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縣蜀南竹海

江安縣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位於四川省南緣長江上游河谷、江安縣萬里鎮境內,幅員面積120平方公里,中心景區44公里,其中江安萬里鎮占24.4平方公里,是國內唯一集山水、溶洞、湖泊、瀑布於一體,兼有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的最大原始“綠竹公園”,是人們回歸大自然的遊覽勝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安縣蜀南竹海
  • 位於:四川省南緣長江上游河谷
  • 幅員面積:120平方公里
  • 中心景區:44公里
江安縣蜀南竹海位於四川省南部萬里鎮蜀南竹海東景區,地處北緯20°01'~28°04',東經105°28~105°31'之間,距江安縣城南38公里,距宜賓市81公里,距離瀘州市75公里,距離自貢市110公里,距離成都328公里,距離重慶市230公里,幅員面積23.77平方公里,鎮轄3個村19個村民小組,全鎮總戶數800多戶,總人口3000多人。

江安竹海旅遊線路圖江安竹海旅遊線路圖
萬里鎮是以林業為主的鄉鎮,地屬低山區,地形西南部、東北低,山脈縱橫,溝從交錯,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最高峰海拔是天皇寺為1000.2米,氣溫較壩區低3-5℃,空氣潮濕,盛產楠竹,除此之外,還產龜甲竹,因竹象人臉形,又俗稱人面竹,此竹屬世界珍稀奇竹。凹竹,為人工造型毛竹,竹筍出土後用竹片加竹箍,使嫩竹隨人意而長成,凹凸形態,雜竹品種繁多,有水竹、苦竹、班竹、黃竹、箭竹、慈竹、黑竹、羅漢竹58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是以竹景為主要特色的國家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旅遊四十佳,又因江安地處萬里長江上遊河谷,四川盆地南部,故名“蜀南竹海”。

江安竹海旅遊線路圖
蜀南竹海在1988年,被批准為“中國國家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評為“中國旅遊目的地四十佳”。1996年5月,時任國家總理李鵬親筆題寫“蜀南竹海天下翠”。1999年,被評為“中國生物圈保護區”。2001年初,被評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2005年10月23日,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十大森林”。2007年底,榮獲“最受民眾歡迎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和“最具特色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2008年8月8日江安蜀南竹海榮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以絕美的自然山水畫面呈現了世人面前。2009年,蜀南竹海榮膺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竹林景區。
“蜀南竹海天下翠”已傾倒眾多中外遊客,已成為中國西部冉冉升起的一顆燦爛的旅遊名星。
蜀南竹海規劃景點118個,江安萬里鎮轄區內有景點有87個,占73.2%,其中主要景點53個,江安景區內有34個,占64.2%。竹海素以雄、險、幽、峻、秀著名,其中天皇寺,天寶寨、仙寓洞、青龍湖、七彩飛瀑、古戰場、觀雲亭、翡翠長廊、茶花山(島)、花溪十三橋等景觀被稱為“竹海十佳”。其中江安蜀南竹海東景區內獨占“竹海十佳”中的“8.8佳”,即:天皇寺,天寶寨、仙寓洞、青龍湖、七彩飛瀑、古戰場、4/5翡翠長廊、茶花山(島)、花溪十三橋等景觀。
江安竹海  【翠門關景區】原為北宋時期修建的寨門,又稱為東大門,古名龍慶崖寨門。因該景區緊連寨門左面的山嶺,形狀宛若長龍而得名。
翠門關是蜀南竹海東大門進入竹海的唯一通道和唯一的關樓。門關內建有停車場、竹長廊、竹工藝品商店,以供遊客休閒和選購旅遊商品。仿古關樓高10米左右,凌空建有一亭,名“忘言亭”,取陶淵明詩“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之意。寨門右方岩上,有一方形巨石,上大下小,上大約4米見方,像一顆官家大印用後翻放在那裡,古稱“朝天印”。
關樓位於竹海與青山交界之處,登樓可遠望百里之外的雲貴高原。登翠門樓,放目東眺,青山綿亘,浮雲飄渺,岩下田園風光盡收眼底,西睹茫茫竹海,神奇深邃,丹岩之下,江流宛轉的丘陵田野。
【青龍湖景區】是竹海中最大的一個湖泊,水域面積為3.06平方公里。湖中小島與青山輝映,如青龍獻珠。島上毛竹蔥籠,花草芬芳,湖水碧綠,湖中水鳥結隊,游魚成群,在這裡泛舟、賞景,別有情趣。
在青龍湖旁約0.5公里,有一明代佛寺,名古佛寺,又名古佛洞,建於明代。以佛教神祇為主,兼祀儒家、道家神祇,充分反映了“三教並祀”的特點。寺內供奉的釋迦牟尼三生像(去生、今生、來生)系明代塑造,今完好無損。另有玉帝殿。寺周名勝有:蓮花石、古鏡石、箱子石、七節石、撐腰岩等。
【七彩飛瀑景區】原名水流匯瀑區,是竹海內最大的一個瀑布。大門內八卦廣場建設已竣工,是中國最大的八卦圖。
清嘉慶《江安縣誌》載:“萬嶺箐,南北飛瀑,殆擬廬山”。是竹海邊沿的一個大斜谷,奇峰異石,山水相依,谷長100餘米,岩層四疊,落差200米,谷口面對百里平川,開朗明亮,日照強烈,四條溪河匯集於此,形成一個氣勢磅礴的四疊瀑布。第一疊瀑布寬15米,高40米,落入岩穴,迴蕩溢出,聲如鐘鼓回鳴;相距50米,形成第二疊瀑布,寬5米,高15米,飛入深潭,波旋迴轉;第三疊瀑布,寬10米,高53米,高峻雄奇,水霧數丈,每當太陽透過水霧,分解成七色,絢麗多姿,故名七彩飛瀑;第四疊瀑布,寬5米,高81米,穿峽出谷,一路歡歌。
瀑布之右有大射圃(即大教場),距大射圃約2公里,有大營盤山,中營盤山,小營盤山。七彩飛瀑右,有落魂台,為一圓形大石,屹立岩邊,下臨萬仞深谷,人至此膽顫心驚,故名。
距落魂台約1.5公里,有“五馬馱銀”,有五巨石,貌似俯臥的五匹的駿馬。
蒼鷹石,亦名神鷹石,距五馬馱銀處約0.3公里,屹立於一峰岩沿,形如蒼鷹,俯瞰岩下。
茶花山,距神鷹石約0.5公里,山形橢圓,面積約30餘畝,山上約有茶樹3000餘株,一般樹桿圍大約70公分,枝繁葉茂,四季常青。竹海無處不生竹,唯有此山無一竹。
回龍寺,在七彩飛瀑上面左邊,原名回龍廟,始建於清代。民國時毀。1996年重建。
落魂台——七彩飛瀑景區系蜀南竹海四大一級景區之一,以自然景觀為主,該景區有大小景點16個。景點主要體現為山翠崖雄、清泉碧潭、飛瀑彩虹。瀑布寬10米,高81米,高峻雄奇,水霧數丈,每當陽光透過水霧數丈分解成七色,絢麗多姿,“七彩飛瀑”由此而得名。飛瀑一側維妙維肖的神龜伏踞旁邊,曰“神龜守瀑”。
【花溪十三橋景區】原名潦水河,長約5公里,距萬里場鎮1公里,以山居風光為特色的步行旅遊線。花溪兩岸翠竹林箐,農戶錯落其間,溪流蜿曲,橫架13道小橋,其中有8道為明、清兩朝所建。沿溪行,上一石徑小坡,穿入林箐,臨溪旁,有一深潭,名曰照影潭,大約3畝,潭水碧綠,澄明如鏡,人臨其上,眉發清晰。
再往前往,穿過一道一米餘寬、半米餘厚的明代石橋,進入花溪的源頭處,其狀酷似陶淵明之《桃花源記》中武陵源地。初入狹,內寬廣。寬約1.5平方公里,流水清澈見底,黑色的琴蛙、木淮和金色的竹蛙散布其間,歷歷可數。在懸岩石壁上,兩道瀑布從兩個不同的方向直瀉其下,在10米處合二為一,人稱“夫妻瀑布”。瀑下有小潭,穿入陰河,如鐘鳴古磬之聲,是為古磬石。距江安縣萬里場鎮約1公里處,有白堊紀晚期魚化石群,距今6500餘萬年。
【仙寓洞景區】與天寶寨毗鄰,亦名仙寓寺,建於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仙寓洞處於茂林岩沿之處,下臨深谷,洞長約300米,寬高20餘米,寺依岩而建,險峻異常,左望沉香岩,面對思晏江。東寺門的古對聯寫道:“天際出懸岩,石竅玲瓏,問混沌何年鑿破;雲中尋古洞,篆煙飄渺,看神仙海外飛來。”形象地描述出仙寓洞之神韻所在。仙寓洞入口處的右邊岩上,書有“迎仙台”三字。進入寺內有大佛殿、二佛殿、玉皇殿、靈官殿、龍王殿等,是個儒、釋、道教並祀的寺宇。寺內尚保留有宋、明、清時的摩岩石刻神像,造型生動,刻工精細。寺內還有“犀牛望月”、“瀑布垂廉”等景觀。禪洞在寺的半岩陡壁上,傳為明代邰道人“成仙”羽化飛升之處,寺內有靈塔。
九箍十鏈岩 在仙寓洞的岩壁上,有酷似鐵鏈形的石條紋。因傳說而名。黃傘石 在天寶寨與仙寓洞之間,有一高40餘米之巨石,石質黃色細膩,上大下小,狀如一把撐開的黃傘。因傳說而名。
【天寶寨景區】位於竹海中心的東南面,萬里鎮西行4公里,即到天寶寨。 
清鹹豐七年(1857)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10萬精銳之師從安慶入江西,轉湖南決心取四川,扼長江上游,建立根據地。鹹豐末年到同治二年(1861-1863),太平軍七進四川,石達開本人四進三出。清王朝對太平軍的入川驚恐不已,旨令四川在險要軍事要地修築堡寨,因此黃傘洞被選中建寨,於同治二年(1863)建成。因洞臨近黃傘石,得名黃傘洞,建寨後依洞名為寨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民國早期,匪盜為患,地方官紳又將寨作為抗匪防盜要寨,因寨險絕,防禦條件甚佳,取“物華天寶”之意,故又改名天寶寨。
古寨依天然石洞築構,長約2000米,高20餘米,寬10米。寨的底部、頂部、里壁均系天然磐石,為長廊形半邊洞,下臨萬仞陡岩,寨依洞成。全寨由14道寨門組成,每道寨門之間形成一洞,洞的石垣上有瞭望孔、槍眼、箭垛,寨內能容萬餘人。
【三十六計石刻】江安縣旅遊局為突出天寶寨古寨特色,增添古寨風采,投資110萬餘元,將中國古代兵法精華《三十六計》刻於寨內石壁之上,於1997年6月竣工。採用高浮雕刻技,一計一圖,刻工精細,氣勢雄偉,面積為1000平方米,是中國第一個以《三十六計》為題材的石刻藝術藝術長廊。
竹海風景
天寶寨為蜀南竹海一級景區。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是當地居民為躲避“兵匪”之亂而構築的洞寨,距今已160多年。古寨建在長1000餘米的懸崖絕壁之上,棧道曲折幽深,十三道石寨門壁壘森嚴,地形險要,是雄奇險峻的易守難攻之地。在竹海天寶石寨萬仞丹崖上雕刻的“三十六計”大型兵戰石刻,一計一圖,以高浮雕為主,採用現代與傳統表現形式相結合,石刻面積1000平方米,融自然與人文景觀於一體,綿延1公里,氣勢恢宏,獨特而壯觀,是全國最長的石雕壁畫群,更是蜀南竹海品味最高的景觀。【翡翠長廊景區】位於蜀南竹海竹林深處的一段林間公路,是蜀南竹海最具特色的標誌性景觀,全長5公里。縣境段東起江安縣萬里鎮治所,西至三合界止,長約4公里。再向長寧縣境延伸。
公路地面是由‘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當地的天然紅色砂石鋪成,象一條長長的紅色地氈,地形平展,兩旁密集的老竹新篁拱列,遮天蔽日,紅色地毯式的公路與綠色屏封的楠竹交相輝映,加之這裡的道路時起時伏,頂上兩旁的修竹爭向內傾,幾乎拱合,長廊就更加顯得幽深秀麗,車行其中,如入翡翠隧道,故曰“翡翠長廊”。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同志一九九九年四月曾在此留影。
【天皇寺景區】位於海拔1000.2米的天花板岩最高處,為竹海之巔。岩頂建有天皇寺,寺內主供天皇和天皇娘娘以及七仙女的神像,寺今已毀,僅存遺址。
登寺遠眺,方圓數十平方公里的萬里竹海盡收眼底,七十二峰,歷歷在目。寺後壁岩萬仞,雲煙飄緲,可觀雲海日出。
萬里鎮翠竹繁茂,溪流飛瀑,宜於禽獸棲息繁衍,花草生長。如琴蛙、木淮、竹蛙等,琴蛙比青蛙小,鳴聲咚咚,柔和有力,悅耳動聽,猶如彈琴。夏夜聆聽蛙鳴,別有情趣。花卉有幾十種,以茶花、杜鵑花、蘭花最多最有名。花開季節,滿山飄香,掛果時節,碩果纍纍。
江安縣竹簧工藝馳名中外,所有竹簧工藝品取竹海毛竹製造,製作的工藝品創意新穎,古樸、高雅、精緻,十分繁雜和考究,做工精美,品種繁多,雕刻、鑲嵌出的人物、花草蟲魚栩栩如生,文化內涵豐富,具有顯著的民族風格。有竹簧雕刻、竹雕刻、竹筋皮雕刻、竹鑲刻四大類,作品從書籤、扇墜、果盤、筆筒到桌、椅、幾、案、巨型壁畫,乃至室內全竹裝修、室外全竹建築等分為七大類上千個花色品種。產品遠銷美、英、法、俄及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曾先後8次在北京展出,6次到國外展出,先後獲得省級以上獎項80多個,多次榮獲國家級大獎。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在2001年舉辦的中國第三屆竹文化節上獲金獎7枚,奪得“竹雕之鄉”的美稱;200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竹刻、江安竹簧”為第一批擴展名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竹海竹筍,產於春冬兩季。春季產的稱春筍,冬季產的稱冬筍。冬筍最佳,清香脆嫩,營養豐富,制乾的冬筍小巧巧如玉蘭花瓣,故稱玉蘭片,春筍年產40多萬斤,每10公斤能制1公斤乾筍。竹蓀是竹海產名貴食品,有家生和野生兩種。1996年萬里鎮政府投資30萬元建起竹蓀菌種場,年產菌種30多萬瓶,全鎮有竹蓀種植面積200餘畝,年產2萬餘公斤。
竹海黃酒,用精選優質糯米,取竹海竹根礦泉水,採用傳統工藝釀造而成。色黃透明,醇香濃郁,柔和爽口,含18種胺基酸及多種維生素,酒精含量僅9度左右,老少皆宜,竹海黃酒廠年產1000餘噸。
竹海景色  江安縣三大精品旅遊線:
即國立劇專舊址—古城牆—濱江餐飲休閒走廊—竹都廣場—鐘秀峰名城休閒遊
夕佳山民居—江安百竹海-蜀南竹海—紅橋梅嶺山度假生態游
江北萬畝橙林-南屏山-蟠龍小山峽自然生態游
全竹宴和菌珍品
江安縣竹資源非常豐富,境內蜀南竹海和百竹海盛產各種竹類美食、菌類食品,以竹海山珍、竹海臘肉、竹海豆花、竹筒八寶飯為主的美味佳肴不僅令江安本地人大快朵頤,還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前來嘗鮮。
竹海山珍以竹筍、竹蓀、竹蓀蛋(胚胎)為主要原料,經過精心烹調,可作出200多種不同風味的美食,入眼素雅別致,入口醇香脆嫩,讓人垂涎欲滴;竹海臘肉肥而不膩,竹海豆花晶瑩綿軟,竹筒飯香味四溢。而雞絲菌、猴頭菇、茶樹菇等菌類食品因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數量稀少頗受到美食家追捧。如今,竹類美食和菌類美食已成為江安一絕,倍受中外遊客青睞。
江安竹海江安竹海
竹海景色竹海景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