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隆沙

永隆沙

永隆沙,位於中國長江入海口處的沖積沙島,20世紀30年代形成,位於31°46′30″N 121°27′00″E。面積18.13平方公里。20世紀60年代因漲淤已經成為崇明島的一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隆沙
  • 位置:中國長江入海口處的沖積沙島
  • 形成時間:20世紀30年代
  • 面積:約16平方公里
概況,滄海桑田,

概況

永隆沙在崇明縣西北,城橋鎮東北約16公里處,瀕臨長江北支水道,原來為長江沙洲,20世紀30年代淤漲出水面,60年代與崇明島相連,面積約16平方公里,有公路接北沿公路,渡輪通江蘇省啟東市三和港、海門市靈甸港。島上江蘇省建有農場。

滄海桑田

半個世紀,永隆沙滄海到桑田
人們愛稱“長三角”是以上海為龍頭的一條巨龍,崇明島是龍舌,而位於崇明島北沿的永隆沙則是龍舌上含著的一顆明珠。
早在半個世紀前,靠近長江口的一塊梭子形的沙背漸漸浮出了水面,由於沙背上全是鐵板沙泥,不僅不長一毛,而且溜光滴滑,一腳踩上去,連印痕也不留,人們便稱其為“石頭沙”。後來,有人以她位於啟東縣永隆鎮對南,便取名“永隆沙”,這個名字得到大家認同,於是“永隆沙”便成了這個沙背的正式稱呼。這塊沙背東塌西漲,不斷西移,至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便移到了現在的位置,即西至靈甸鎮對南,東至啟東縣三和港對南,沙背上的鐵板沙泥也漸漸被黃土覆蓋,人踩上去能陷下半身,不能自拔。
1966年起,海門縣財政局蘆盪辦事處派出員工到永隆沙上“種青”。所謂“種青”,就是在沙背上種植蘆葦,以固定並改良土壤。這是一項極其艱苦而又充滿詩意的勞動。每逢潮平之時,用小船滿載蘆根開到沙灘,待潮水退到僅能在港梢里行船時,船邊行邊拋下蘆根,待到沙灘露出水面時,人便精赤條條下到沙灘,一邊匍匐前行,一邊將身旁的蘆根插進淤泥。漲潮前人必須返回船上,這時整個兒已是一個泥人了。權且穿上衣服,回家後跳到河裡洗吧。如此辛苦的勞作,換來的是沙背上生長起鬱鬱蔥蔥的蘆葦,並迅速蔓延開來,整個沙背便披上了茂密的綠裝,一片生機。至1968年,永隆沙已成了茂盛的蘆葦盪,泥土也趨於結實。
這時,海門、啟東兩縣都決定圍墾永隆沙,申報到南通專署,由專署有關領導出面調停,確定以啟海交界處的兩通港向南的延伸線為界,東邊歸啟東縣,西邊歸海門縣。1969年冬,縣裡調遣3千多民工開赴永隆沙築堤圍墾。1970年3月,即以首期圍墾的近3千畝土地在蘆草棚里成立“國營海門縣永隆沙良種繁育場”,為縣屬事業單位。由王浩、包場、東興、廠洪、常樂等公社拆遷來的200多戶農戶成為永隆沙的第一批居民——永隆沙農場職工。
1975年,縣裡組織悅來、四甲、三廠三個區十幾個公社的數千名民工,以區為單位,分別對永隆沙的南沿、北沿以及永隆沙西端與永隆沙僅相距幾十米的海永沙實施二期圍墾。先在永隆沙和海永沙之間打壩連線,不到一年,兩沙之間即漲滿,連成一體。與此同時,南沿也迅速漲灘,與上海市長征農場連成一體,僅以開掘的一條匡河為界。至此,永隆沙已成為崇明島北沿的一部分了。
1976年,四甲片七個公社拆遷戶到海永沙定居,組建永西村(後因“海坍”,原新建公社拆遷戶搬至農場範圍內,原王浩公社拆遷戶全部退回老家);悅來片六個公社拆遷戶在永隆沙北沿定居,組建永北村。是後,臨江公社拆遷戶又分出一半搬到永隆沙西南沿,組建向華村;三廠片的湯家、廠洪、常樂三個公社拆遷戶在永隆沙南沿定居,組建沙南村。從此,永隆沙海門部分形成了“小國營(農場)拖大集體(四個行政村)”的格局。
1993年3月,永隆沙建立了基層行政機構——海永鄉人民政府,與農場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下轄四個行政村(2001年合併為兩個)。
30多年來,第一代拓荒者以不怕困難、艱苦奮鬥的精神,硬是把永隆沙這塊蘆葦盪改造成肥沃的良田。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他們又憑藉過人的智慧,將制種玉米的畝產量從百幾十斤提高到七八百斤,還創研了西瓜棉花種植茬口,大大提高了單位面積土地經濟效益。第二代拓荒者購買了拖拉機、農用卡車經商販運,或者乾脆攜家帶眷去西部地區經商,努力把生活水準推向小康。
滄海桑田的變遷滄海桑田的變遷
隨著南隧北橋工程緊鑼密鼓籌劃開工,海永鄉這塊幾近自然狀態的淨土成了國內外眾多大投資商青睞的寶地,可以預見,海永這顆龍舌上的明珠,將會煥發出璀璨的光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