、紫荊峰、父子峰、衣架峰、羊頭峰、羅坪界廣西灌陽;東南自銅嶺起,右循總子嶺、平珠嶺、大源嶺界江華;再右歷青糾嶺、湖完嶺、長標嶺界廣西富川;西南自荊子崤起,左循鎮峽關(今龍虎關)、青山、清溪嶺界廣西恭城;再左歷陽鳥嶺、扶靈山、茅堂山界廣西富川;西北自荊子崤右循周棠西北諸山,歷文昌峰、天步峰、小古嶺,西界廣西恭城,北界廣西灌陽。縣治東至道州界四十里,西至廣西恭城界六十里,南至廣西富川界四十里,北至廣西灌陽界三十里。東北亦界道州,東南界江華,西北界廣西恭城、灌陽,西南界廣西富川,周圍五百餘里。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黃沙灣及龍虎關的湖南街劃給恭城,縣境面積為1632.62平方千米。
1950年10月,為便於剿匪,經中南軍政委員會批准,廣西富川縣朝東區和恭城縣栗木區劃歸永明縣轄,1951年4月,完成剿匪後回歸廣西。1955年成立江華瑤族自治縣,將其沱江區,大路鋪區、白芒營區、橋頭鋪區和沱江鎮共1020.37平方千米劃給永明縣轄。1958年10月,沱江區、大路鋪區、白芒營區、沱江鎮復歸江華瑤族自治縣,橋頭鋪區仍由江永縣管轄,全縣面積為1817平方千米。1989年1月,原橋頭鋪區區域復歸江華。至此,縣域恢復到1954年原貌,直至1990年未變。

區劃現狀

截至2018年,江永縣下轄5個鎮、4個鄉。江永縣人民政府駐千家峒路27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431125100000
瀟浦鎮
431125101000
上江圩鎮
431125103000
夏層鋪鎮
431125104000
桃川鎮
431125105000
粗石江鎮
431125200000
松柏瑤族鄉
431125202000
千家峒瑤族鄉
431125203000
蘭溪瑤族鄉
431125204000
源口瑤族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永縣位於湖南省南部,東南與江華瑤族自治縣接壤,南與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相連,西南與廣西恭城縣交界,西北與廣西灌陽縣毗鄰,北部緊靠道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2′—110°56′,北緯24°55′—25°28′之間。南北長63千米,東西寬55.5千米,總面積154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江永縣四而環山,中為盆地,南、北、中部較高,自中部向東北、西南傾斜,山、丘、崗、平(盆)俱全。最高海拔1951米(杉木頂),最低海拔183米(仙姑塘),區域總面積1632.62平方千米。
(一)平原
江永縣境內平原主要分布於沿河兩岸,面積248.93平方千米,折合37.34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15.25%。其中,沖積平原32.53萬畝,占平原面積的87.12%;溶蝕平原4.81萬畝,占12.88%。境內相對高度小於10米,坡度5度以下,以位於西南部的桃川盆地為最大,方圓320平方千米,有“好鳥難飛桃川洞”之稱。
(二)崗地
江永縣境內崗地主要分布於松柏、黃甲嶺、回龍圩、夏層鋪、蘭溪、允山、源口、桃川、粗石江等鎮部分地區。地面起伏和緩,切割微弱,地面坡度少於15度,相對高度小於60米,地表以殘積物坡積為主,面積337.61平方千米,折合50.64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20.68%。其中:低崗面積12.54萬畝,占崗地面積的24.76%,以灰岩、砂礫岩為主;高崗地面積38.1萬畝,占75.24%,以紅土、砂頁岩高崗地居多。
(三)丘陵
江永縣境內丘陵主要分布於松柏、黃甲嶺、回龍圩等鄉鎮及允山、夏層鋪、蘭溪、桃川、粗石江等鄉鎮部份地區。地面呈波狀起伏,間有峰脊,坡度25度,相對高度200米以下,面積310.93平方千米,折合46.64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19.040-/0。其中,低丘陵面積20.51萬畝,占丘陵面積的43.98%;高丘陵面積26.13萬畝,占丘陵面積的56.02%。
(四)山地
江永縣境內山地主要分布於縣境北、西、南三面,海拔300米以上,相對高度200米以上,坡度大於25度,面積678.82平方千米,折合101.82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41.58%,以變質岩(46.92萬畝)及砂頁岩(38.51萬畝)最多。其中,低山面積4.01萬畝,占山地面積的3.94%;中低山面積5.06萬畝,占山地面積的4.97%;中山面積92.75萬畝,占山地面積的91.09%。
(五)山峰
江永縣境內山峰甚多,北、西、南面屬都龐嶺山脈,東南邊陲屬萌渚嶺余脈,共有大小山峰730座。其中:低山297座、中低山211座、中山222座。溶洞已發現37處。
江永縣地貌分區圖江永縣地貌分區圖

氣候特徵

江永縣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嚴寒期短,生長期長;年內雨季明顯,但降水分配不均,多年前澇後旱;光照充足,但溫光水配合不協調。據1991—2004年資料統計,縣境內年平均氣溫18.4℃,無霜期302天,年均降水量1586.7毫米,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6—73%,年日照時數1453.6小時,年蒸發量1522.8毫米。境內季風氣候明顯,冬季常受變性大陸冷高壓控制,多北風,氣溫較低;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南風,氣溫較高;春、秋兩季是冷暖空氣過渡季節,溫度適中,故四季分明,但長短不一。境內春季自3月16日—5月15日,為期61天;夏季自5月16日—9月30日,為期138天;秋季自10月1日—11月28日,為期59天;冬季自11月29日—次年3月15日,為期107天。
日照
江永縣平均日照時數1453.6小時。一年中,日照時間最長、強度最大的在7月,平均197.7小時,占全年的14%;2月最少,平均55.0小時,僅占全年的4%。縣內年太陽總輻射為104.5千卡/平方厘米,平均每月8.7千卡/平方厘米。一年中,太陽總輻射量的月際變化與溫度變化基本一致,以7月總輻射值最大,為13.3千卡/平方厘米;1月最小,為5.2千卡/平方厘米。1月至7月逐月增加,7月至1月逐月減少。
降水
(一)降水量分布
據記錄統計,江永縣年均降水量為1586.7毫米,一天最大降水量達172.9毫米(2002年7月1日),主要作物生長期的4—9月,降水量達710.5毫米。1454.2毫米,占全年降水的56—73%,而7—9月降水量為190.7—671.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3—32%。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大,最多的達2110.2毫米(2002年),最少的是1149.2毫米(1999年),年際差為961.2毫米。各月實際變化更大,6月降水量最多的達294.2毫米(2001年),最少的只有89.8毫米(2000年),月際差達204.4毫米。全年分配不均勻,5月最多,平均達249.0毫米,最多達417.7毫米(1993年),12月最少的為2.9毫米(1999年)。由於雨量的時空分布不均勻,大多數年份出現前澇後旱。
(二)雨日分布
縣內降水日數年平均為208.8天,最多的月份達29天(1991年3月),最少的月份僅l天(2004年1月),上半年平均雨日為125.2天,下半年平均雨日為83.6天。
(三)雨季
境內雨季乎均開始於4月1日,終止於7月1日,雨季雨量平均占全年雨量的49%,一般夏、秋多乾旱,但由於7—8月受南亞季風和颱風影響,降雨量很不正常,其降雨總量多者可達650.0毫米,少者不足106.0毫米。
氣溫
江永縣平均氣溫18.4℃,一年中以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7.6℃,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7.5℃,低於0℃的氣溫多出現在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每年有9天,全年最高氣溫大於35℃的日數平均12天,多在7—9月出現。境內立體氣候明顯,熱量的垂直分布,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帶有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特點。平均氣溫27.5℃,低於0℃的氣溫多出現在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每年有9天,全年最高氣溫大於35℃的日數平均12天,多在7—9月出現。境內立體氣候明顯,熱量的垂直分布,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帶有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特點。
江永縣全年以東風為主,頻率27%,全年風速平均2.1米/秒。由於受地形影響,大風出現次數較少,平均1.2次,大風多為熱對流天氣動量下傳造成,並伴有雷雨或颮、冰雹現象,時有危害。
霜雪
霜,江永縣年均無霜期為302天。霜日最多為1995年17天,最少的為1991年、2002年,各只有2天,年均霜日9.9天。
雪,縣內年均雪日2.4天,最多為1993年、1996年、1997年各有6天,降雪時間集中在12月、1月、2月。
蒸發
據資料統計,江永縣年平均水面蒸發量1522.8毫米,最多的1992年為1690.4毫米,最少的1993年為1214.7毫米。一年中以6—10月蒸發量最大,月蒸發量均在150毫米以上。

水系水文

江永縣境內有兩大水系,江河溪流共211條,總長1071.4千米;有地下河31條,大小泉井459處。
(一)地表水、河流水系
江永縣境內溪河縱橫,河網密布,以瀟水、桃水為主幹流,分屬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境內河流特點是:坡降陡,水流急,水量充沛,半汛半枯,年內洪枯變化大,含沙量少。
瀟水:又名瀟江、永明河,發源於都龐嶺山脈涼傘界,峰頂高程1383米,有坡降100%的急灘澄潭多處,上流稱紅石源。經井邊、允山、瀟浦、上江圩人道縣,境內長55.22千米,流域面積占縣境總面積的57.6%,沿途有大遠河、油田河、馬河等多條支流注入。
桃水:古稱沐水、樂川、靈川,發源於廣西恭城縣三江鄉黃坪村的古木源十八峰,又名恭城河,流域面積占縣境總面積的39.25%。主要支流有沐水、靈川。
(二)地下水、富水構造
境內銅山嶺花崗岩外圍接觸帶富水區,區域面積113平方千米,含水層為石炭系灰岩等,有地下河9條,鑽孔湧水量92.5立方米/日·750.7立方米/日,可通過建矮壩引水溉田。
江永縣江永縣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江永縣境內江河溪流總長1071.4千米,有地下河31條,大小泉井459處。全縣有大小水利工程3158處,其中中型水庫2座,中型河壩1座,小I型水庫12座,小II型水庫54座,山塘3092口,總蓄引水量1.94億立方米;有人口飲水工程52處。近年年平均降水量為1492.1毫米,水能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達13.71萬千瓦,技術可開發量達6.84千瓦。

土地資源

江永縣土地資源共有7個一級類、31個二級類。土地總面積163261.5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0785.16公頃,占土地面積的12.73%;耕地中,水田13006.56公頃,望天田2758.84公頃,旱土4806.18公頃,菜地213.58公頃。園地4983.45公頃,占土地面積的3.05%;園地中,果園4677.69公頃,茶園304.93公頃,其他園地0.83公頃。林地95527.26公頃,占土地面積的58.51%.其中有林地78896.27公頃、灌木林12190.17公頃、疏林地895.73公頃、未成林造林地2823.57公頃、跡地711.73公頃、苗圃9.8公頃。居民點及工礦用地2538.17公頃,占土地面積的1.56%,其中城鎮用地216.18公頃、農村居民點用地1816.23公頃、獨立工礦用地314.92公頃、特殊用地190.84公頃。交通用地1236.87公頃,占土地面積的76%,其中公路用地316.85公頃、農村道路920.02公頃。水域5634.4公頃,占土地面積的3.45%,其中河流1593.33公頃、水庫855.78公頃、坑塘1012.44公頃、灘涂1040.13公頃、溝渠1061.35公頃、水工建築物用地71.37公頃。未利用土地32556.18公頃,占土地面積的19.94%,其中荒草地12819.07公頃、沼池地10.63公頃、裸土地11.16公頃、裸岩石礫地15191.97公頃、田坎3990.94公頃、其他532.41公頃。

礦產資源

江永境內屬南嶺褶皺帶中段,處湘南弧之西翼,地質構造複雜,礦藏資源較豐富。據地質部門探測資料,至2004年,境內有礦種35種,其中地質程度較高的有7個礦種,有些已探明部分儲量。分別是:水晶礦、鉀長石、鎢鉬礦、鎢錫礦、鉛礦、鎢礦、錫礦、鋅礦、銀礦、砷礦、銅礦、赤鐵礦、褐鐵礦、金砂、黃鐵礦、鎘礦、錳礦、銻礦、汞銻礦、煙煤、無煙煤、綠柱石礦、毒砂礦、鈷礦、大理石、花崗岩、白雲岩礦、石灰岩礦、方解石、砂礫石、磚瓦用粘土、鈾、鎳、耐火泥、冰洲石。同時,還探明礦床、礦點、礦化點70多處,其中水晶礦2個、鉀長石礦1個、鎢鉬礦2個、褐鐵礦5個、赤鐵礦1個,銅礦5個、鉛礦4個,鎢礦2個、金礦3個、煤礦2個、銻礦4個、鈷礦2個、多金屬礦4個,所有礦藏資源潛在經濟價值上百億元。
江永縣的主要礦藏資源為:鉛、鋅、銀、銅、錳、煙煤、無煙煤、鎢、錫、銻、鈾、鎳、鐵、鉀長石等。
鉛:主要分布在銅山嶺、粗石江、桃川等地,常見與鋅、銀伴生。其中銅山嶺礦區現在鉛基礎儲量6051/185(鉛噸/礦石、千噸),鋅儲量11640/202(鋅噸/礦石、千噸)。大白水礦鉛基礎儲量10034/285(鉛噸/礦石、千噸),鋅儲量285(礦石、千噸)。
銅:主要分布在銅山嶺、清溪源、小古源至白沙灣等地,除銅山嶺的為小型以外,其他的均為礦點。其中,大白水鉛礦的銅礦品為0.167%,其基礎儲量為452/285(銅噸/礦石、千噸)。
錳:境內僅黃甲嶺鄉高塘村有一處錳礦,屬殘積型礦床,品位高:其中Mn34%、Fe16%、Sio210%。礦石質量好,多呈緻密塊狀,膠結狀構造。該礦區礦藏資源量為23千噸。
煙煤:主要分布在桃川鎮,含煤地層皆不整合於石炭系灰岩、砂頁岩之上,煤層變化較大,結構複雜。灰份含量中等,硫份略高,淨煤低位發熱平均6057大卡/千克。尚有資源量834千噸。
無煙煤:主要分布於桃川鎮何家沖一帶,含煤岩系由炭質岩、灰岩、白雲岩和鈣質頁岩組成,煤質較好,可供小型開採。
鎢:分布在燕子山下小明源、白沙源、背石沖、銅山嶺、龍庵沖。其中燕子山小明源為黑鎢,品位0.5—14.4%,儲量20噸,白沙源鎢礦儲量10噸。
錫:主要分布在銅山嶺及小古源。其中,銅山嶺礦區儲量36.6萬噸,並伴生石英、素砷、鈦、金紅石、雲英等;小古源沙錫礦平均品味223克/立方米,含鎢25克,工業儲量300噸。
鈾、鎳:主要分布在允山鎮的石角山。礦化發生於桃川廠子鋪渾斷裂北側破碎帶中,瀝青鈾礦較多,伴生鎳、鈾、釩、鈷、五氧化磷等礦物。
鐵:赤鐵礦分布在千家峒瑤族鄉的將軍嶺、大宅腹、允山古宅及黃甲嶺、源口、粗石江等11個礦點,儲量3900萬噸,品位15—20%;褐鐵主要分布在銅山嶺、杉木沖、周家塘、何家灣、五里牌、拐子山、馬鹿頭、田家、飛山源、七工田等礦點,儲量1.46萬噸,品位為35—50%。
鉀長石:主要分布在源口俸源和千家峒上木源,品位較高、儲量豐富。其中,俸源儲量為6.83萬噸,上木源儲量為60.1萬噸。但由於兩個礦點都處在省級自然保護區內,屬禁止開採區,所以均未能得到開採和利用。

植物資源

江永縣植被系中國北方暖溫帶落葉林與南方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過渡類型,原生植被比較完整,建群植物兼具常綠和落葉的各種樹種。海拔1300米以上的高寒山頂部,局部出現高山灌叢和草地,植物主要有高山杜鵑、南燭、烏飯灰木、滇白珠、銀木荷、水青崗等;海拔900米以上,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帶和針闊混交林帶,有長苞鐵杉、福建柏、白克木、粵松、紅豆杉等;海拔400米—900米常綠闊葉混交林帶有紅錐、甜櫧、白檀、檵木、莢蒾等;海拔400米以下低山丘陵帶和房前屋後有油茶、馬尾松、杉木、板栗、果木及其他經濟林群落。
地被物
烏毛蕨、鱗光蕨、野古草、龍膽草、狗脊、烏韭、卷柏、石松、假麻、鴨咀草、五節芒、狗謄、鐵芒萁、蕨裏白、芒、白茅、石硃砂根等。
灌木類
縣內共有蕎灌木106科、335屬、997種。其中裸子植物9科、16屬、28種;被子植物97科、319屬、969種。
樹木類
除常見的杉木、松木、油茶、油桐、苦楝、柳、桑、栗等樹外,還有列入國家一級保護的樹種水杉、珙桐;屬於國家二級保護的樹種有鐘萼木、銀杏、水松、連香樹、長柄雙花木、福建柏、蓖子三尖杉、鵝掌楸、杜仲、觀光木、水青、傘花木、金錢松、台灣杉、山蠟梅、胡桃、香果、白豆杉等18種;屬於國家三級保護的樹種有銀鐘、白辛、楨楠、任木、華南栲、長苞鐵杉、華榛、銀鵲、半楓荷、紫莖、黃枝油杉、青鉤栲、天竺桂、沉水樟、凹葉厚朴、厚朴、青檀、紅椿、南方鐵杉、廣東五針松(粵松)等20種。屬於省級保護的樹種有24種。
竹類
有刺楠竹、方竹、箬竹、箬葉竹、粉簞竹、毛竹、剛竹、湘妃竹、人面竹(羅漢竹)、紫竹、花竹、箭竹、唐竹、苦竹、淡竹等10餘種。
果木類
主要有桔、橙、柚、李、山桃、沙梨、柿、棗、板栗、葡萄、獼猴桃、無花果、羅漢果、石榴、山羊桃、楊梅、核桃、錐栗、櫻桃、枇杷、山楂等20餘種。
藥材類
主要有白朮、膠股蘭、黃柏、吳芋、杜仲等423種。
菌菇類
有黑木耳、香菌、野麻、雞爪菌、雁鵝菌、松樹菌(南風菌)、靈芝菌、滑皮菌等20餘種。
草木類
有白茅草、黃背草、光高梁、水蔗草、毛扁豆、老鼠豆等禾本科及豆科、莎草科121種。

動物資源

兩棲類
有2目、6科、20種。主要有中國瘰螈、小角蟾、瑤山髭蟾、中華大蟾蜍、黑眶蟾蜍、斑腿樹蛙、飾紋姬蛙、小弧斑姬蛙、澤蛙、沼蛙、花姬蛙、彈琴蛙、棘胸蛙、刺腹蛙、雙團棘胸蛙、黑斑蛙、花臭蛙、華南湍蛙、長吻湍蛙、大鯢(俗稱娃娃魚)。
魚類
有7目、18科、66屬、112種。主要有鯉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鯿魚、鯽魚、油包魚、鯰魚、鬍子鯰、桂魚、斑魚、黃魚桑魚、鱔魚、白鱔、泥鰍、沙鰍、刀鰍、饅魚麗、烏鮭、烏鯉、鱖魚等。此外,還有蝦、蟹、蚌、螺。
爬行類
有3目、9科、35種。主要有烏龜、平胸龜(鸚咀龜、大頭龜、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麗刺蜥、石龍子、蘭尾石龍子、蝘蜒、股鱗蝘、白尾雙足蜥、金環蛇、銀環蛇、眼鏡蛇、吹風蛇、五步蛇、白花蛇、烏稍蛇、閃鱗蛇、純尾兩頭蛇、火赤鏈蛇、玉錦蛇、翠青蛇、環紋游蛇、鱗蛇、竹葉蛇、尖咀蛇、山烙鐵頭指名亞種、山烙鐵頭華東亞種、烙鐵頭、水律蛇、泥蛇、草花蛇以及鱉、水蛭(螞蝗)、蚯蚓、壁虎、蝸牛等。
獸類
有8目、16科、55種。屬國家保護珍獸有蘇門羚、華南殼、豹、金錢豹、龜紋豹、獼猴、黃猴、短尾猴、野牛、黑熊、大靈貓、小靈貓、麝、獐、毛冠鹿、水鹿、穿山甲、水獺、赤狐、貉、黃鼬、豹貓、華南兔、赤腹松鼠、豹鼠、中華竹鼠、銀星竹鼠等;其他獸類有鼠勺鼠青、大吻蝠、豬獾、狗獾、棕鼯鼠、黃松鼠、山林姬鼠、野豬、華南野豬、豺狼、黃麂、豪豬、狸、香狸、赤狸、九江狸、果子狸、野山羊、刺蝟、猸子、青猛、黃猛、山兔、蝙蝠等。
昆蟲類
主要有虻蟲、桔褐天牛、南方斑、蜜蜂、大力螳螂、五倍子蚜蟲、蟬、蜈蚣、蜻蜒、蝴蝶、蟋蟀等。害蟲天敵有豆娘、胡蜂、土蜂、泯蜂、黑牛虻、水蠐、嗚水蟲、稻田蜘蛛、稻螟黑卵蜂、螟卵齒小蜂、中華繭蜂、稻螟赤眼蜂、紙蟲、稻田狼蛛蝽、象黑腳蜂、螟蛉姬小蜂、中華草蛉、七星瓢蟲、大食蟲蛇、小花蝽、黃蜂、紫膠蟲籌237種。
禽類
有9目、23科、81種。屬國家二級保護的有紅腹角雉、紅腹錦雉、鳶、松雀鷹、猴面鷹、貓頭鷹、短耳鶚、斑頭鶴鵂鵑。其他鳥類有竹雞環頸、珠頸斑鳩、紅咀相思鳥、烏鵑、白腰雨燕、小白腰雨燕、普遍翠鳥、姬啄木鳥、星頭啄木鳥、家燕、金腰燕、白鵲鵝、灰鵲鴝、小灰山椒鳥、赤紅山椒鳥、綠鸚咀、白頭、白頭黑鵯、栗背短腳鵯、棕背伯勞、歲冠卷尾、八哥、喜鵲、松鴉、大咀烏鴉、褐河鳥、鵲鴝、小燕尾、黑背燕尾、黑猴石鵑、銹臉勾咀眉、棕頸勾咀眉、黑臉噪眉、紅頭噪眉、畫眉、火尾希眉、黑亥鳥鳳眉、栗頭鳳眉、棕頭鴉雀、黃眉柳鶯、橄欖背林翎翁鳥、小仙翁鳥、紅胸啄花鳥、麻雀、白腰文鳥、斑文鳥、三道眉草巫鳥、褐頭巫鳥、鳳頭巫鳥、水鴨、鶉鶉、黑水雞、旱雞、咯雞、壽帶鳥、戴勝鳥、紅腳鳥、鴛鴦鳥、白鷺、鸕鶿、鴿、陽雀、鷓鴣、布穀、子規、白頭翁等。

人口

截至2017年末,江永縣總人口(戶籍人口)為28.1555萬人,男性人口14.8596萬人,占52.8%;女性人口13.2959萬人,占47.2%。18歲以下6.81萬人,18—35歲6.55萬人,35—60歲10.21萬人,60歲以上4.58萬人。年末常住人口23.94萬人,其中城鎮9.22萬人,農村14.72萬人,城鎮化率38.5%。

經濟

綜述

2017年,江永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5.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6年增長7.7%。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1.4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8.3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6.0億元,增長12.0%。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27561元,比上年增長12.9%。三次產業結構為32.6:27.8:39.6。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8.8%、23.2%、58.0%,分別拉動經濟成長1.4、1.8、4.5%。
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江永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8.6億元,比上年增長12.7%;投資總額中城鎮投資69.6億元,增長13.2%;房地產開發投資9億元,比上年增長9.9%,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9.7億元,比上年增長16.6%。
財稅收支
2017年,江永縣完成財政收入4.95億元,比上年增長21.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47億元,增長21.3%。全縣財政總支出20.6億元,增長15.7%。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6億元,同比增長10.0%;教育支出4.0億元,同比增長10.0%;醫療衛生支出2.0億元,同比增長7.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1億元,同比增長10.0%;科學技術支出0.2億元,同比增長10.0%;節能環保支出0.5億元,同比增長28.5%;城鄉社區事務支出0.3億元,同比增長10.0%;農林水務事務支出2.7億元,同比增長23.4%;住房保障支出1.6億元,同比增長24.6%;民生支出共15.8億元,同比增長13.9%。
人民生活
2017年,江永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52元,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357元,增長12.0%。居民居住條件不斷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52.5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52.9平方米。城鎮和農村居民文教娛樂服務消費支出人均分別為2591元和1309元,分別占消費總支出比重16.2%和14.8%。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勞動報酬51987元,增長17.1%,其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53579元,增長17.4%。2017年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增加了1.6%,在崗職工比上年增加1.4%。

第一產業

2017年,江永縣農業實現總產值39.28億元,增加值22.01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增長4.4%和4.4%。財政農林水事務支出2.7億元,增長23.4%。
種植業
2017年,江永縣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達24.41千公頃,總產量12.56萬噸,增長3.5%,其中:水稻產量9.87萬噸,增長2.2%;全縣油料總產量1.64萬噸,增長1.2%。全縣優質稻種植面積16.71千公頃,占水稻播種面積的96.5%,比上年增長0.1%;油料種植面積9.92千公頃,增長1.7%;蔬菜種植面積17.12千公頃,增長0.9%。
林業
2017年,江永縣完成造林面積3687公頃,年末本年度活立木總蓄積量達到59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69.1%。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全年完成荒地造林面積54.7公頃;年末封山育林面積3723公頃。
畜牧業
2017年,江永縣肉類總產量6.03萬噸,比上年增長2.1%;禽蛋產量2210噸,增長1.7%。
漁業
2017年,江永縣水產品產量5359噸,增長2.3%。

第二產業

工業
2017年,江永縣全部工業完成產值56.9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實現增加值13.4億元,比上年增長6.6%,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3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44.8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實現增加值12.1億元,增長7.9%,銷售產值44.8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工業產品銷售率達100%。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中,發電量70185萬千瓦時,大米46704噸,水泥123612噸。在全縣生產總值中,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0.4%,比上年提高0.3%。工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17.8%,拉動經濟成長1.4%。2017年江永縣規模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為2.23萬噸標準煤,單位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7%。
建築業
2017年,江永縣建築業實現增加值5.5億元,比上年增長25%。全縣三級及三級以上建築企業3家,完成總產值9.9億元,比上年增長7%;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07.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0.8%;房屋竣工面積103.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7.6%。

第三產業

國內經濟
2017年,江永縣共有限額以上商貿企業58家(含限額以上商貿個體戶23家),其中批發業3家,零售業39家,住宿業9家,餐飲業7家。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19億元,比上年增長10.3%。
郵電通信
2017年,江永縣郵電通信業務總量9819萬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2723戶。行動電話用戶168196戶,比上年增長9.3%。計算機網際網路寬頻用戶28742戶。
旅遊業
2017年,江永縣共接待遊客472萬人次,同比增長56.9%,實現旅遊收入34.9億元,同比增長164.4%,旅遊相關產業增加值3.9億元,同比增長18.5%。
金融業
截至2017年末,江永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99.4億元,比年初增加15.3億元,同比增長18.2%,其中居民儲蓄存款65.7億,比年初增加8.4億元,同比增長14.7%。年末各項貸款餘額35.0億元,比年初增加2.2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中長期貸款22.7億元,比年初增加1.6億元,同比增長7.6%。
保險業
截至2017年末,江永縣人壽和財產保費收入6941萬元,比上年增長27.5%。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4784萬元,比上年增長34.7%;壽險保費收入2157萬元,比上年增長14.0%。各類賠款及給付4163萬元,比上年增長77.6%。其中壽險公司賠付169萬元,產險公司賠付3994萬元。
江永縣城江永縣城

交通運輸

交通

截至2017年末,江永縣公路總里程1210千米,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2.7億元,比上年增長6.2%。
省道S325線貫穿全境,形成省、縣、鄉、村多級公路網;洛堪鐵路江永火車站正在興建。

運輸

截至2017年末,江永縣共擁有民用車輛14102輛,比上年增長28.2%;當年新註冊汽車3866輛,比上年增長26.1%,其中轎車927輛。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江永縣擁全縣幼稚園109所,義務教育學校91所,其中國小33所,教學點43個,國中7所,其中初級中學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8所,高中3所,成人中等專業學校1所,職業高中學校1所。全年招生17155人,其中:學前教育7019人,國小4110人,國中3879人,高中1589人,職業高中558人。全年在校學生51905人,其中:學前教育10773人,國小25280人,國中10393人,高中3941人,職業高中1518人。全縣高考二本以上錄取線人數306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末,江永縣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紀念館1個。放映農村公益電影2706場次。全縣擁有線電視台1座,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8%,有線電視用戶達到13852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各1個。

體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江永縣擁體育場地435個,體育館2座,運動場23個,各種訓練房13個,9萬人經常進行體育鍛鍊。開展全民健身項目20項次,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個,獲全國體育運動冠軍1個。

衛生事業

截至2017年末,江永縣醫院、衛生院18家,婦幼保健院1所,診所、衛生所、醫務室21家,村衛生室295家,專科疾病防治所3家;醫院、衛生院床位1569張,衛生技術人員1100人,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08人,註冊護士481人。

勞動就業

2017年,江永縣城鎮新增就業3814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381人。

社會保障

2017年,江永縣失業保險參保12887人,領取失業保險金職工人數80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1272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247000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0634人;生育保險參保職工人數16705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144288人;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12344人。

社會福利

2017年,江永縣共有城鎮居民3202人獲最低生活保障,農村居民5823人獲最低生活保障。

安全生產

2017年,江永縣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0起,死亡0人。

歷史文化

女書
江永縣上江圩鄉、城關鎮、黃甲嶺鄉、銅山嶺農場等地,歷史上流傳著一種記錄當地土話的特殊文字,流行地域以上江圩為中心,波及毗鄰的道縣下蔣鄉、新車鄉。這種文字只在婦女範圍內使用,稱之為“女字”,通稱“女書”。
關於女書的淵源,民間有幾種傳說:一是很久以前,上江圩才華出眾的九斤姑娘做女紅創造女字;二是桐口山沖里精通女工的盤巧姑娘18歲那年被搶到道州府,她根據與姐妹織花邊、做鞋樣的圖案,每天造一個字,3年時間造出1080個字,並寫了一封長信,藏在一條由她養大的狗身上,帶給家鄉的親人;三是宋代,荊田村胡玉秀被選為皇妃,在宮中受到冷遇,只被寵幸三晚,萬般清苦,想給家人寫信,便創造了女字;四是上江圩一帶的女子在織布繡花圖案的基礎上,共同創造了這種文字。
學術界主要有三種意見:一是認為女書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時代,甚至更早的殷商甲骨文時代、上古刻劃符號時代,或古彝文、古百越文字;二是有的認為女書的產生不早於明末、清初;三是認為女書是男尊女卑封建時代的產物、是男耕女織生產方式的產物、是閉塞盆地的產物、是民族融合移民文化的產物,可能產生於中古時期。
女書的性質,有的認為是表意文字或記號文字;多數人認為是單音節表音文字。關於女書的族屬,有專家認為女書記錄的江永土話是一種漢語小方言。一些民族語言專家認為,這種土話中不僅保留有壯侗語族語言的辭彙底層,也保留有苗瑤語族瑤語支語言的辭彙底層。這種方言土話為江永及附近地區漢族和平地瑤所使用。有的認為,這種漢語方言來自吳語、閩語,女書先民可能是百越族。
女字,由婦女代代傳授得以流行,而女書作品卻很難代代相傳,這是因為過去上江圩一帶的老年婦女都相信有陰間世界。她們一生喜愛女書作品,尤其珍愛自己的傳記和姐妹間的書信,臨死前都要囑咐自己的子女、親人,將自己所有的女書焚化,。以便死後還可以在陰間繼續讀紙讀扇。有的婦女在丈夫去世後,亦將女書焚化,以表示將自己最珍貴的東西送給丈夫,使丈夫在陰間仍感覺到自己時刻陪伴在他的身邊。由於這種人死書焚的傳統,在上江圩一帶極少發現清代及其以前的女書原件。

風景名勝

江永縣
千家峒森林公園位於江永縣高澤源林場,規劃總面積4430.93公頃,它保存了較為完整的低海拔常綠闊葉林。公園內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據調查,區內有天然林3361.64公頃,占總面積的75.87%,其中原始森林835.67公頃,次生林2525.97公頃,植物種類共有185科692屬1637種。
江永縣
花山廟花山,位於江永縣允山鎮社下村東南,距江永縣城3千米,山巔有廟,人稱花山廟,亦稱姑婆廟,系女書文化活動中心之一。

地方特產

江永縣
江永香柚明代自廣西恭城、容縣沙田等地引入種植。清時,縣境已有多處“桔柚凝煙翠”柚園。經過果農數百年的精心選育栽培,形成了以桃川洞為主要產地的“江永香柚”。其柚不僅果大、皮薄、肉嫩、核少、甜酸適度、營養豐富,而且樹葉、果皮、果肉都濃郁芬香,被譽為“水果之王”,1989年被評為國家優質產品。桃川香柚屬芸香科柚屬,以細葉型為主,大葉型次之,葉型似心臟。常綠喬木,樹形開張,枝條細小,分枝角度大,經濟壽命60年左右。花大白色,果實形似葫蘆,成熟後色澤金黃,果底有銅錢般的圓圈印環,俗稱“金錢花”,是辨別真假香柚的標誌。剝開外皮,裡面是球形,由白色半透明包衣分別包裹12—14瓣木梳形的果肉。果肉似白玉,厚實汁多,清香嫩脆,帶有蜜味。
江永縣
永香芋香芋是江永縣蔬菜品種中栽培歷史最久,面積最廣,產值最高的優質農產品。由於江永富含硒的獨特土壤環境,所產的香芋產品芳香物含量豐富,集香、酥、嫩、鮮于一體,既是席上佳肴,更是澱粉、釀造、糕點、糖果、冷飲等加工業的重要原料或輔料。1999年、2000年、2001年連續三年分別獲上海科技節和湖南省第二屆、第三屆農博會金獎。江永香芋球莖圓正,形似檳榔,表皮黃褐色,有暗紅色老斑和鬚毛,成熟度高,上部嫩點不含澱粉部分少,橫切面有密布的紫色、暗紅色絲狀紋斑,這是出口香芋的必須標誌。
江永縣
江永香姜江永產生薑有近千年歷史,清光緒《永明縣誌》載有“筠籃處處賣紅姜”的詩句。以福洞村出產的無渣生薑質量最好,民謠讚頌“福洞出生薑,蓋過遠近十八鄉,脆如冬筍嫩如瓜,一家炒姜滿村香”。生薑晶瑩如玉,形似手掌,外表淺黃色,嫩芽和莖節部鱗片呈紫紅色。肉脆嫩無渣多汁,富含姜油酚、姜油酮、鐵鹽。據測定,含蛋白質0.6—0.8%,糖分3.1—8.1%,脂肪0.4—0.7%,維生素B1和B2、揮髮油姜辣等,有強大的去腥除油力,是調味佐餐佳品。既可鮮食,又可醃製和加工,久醃不變色、不變味。具有發汗、溫胃、止嘔吐、祛痰、驅風寒、解毒殺菌等藥用功能。
江永縣
江永香米香米又名香禾米、香稻,西漢時已有種植。三國曹丕曾譽“長沙有好米,……上風吹之,五里聞香”,即指江永源口香米。唐代武則天始列為貢米。其“濃香”之謎,經湖南省土肥研究所、湖南省地質研究所五年研究揭曉,除品種原因外,系產地土壤及地下水含鋅、錳、鑭、鈦、釩、鈷、鍶等微量元素所致,異地則不得。香米屬粳稻型高桿品種,穗長20厘米左右,穗大呈赤銅色。米質優良,精米率77.5%,五色,半透明,光滑油潤,腹白小,非糯性,營養豐富。香米香味奇特,且有揮發性,蒸煮米飯時拌合少許,米飯柔軟濃香,清香四溢。1984年被評為湖南省優質米。
江永縣
江永香菇
香菇,又名香蕈、冬菇,屬高等菌類,盛產於江永源口,井邊、大遠、粗石江等地的深山峻岭之中,與香米、香柚、香芋合稱“江永四香”。江永香菇,色澤自然,香氣濃郁,蓋頭碩大。它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含高蛋白,經常食之,有滋補強身,延年益壽的效用,是名副其實的“山珍”。江永香菇現已由過去的半人工培育發展為人工栽培,大量銷往內地和港澳市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