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心路印記

求索心路印記

《求索心路印記》內容簡介:十年間,城陽區實現了由溫飽向小康的轉變、農村向城市的轉變、農民向市民的轉變、農村勞動力以第一產業為主向二三產業為主的轉變,人民民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普遍擁有了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實現了安居樂業。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中央的英明政策,得益於各級黨委的堅強領導,更得益於廣大人民民眾的大力支持和同仁們的共同奮鬥。

基本介紹

  • 書名:求索心路印記
  • 出版社:紅旗出版社
  • 頁數:361頁
  • 開本:16
  • 作者:李學海
  • 出版日期:2008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5116337, 750511633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求索心路印記》:把有限的生命奉獻於深愛的土地和人民,奉獻於對事業永不懈怠的追求,生命之光就會因此而化作永恆。

作者簡介

李學海,男,漢族,山東省青島市人,長江商學院EMBA,現任中共青島市市南區委書記。1975年7月參加工作,先後擔任鎮長、鎮黨委書記、縣教育局長、縣(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市(區)委副書記、區長、區委書記等職務。
作者長期在縣、市、區工作,擔任市、區主要領導十多年,先後在各類報刊媒體發表文章200餘篇。主要著作有20萬宇的《求索筆記》(青島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23萬字的《加快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城陽經驗及其啟示》(中國研究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和32萬宇的《求索實踐感言》(紅旗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圖書目錄

“和而不同”才是真和諧
行勝於言
思維“短路”貽誤工作
握好劍更要舞好劍
管理細節不容忽視
天道酬勤
仁道酬愛
法道酬志
順勢造勢借勢
親商愛商安商扶商
一次破格的承諾
商氣的集聚服務業的崛起
用“大師”手筆建設城市
一片綠色一城陽光
“風險”決策的成功
年輕的故鄉綠色的家園
綠葉對根的思念
青山綠水惠澤子孫
讓生命之樹常青
第一要務中的要務
加法與乘法
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撐起農民的“頂樑柱”
農村改革的創舉
老有所養不再是夢想
文化是支撐社會發展的靈魂
轉變作風須以民為先
解讀城陽全面小康
現代化特色城區展望
一代廉吏于成龍的啟示
孝心果引領和諧風氣
短短的山路富民的情懷
小事情連著大民生
“免費午餐”促機關作風轉變
“百姓情結”永固
談幸福指數
現代女性的完美
青年人的時代追求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公務員要珍惜崗位
公務員要牢記職責
公務員要維護和諧
魄力魅力威力
為人師者必先正其身
文明要從餐桌開始
“出國熱”的冷思考
給孩子一個廣闊空間
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失
談“關係社會”的關係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
加強道德建設促進社會和諧
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啟示
實線虛線暗線
音樂是悅心的良藥
氣質用金錢買不到
芙瑞蘧——痛到極處的人生高度
用語言傳遞文明
寵辱不驚得失坦然
螞蟻團隊的力量
小鯰魚發揮大效應
為官當懷感恩之心
欲速不達欲求不能欲幹不成
技巧與耐力的結合
惟仁者壽
用軟辦法解決硬問題
對症下藥的思考
激情需要常點撥
有感於曾國藩的克己修身之道
領導者的成功秘訣
創新需要銳氣
跨過事業“更年期”
分別的真心話
惜別的真情
一位市民贈予我的
走進青島核心區的見面話
打造青島橋頭堡
教育發展重在思維創新
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
打造城區新環境
寄語青年幹部
做創新創業創優人才
關於軟實力的思考
建設創新廉潔精幹高效和諧機關

序言

2008年3月,我闊別了工作十年多的江北對外開放第一區城陽,走進了青島市的核心區——市南區,實現了工作和人生角色新的轉變。1997年12月8日,我來到城陽區。那時的城陽剛剛建區不到三年,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傳統的中國北方村莊的景象,泥濘的土路、低矮的草瓦房、廣袤的原野,全區生產總值44.9億元、財稅總收入2.8億元、出口總額6.8億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91元。在這樣一個基礎上,我和我的同事們開始了艱苦創業,與城陽的廣大人民民眾一起同甘共苦。我的覺悟並沒有多高,在這片土地上工作的3780多個日日夜夜裡,我只是時刻牢記一件事,組織把我安排在這個崗位上,就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無愧於人民。經過這些年的不懈努力,2007年城陽區完成生產總值480.06億元、財稅總收入43.2億元、出口總額46.16億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842元,分別比十年前增長10倍、15倍、6倍和2倍。城陽區先後榮獲了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區、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綠色小康縣、全省外經貿先進區等60多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十年間,城陽區實現了由溫飽向小康的轉變、農村向城市的轉變、農民向市民的轉變、農村勞動力以第一產業為主向二三產業為主的轉變,人民民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普遍擁有了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實現了安居樂業。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中央的英明政策,得益於各級黨委的堅強領導,更得益於廣大人民民眾的大力支持和同仁們的共同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