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糕粿小吃

汕尾糕粿小吃

糕粿是海陸豐小吃的一大特色。粿料用米粉麵粉、薯粉等,有鹹甜兩味,可分為歲時節日粿和平時粿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汕尾糕粿小吃
  • 種類:歲時節日粿和平時粿點
  • 類型:海陸豐小吃
  • 原料:米粉、麵粉、薯粉
  • 味道:甜鹹兩種
歲時節日粿,平時粿點,炒糕粿,水粿,

歲時節日粿

春節蒸甜粿(年糕)、發粿、松粿; 正月三十日做九舌仔(又名雙頭尖或油漏仔), 稱“炒螞蟻腳”;清明節做薄餅,蒸發包仔;四月初八做粉條;端午節蒸糯米棕、角棕、涼粉棕;七月半、八月半蒸重糕粿(有鹹、甜兩種) ;冬節做冬節蛤(糯米粉做皮,豆芽、葛薯、豬肉、香腸、蝦米、魷魚絲、左口魚粉末等為餡,捏成半圓形,倒入鍋中用豬骨湯煮熟,再放茼荷葉、芫荽、胡椒粉末即食),做冬節湯圓(用姜、紅糖煮之);臘月廿四和除夕做菜包粿。

平時粿點

鼎客仔(甜)、鼎摔粿、鼎回螺(水瓜粿)、鼎鍋溜、大粒丸亦稱“大粒參”(有甜餡的糯粉湯圓,內包花生仁、糖冬瓜、肥肉、白糖等,鹹餡同冬節蛤)、尖米丸(鹹)、薯粑、銅盤推(豬腸粉)、銅盤卷、餃子、面厚、扎頭糕(碗仔粿)、餛飩(扁實)、白雪粿、印桃粿(鹹、甜)、鼠麴龜(用野生香草同米粉做成)、薯粉餃、薯粉圓、番薯粉線兜(炒薯粉條)等。常見的小吃還有:菜脯(醃蘿蔔)丸、菜頭(生蘿蔔)丸、炸菜頭粿、油麻糊、豆花、豆漿、地豆羹、芋茸羹、白果羹、三豆湯、甜酒糟、蛤春丸、狗毛糕、草糕、甜糯米糜(加大風艾草、赤豆同煮為“大風草粥”)、牛腩粉、魚糜、蝦糜、蟹糜、肉糜、煮豬紅 (血)、花生方(地豆米班)、炒米方、麻成等等。
汕尾糕粿小吃

炒糕粿

糕粿是用優質白米漿逐層加工蒸熟,製作時先將糕粿切成均勻小塊,加入魚露,紅甜豉油調勻,以小火略炒至糕粿面色赤紅入味,然後下平底鍋(煎盤)用豬油以文武火候將糕粿面色煎赤,加入白糖炒勻,再和入鮮蝦、豬肝、瘦肉、鮮蚝等多種配料,淋上蛋液煎炒,加入沙茶辣椒醬、味素魚露、雪粉水,上湯炒勻。新興街炒糕粿很注重火候,使糕粿達到外酥內嫩,鮮香微甜,色澤金黃鮮艷,香味飄溢,口感鹹、甜、香、辣兼備。
汕尾糕粿小吃

水粿

所謂的“水粿”,其實就是一種碗狀的由米漿蒸熟的潮汕特色小吃之一,上面會放上菜脯粒,然後淋上一層或多層甜醬,鹹香四溢,甜香適口,口感豐富~
製作過程:
首先,先準備好一些需要用到的工具,比如:蒸爐、茶壺、還有一個個小茶杯。然後把米研磨成米漿,直到米漿變得細膩後將它們倒入茶壺中,再倒滿每一個小茶杯。接著就可以把它們一起放入蒸爐中蒸熟了。在蒸爐中會因為高溫,而讓米漿成粿後中間凹陷下去,所以就形成了碗狀形的水粿。最後就是煮要拌入水粿中的糖漿了。為了省時,糖漿可以在蒸水粿前煮好。一般在熬煮糖漿時,會加入一些薯粉,這是為了讓糖漿變得粘稠起來。
汕尾糕粿小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