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諾依古城

汗諾依古城遺址在喀什市東北28公里處的伯什克然木鄉境內,北倚古瑪塔格山,南對喀什噶爾綠洲,恰克瑪克古河道繞遺址而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汗諾依古城遺址
  • 北倚:古瑪塔格山
  • 南對喀什噶爾綠洲
  • 盛產:盛產各種優質水果
概況,出土文物,

概況

“伯什克然木”是維吾爾語“富裕天堂”的意思,這裡從古至今一直以盛產各種優質水果著稱,被譽為喀什噶爾的“水果之鄉”。自公元5世紀之後,伯什克然木一帶就被指定為以疏勒———喀什噶爾為中心的歷代地方政權王族或官府的專用大型果園,當地的繁榮富庶由此可見。更為重要的是,汗諾依一帶是目前所知喀什市附近起源較早、發展歷史較長的一處古文化遺址,其文化層上起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4000年),下至清朝中期,唐、宋時代(公元7至13世紀)是這座古城的鼎盛階段。1957年4月,該遺址被定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整個遺址東西長10公里,南北寬6公里,總面積在6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有城垣、殘堡、房舍、手工作坊、宗教活動場所以及田疇、溝洫等歷代遺蹟。遺址內遍布各類陶器殘片,多為紅陶,間有灰陶與黑陶,年代較晚的還上了釉。出土的陶器主要是煮食或盛物的器皿,最大高80厘米,為兩口陶缸,其中之一出土時內中還有半缸高粱面,另外一口內貯120多公斤古錢。其他還出土過一些銅、鐵器以及玻璃、玉器、波斯和阿拉伯的金銀幣、金印和珠寶,甚至有古建築上具有中亞風格的人像雕塑。可以印證遺址文化上限的是兩件紅陶紡輪,其一狀若小餅,較大,直徑5.7厘米,高1.1厘米,另一較小而高,形似小桃。兩件中間均有小孔,為安裝紡錘之處。據考證,這是新石器時代人類剛剛發明紡織時的紡紗工具,同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紡輪形制酷似。表明其遺址文化下限的是一些出土的清代錢幣。
汗諾依古城
整個遺址東西長10公里,南北寬6公里。其中有城垣、殘堡、房舍、手工作坊、宗教活動場所以及田疇、溝洫等遺蹟。中部有一座方形小城,占地9000平方米,城垣殘高5.6米,土築城牆厚達7米。城西北隅有一軍事堡壘;東北城垛至今明顯可見,東南與西北方向各開5米寬城門一道。這座小方城應是最高統治者的居所,其四周是古都城的工商居民區。經發掘,此小城地下又有一座古城遺址,可能歷史上在同一地方曾先後築過兩座古城。
“汗諾依”即維吾爾語“皇宮”之意,說明這裡在古代確是當地政權的首府。據我國考古學家黃文弼實地考證,認為汗諾依古城就是唐朝疏勒國都“伽師城”,也是疏勒鎮及疏勒都督府治所。喀拉汗王朝初期王都也設於此,後來改作夏季行宮。喀拉汗王朝末期至14世紀初期,汗諾依遺址以西的恰克瑪克河水源斷絕,又因戰亂頻繁,古城漸趨沒落,清中期遂最終荒廢。

出土文物

遺址內遍布各類陶器及殘片,最大者高80厘米,為兩口陶缸;其中之一出土時內中還留有半缸高粱面,另一口內有120公斤古錢,其他還出土過一些銅器、鐵器、玉器、金幣、金印和珠寶飾品。可以印證遺址文化上限的是兩件紅陶紡輪:其一狀若小餅,較大,直徑5.2厘米,高1.1厘米;另一較小而高,形似小桃。兩件中心均有小孔,為安裝紡錘之處,據考證這是新石器時代人類剛剛發明紡織時的紡紗工具,同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紡輪酷似。表明其文化下限的是一些出土的清朝錢幣。出土的歷代貨幣大部分是圓形、無孔、厚重,打壓製成;鑄有明確年代的有唐開元、北宋景祜以及古阿拉伯銘文的當地貨幣。其中一枚古錢圓形方孔,銅鑄,大小、重量、外形與中原古錢的完全相同,唯兩面鑄文是阿拉伯文的維吾爾語銘文,這正是千百年來各族兄弟文化交流融合的直接表現。
在汗諾依古城遺址中出土最多的是歷代貨幣,除了在附近居民處徵集到不少外,曾於60年代初一次出土過43公斤、約1萬枚各類古錢,其中大部分為圓形、無孔且厚重,是用打壓方法沖制而成的。打壓沖制是西方貨幣系統最顯著特徵,而中國貨幣則是採用模具鑄造法澆鑄而成的外圓內方孔錢幣。這些貨幣中有從中、西亞直接傳入的,也有從喀喇汗王朝建立之後模仿中西亞貨幣形式製造的。鑄有明確年代的有唐開元、北宋景祐以及古阿拉伯銘文的當地貨幣,其中一枚古錢圓形方孔,以銅製成,大小、重量、外形與中原鑄幣完全相同,唯兩面鑄文是阿拉伯文的回鶻語銘。使用阿拉伯文的回鶻語銘,顯然是喀喇汗王朝建立之後的事情,仍採用圓形方孔的中原鑄幣形式,恰好證明了雖然伊斯蘭教已經傳入,喀喇汗王朝依舊沿襲疏勒國傳統使用中原形制的鑄幣。作為該王朝貨幣由中原鑄幣系統向西方打壓系統的一種過渡形式,這枚古幣的價值之高是不言而喻的。由此也可推斷這枚古幣應當鑄造於玉素甫·卡德爾汗執政之前,即公元900至1000年的百年之內。同時,這也正是千百年來漢、維兩個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直接表現,出土文物中還有一件古代內地漢族官員所穿的“朝靴”也能表明這一點。其次還出土過一批火侯高、色清白以及製作精良、擊之錚錚有聲的瓷器殘片,顯然也是來自內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