汆子

汆子

氽子(cuān zi) 這是北方人家裡常用的一種燒水工具,傳統有錢人家是用紅銅皮敲制,一般人家用白鐵皮製成,圓柱形,中空,有底,有的人家用蓋子,有的不用,上端有把。每把氽子的容量約四磅,大小各家不同。氽子的造型與汾陽民居中的灶台有直接關係,它的形式是由灶台的結構決定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氽子
  • 外文名:cuān zi
  • 簡介:一種燒水工具
  • 材料:白鐵皮
燒水工具,漢語詞組,

燒水工具

其用途大約有二:一是燒水,二是壓火。最大的特殊性在於,汾陽人一般不用鍋熬水,熬鍋水有味,沏茶不宜,均以氽子作為平時燒水用具。氽子燒水泡茶好喝,所以它幾乎是家家必備的。例如說:氽一氽子水吧,潑上棵兒茶喝。(燒一氽子水吧,泡點茶喝。)這裡“氽”也可以用作動詞,意為把水倒入氽子裡燒開。汾人還常把婦女在家做家務稱為“氽茶打飯”。
奇怪的是,這種用具在周圍縣市卻沒有,筆者考察了周圍的文水,交城,孝義都沒有使用過這種燒水用具,但據考察在山西的其他地方有使用此物,比如呂梁的臨縣,還有的地方叫法不同,在洪桐叫做“氽壺”。在各種字典辭書中也可以查到“氽子”這個詞。我們看到《新華詞典》里這樣解釋:氽:①一種做湯菜的方法,先把原料配好,在旺火上待水燒開,放入原料,水再開,加進調料即成。②氽子,燒水的一種器具。③用氽子燒水。例:氽了一氽子水。《漢語大字典》是這樣解釋:氽:①一種烹調方法。②方言.燒水用的薄鐵筒,通稱氽子。如:用氽子放到旺火中很快把水燒開。
既然各種字典辭書中有關於“氽子”的解釋,那么說明這種燒水用具並非只有汾陽人使用,可是,為什麼在汾陽周圍縣市沒有呢?若要考察氽子的來歷,可能就超越了本文要闡述的範疇,我們從字典中簡單的找兩個例子大概就可以推出其來源。我們在《現代漢語大詞典》中找到這樣的例子:氽子:燒水用的薄鐵筒,形狀細長,可插入爐子的火口裡,使水開得快。老舍《龍鬚溝》:“(二春)將壺中水倒入氽子裡。”《漢語大詞典》中還有一例:氽子:浩然《艷陽天》第七章:“屋裡的爸爸在被窩裡發話了:‘鍋里的水不是等著熬粥嗎?等等氽子裡的水熱了再使不行嗎?’”
由上兩例可見,我們從反映北京人民生活的作品中可以找到氽子的影子,也就是說這種東西也是老北京人常使用的,從前面的敘述中可以看出,汾陽人與北京城的淵源歷史悠長,“氽子”很可能正是當年隨著在外經商的汾陽先祖不遠千里來到汾陽的,也可能是明朝的顯貴帶進汾陽。現在的人們早已不知小小氽子曾帶給汾人在飲茶方面貴族一般的享受,這種享受是由富裕商家或達官顯貴漸而傳至尋常百姓人家,最終使得氽子在汾陽生根落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進而飲茶也成為從上至下各階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習慣。筆者至今仍可回憶起兒時家裡的老人們守著暖暖的炕火,捏一撮磚茶、末兒茶,或者圪枝兒茶放在小小茶壺裡,等著氽子裡咕嘟咕嘟的水開了以後,馬上沏一壺香氣四溢的熱茶。可以想像一個人勞作一天以後,捧一把茶壺,一杯一杯地抿茶,那種物質和精神的享受是無法替代的。
作為傳統,在汾陽,即使在建築工地、在耕作田間,茶杯幾乎是人人必備的。更不必說家裡來了客人,那是要用氽子滾水,拿上等好茶葉,細瓷小盅雙手敬致的。這一點,汾陽茶商可能最為清楚。當然,現在汾陽城裡人已經很少使用氽子燒水,但在農村這種燒水用具依然可見。每每談起氽子,城裡人也馬上會陷入對它的懷戀,因為那裡有解不開的飲茶情結,更有傳統飲茶文化在汾陽人中間根深蒂固的影響。

漢語詞組

《漢語大字典》是這樣解釋:氽:①一種烹調方法。②方言.燒水用的薄鐵筒,通稱氽子。如:用氽子放到旺火中很快把水燒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