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陽黃河巨龍

汝陽黃河巨龍

2006年初,在河南省汝陽縣三屯-劉店一帶數十平方公里範圍內,發現了恐龍化石點30餘處。 其中一具恐龍化石,長度有18米,光一根腳趾就有20厘米長,前肢較長,肩部高度為6米,肩寬達3米;臀部高度為5.1米,臀寬達2.8米,而頭部高度則有8米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汝陽黃河巨龍
  • 發現時間:2006年初
  • 發現地點河南省汝陽縣三屯-劉店一帶
  • 實質:恐龍化石的名稱
  • 評價亞洲最壯的恐龍
發現,意外,意義,線索,推測,計畫,相關信息,

發現

亞洲最壯的恐龍:汝陽黃河巨龍等於10頭大象。
科學家根據出土的化石,復原出了汝陽黃河巨龍,2007年8月在黃河迎賓館亮相。
高8.2米,長超過18米,一個指甲蓋長22厘米、寬10厘米。站在黃河迎賓館的梧桐樹下,不需要抬頭就能“吃”到樹葉。
這隻汝陽黃河巨龍還很魁梧。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副館長徐莉介紹,它是目前已知亞洲體腔最大、最壯的恐龍
為保護化石不被損害,復原出的這具恐龍化石是用矽橡膠、玻璃鋼、鋼材等製作並架起的。負責製作模型的工程師張玉清說,為製造這個大傢伙,矽橡膠用了1噸,玻璃鋼用了2.8噸,鋼材用了5噸左右,做好之後的模型重量在3噸左右。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董枝明說,根據化石的密度以及骨架結構推測,這條汝陽黃河巨龍活著的時候,體重應該在60噸左右。這重量相當於10頭大象。全長不過60厘米的世界最小小竊蛋龍比起汝陽黃河巨龍,小竊蛋龍簡直可以忽略不計了。

意外

60%的巨龍已被“吃”掉
因不知道什麼是恐龍,生活在這兩個恐龍化石群附近的居民把恐龍化石當藥材“龍骨”,吃了50多年。
汝陽劉店鄉沙平村王溝的老田頭已經50多歲了,他說30年前他就開始挖龍骨。
“龍骨有止血功能,是藥材,我們這裡專門有人上門收。”老田頭說,兩三年前,他還靠賣龍骨增加收入,一般1斤賣7毛錢。一年靠賣龍骨能增收七八百元。
董枝明說,2000年他到汝陽考察時,就發現了這隻黃河巨龍。“當時還基本上是完整的。可是老百姓不知道這是恐龍化石只當是新發現的龍骨富礦,幾年來拚命挖拚命賣,現在出土的是剩下的40%,60%的化石已被吃掉了。”
按照每斤7毛錢計算,這隻60噸的恐龍被吃掉了7.2萬斤,為當地居民增收不過5萬多元。而實際上,恐龍化石已完全石化,根本沒有藥效。

意義

河南恐龍震撼世界
德國古生物專家大衛·洪說,任何一具恐龍化石的發現都足以震驚全世界,河南一下子發現這么多恐龍化石,讓他感覺這真是片神奇的土地。
還有30多名外國專家一致認為,汝陽的這一恐龍化石群在研究大型蜥腳類恐龍和結節龍類的分布、遷徙、演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日本福井縣恐龍博物館副館長東洋一已經提出了請求,請求明年在日本展出汝陽黃河巨龍。

線索

亞洲第一巨龍或許也在汝陽
在挖掘汝陽黃河巨龍時,挖掘人員還意外發現了一根長約2.35米的股骨。科學家據此推斷汝陽還有更大的恐龍化石
省地質博物館負責挖掘的賈松海說,當時他們在汝陽縣劉店鄉3號化石點挖掘化石,挖著挖著,工作人員就不挖了。
“當時,那個工作人員說,挖到一個可能是樹根的化石,大約有20多米,問我要不要。”賈松海說,本來不想要,可又覺得不管是什麼都得看看,於是就決定挖出來。
沒想到,挖出的是一根碩大的股骨。“我們就順著水流方向繼續挖,沒想到不到10米,就發現了脛骨、背椎椎體和尾椎椎體。”賈松海說,他現在特別慶幸沒放棄那個“樹根”。
股骨就是大腿骨,脛骨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迎面骨,僅這兩根骨頭加起來就有3.68米高,可以想像這恐龍該有多高大。
董枝明從目前出土的這些化石推測,這是一隻未知的巨型蜥腳類恐龍,有望成為亞洲第一巨龍。

推測

秦嶺以東是恐龍家園
在恐龍生活的白堊紀,中原大地是怎樣的景象?商報記者隨國內外近40位專家在恐龍化石發掘現場考察,專家認為白堊紀秦嶺以東是恐龍家園。
董枝明認為,在白堊紀時期,秦嶺以東、伏牛山拐角是一個溫暖濕潤、植被豐富的盆地,沒有分明的四季,只有旱季、雨季的區分。有一條巨大的水系,維繫著恐龍蜥蜴等爬行動物的生命。
雨季的時候,豐富的資源讓食量巨大的恐龍“豐衣足食”,食草的有吃不盡的植被,食肉的有著豐富的昆蟲可以充飢。但隨後旱季到了,樹木乾枯、河流乾涸,身形巨大的恐龍終因消耗太大,沒等到雨季就倒下了。
雨季來了,爆發的山洪卷著泥沙將屍體掩蓋。大量的屍體順著水流的方向沉澱於盆地的底部。在被泥沙封閉的無氧環境中,屍體慢慢石化,變成了化石。
欒川、汝陽所處的正是秦嶺以東、伏牛山拐角。接連發現的恐龍化石證明了董枝明的推測。
“發掘過程中,一旦找到一個化石,我們總是順著水流的方向繼續尋找,往往會有發現。”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副館長徐莉講。

計畫

將來也許能複製恐龍
董枝明教授認為,將來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也許能複製恐龍
董枝明說,現在日本、俄羅斯的專家在西伯利亞尋找猛獁象的遺傳物質,希望能克隆猛獁象。也許有一天找到了有活性的恐龍遺傳物質,就複製出恐龍。
當地居民最大的心愿是建一座恐龍原址博物館。
老田頭說自從知道賣的龍骨是恐龍化石後,他們再也捨不得賣了,因為恐龍是旅遊資源。
但董枝明說,建立恐龍原址博物館需滿足三方面要求:第一,豐富的恐龍化石資源;第二,便利的交通;第三,清晰的研究成果展示。目前汝陽、欒川的恐龍化石研究才剛剛起步,現在建立博物館時機還不成熟。

相關信息

“恐龍”的由來
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是一名英國鄉村醫師。
公元1822年,他發現了一些嵌在岩石里的巨大牙齒和骨骼,經研究,認為應屬於某種龐大的爬行動物所有,並將其命名為禽龍。
不久,英國又發現兩種巨大爬行動物的骨骼,分別被命名為斑龍和森林龍。
公元1842年,科學家理察·歐文正式命名,名稱原意為恐怖的蜥蜴,我國將其翻譯為恐龍。從此,恐龍的研究熱潮便席捲全世界。
恐龍是最引人注目的中生代爬行動物,根據結構分為蜥臀目和鳥臀目。
全球各國發現的恐龍化石標本約2200個,通過科學分類歸併,大概有500個屬、1000種以上。據董枝明最新統計,中國已命名的有129屬、164種,並且門類齊全,在世界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