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本水經注

永樂大典本水經注

《永樂大典》是明初所修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類書,具有輯佚和校勘的巨大價值。《水經注》也被全文選入其中。但後來散失混亂,這《水經注》大典本15卷8冊早已經不在一個藏書樓中。

近代中國出版界元老張元濟先生有心,工夫不負有心人,他不單找到分落兩處的大典本,並且全文影印出版。時間應該在1935年前後,他自己寫的跋文中說,大典本《水經注》“分裝八冊,全書俱存,一無欠闕。前八卷今存於涵芬樓,後七卷為高陽李氏所得。余嘗通假,並印入《續古逸叢書》”。

基本介紹

  • 作者:桑欽 撰 酈道元 注 田奕等 整理
  •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 譯者:酈道元 註解
  • 出版時間:2009-2
  • 頁數:531
  • 定價:59.00元
  • ISBN:9787807596219
內容介紹,永樂大典本的被忽視,

內容介紹

本書前言云:“《四庫全書》所收三千四百種圖書,其中五百多種是從《永樂大典》中輯出或存目的,在紀曉嵐所著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它們被統稱作“水樂大典本”。
一九八二年,錢鐘書先生指導樂貴明先生編輯出版《四庫輯本別集拾遺》,對《四庫全書》所輯“水樂大典本”百六十四種“別集”進行全面“清查”。依據已經編妥的《永樂大典索引》,抽出六千四百九十五條《永樂大典》原文,與四庫輯本條目逐一查核,竟有一千八百六十四條被四庫館臣有意無意漏輯。就是說《四庫全書》裏價值最高的“水樂大典本”,條目漏輯率高達百分之二十八。這是一個讓人吃驚的數字。這個事實,科學地證明了兩點:第一,《四庫全書》中的“永樂大典本”並不可靠,第二《永樂大典》不容辨駁的可信性。對《四庫全書》,《四庫輯本別集序》中有一段準確的評論,值得溫習:“由於狹隘的民族偏見,褊窄的正統觀點,封建思想的嚴重束縛和‘官樣文章’的草率敷衍,使這項艱巨的工作有很大的缺點。”
現在,皇皇《水樂大典》原本不知所蹤:尚可利用的明嘉靖末鈔本《永樂大典》,內竊外盜,屢屢得手,至今能夠看到的僅存百分之四而已。應該慶幸,三十萬字的《水經注》被完整地保存在這些殘本裏。
永樂大典本水經注

永樂大典本的被忽視

自從一千七八百年前桑欽撰寫《水經》,被北魏酈道元加上“注”成為《水經注》以來,由於他們所考據的中華民族當時地域河流人文歷史相當詳實,共311566字,被歷來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者奉為瑰寶,也成為經常被今天中國旅遊文化經常被引以為據的源頭。按酈道元本意,他是“考校諸書,以具聞見,今略輯綜川流注沿之緒,雖今古異容,本其流俗,粗陳所由”(《永樂大典本水經注》P461)。這樣一種嚴肅的學風與成績,如果我們民族有他這樣向前看的傳統,能夠沿著他所開拓的思路與實際調查的作風,過一段時間就出一部《新水經》,何愁對於自己民族的歷史地理模模糊糊!
但最可惜的還不是我們至今沒有一部《新水經注》,而是荒唐地連這本並沒有丟失的原《水經注》,也被二百年來的考據家們搞得面目全非了。宋朝殘本不去說了,明朝最權威最龐大的《永樂大典》類書中,在卷11127至卷11141全文收錄了《水經注》。全部是手抄,開首寫明桑欽撰,酈道元注,每卷後有重錄總校官名、分校官名、書寫者名、圈點者名。《水經》本文用大號字書寫,《注》用小號字書寫。但手抄書就會留下手抄的毛病,例如錯簡、錯字、漏字、難認字等。只要後人校讎得當,是容易糾正的。只是後來《永樂大典》歷經改朝換代,社會動亂,被連偷帶賣和毀,現在存世的僅有八百多卷(在大陸僅存百餘卷)。幸運的是《水經注》全在其中,但可惜的是被篡改了。
最大的篡改者是18世紀後期奉清朝皇帝命令修纂《四庫全書》的紀曉嵐,以及他的部下戴東原等。紀先生宣布“明以來絕無善本”,但他又以自稱找到的明朝末年朱謀(土韋)的《水經注》做底本,然後用“永樂大典所引各案水名逐條參校”(《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卷69史部地理類二,中華書局,1965年6月,P610)。此後至今二百年間,一直沒有人見到有朱本出現,紀的話成為缺乏歷史根據的空頭支票。那么,紀先生所說《水經注》引用的《永樂大典》本,他自己真正見過和利用過嗎?根據他在書中大量修改的內容來看,我們完全有理由懷疑他並沒有利用,也許他根本就沒有見到過。他如此說法,只能從非學術角度去解釋了。至於具體進行《水經注》校對的戴先生,更顯然沒有見過大典本,他根本就不是用大典本做校對的底本。他們施展一連串傳統的“想當然”的本領,只要能滿足他們的自圓其說,《水經》本文與注之間可以隨便換位,可以隨意增添內容,可以隨意刪減內容。這些措施,還是在一套已經純熟的引經據典的手法下進行的。但由於其代表皇帝的權威性,在不容質疑的前提下,這部亂編出來的《水經注》四庫全書本,居然在中國文化史中風光百餘年,至今似乎依然。
作為一部實證性很強的《水經》與《水經注》,面對這個版本,有沒有中國學人試圖從中國大地上實地考察其準確性呢?筆者所知有限,恐怕是沒有。傳統中國文人沒有行為實證一說已經很久了。他們剩下來的只是從文字到文字的“考察”、“訓詁”。殊不知,紀先生他們所玩的文字把戲已經登峰造極,以訓詁對“訓詁”,從訓詁來,到訓詁去,不管贊成派或懷疑派,結果是誰也沒有鑽出來。
懷疑的學者聲音也時有,但直到20世紀初期,楊守敬先生做完《水經註疏》,也沒有搞清楚其底本問題。非得到經過五四新文化運動科學洗禮後的新學者出現,才總算有了眉目。頗愛真理的王國維先生,在1922年從歸安蔣氏傳書堂假得大典本《水經注》半部,拿來與四庫本對校,然後發表文章,直接批評戴東原“不獨原誣大典本”,“且有私改大典假託底本之跡”,“竊書之案,幾成定讞”。(王國維:《觀堂集林》卷12)這是一種真正學者的態度與原則,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王先生取得發言權,並且據學者的良知而直言。
既然提出底本問題,關鍵就看能否找到大典本了。《永樂大典》散失混亂,這《水經注》大典本15卷8冊早已經不在一個藏書樓中。(紀先生動用國家的力量也沒有找到)偏偏近代中國出版界元老張元濟先生有心,按照當時中國新史學原則:“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工夫不負有心人,他不單找到分落兩處的大典本,並且全文影印出版。時間應該在1935年前後,他自己寫的跋文中說,大典本《水經注》“分裝八冊,全書俱存,一無欠闕。前八卷今存於涵芬樓,後七卷為高陽李氏所得。余嘗通假,並印入《續古逸叢書》”。“今見是本,祗有經注字分大小,並無所謂‘注中之注’。館臣親睹是書,且定為出自宋槧善本,自可直捷指明,據此以正趙(一清)之訛,何必隱約其詞,使後之人紛紜聚訟,讀者亦莫之適從,殊不可解。”“今何幸異書特出,百數十年之癥結渙然冰釋。是書之幸也。亦讀者之幸也。”(《張元濟古籍書目序跋彙編》,商務印書館,P521)張前輩給後人做出一個實際的榜樣,但是依然沒有壓住相關的辯論。這也許恰是中國文化的又一個特色,就是“真理並不一定越辯越明”,而是糾纏在人際衝突中。如胡適先生就是另外一種代表。他一生鐘愛《水經注》,但卻一直為戴東原做免費的辯護士,一直到他的晚年。1952年在台灣大學演講時,他才部分確定說:《永樂大典》中的《水經注》,“戴東原也沒有看到。”
即使到了今天,1999年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楊守敬著《水經註疏》,還是重申抱殘守缺的重要性,也才引發田奕女史等人在2005年開始探求此問題,其動因還是錢锺書先生早些年的指示。她們在基本全部瀏覽相關史書之後,選擇底本問題為突破口。她們無疑是在繼承王國維、張元濟等大師們的事業,但是如何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呢?必須說明的是,她們與前輩不同之處,除了創新精神,還在於她們擁有了自己創建的掃葉公司的古
戴震戴震
典數字文獻館。人依靠電腦,電腦又聽從有智慧的人的指揮,她們很輕鬆地將大典本和目前通行本(1999年江蘇新印本)在電腦中字字對應比較,於是清晰準確到每一個字、每一個字的筆畫的結果就擺在面前,結論絲毫不用添油加醋,最終也就有了《永樂大典本水經注》的出版。
顯然,21世紀的中國年輕人,已經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與有訓詁學訓練的頭腦,把二百年來的《水經注》原本之爭,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面上了。原則還是老話一句:拿證據來。
田奕等人校讎的部分結果,先用一個表格說明(見表一):

真是觸目驚心!僅說《水經》本文被通行本認刻到《水經注》中的就有513條,5775個字,幾乎占《水經》原文的一半。如果我們把通行本不符合大典底本的差錯全部加到一起,就是有772條,8806字,也是驚人的數目。要知道,古人惜字如金,改一個字,就很可能將其內容改得天差地遠。現在通行本改動近9千字,這書還能讓人信服嗎?

永樂大典本水經注
再換一個電腦統計出來的一卷書中情況(見表二):

這兩個統計,相輔相成,說明一個事實,就是現代古籍的重印工作,如果底本選擇有不當,還是會重複古人早已經犯過的錯誤。而解決的關鍵,除了有知識的頭腦,還要有經得起驗證的電腦數字文獻館。

永樂大典本水經注
通行本《水經注》內容差錯的緣由有三方面:
⑴把經文改到注中,把注改到經文中,增多內容,脫減內容,全是校讎者與領導者的主觀判斷。古代官修類書,其編纂體例帶有皇權色彩,也由於旱澇保收的大鍋飯制度,導致質量參差不齊,在清代更有文字獄的慘烈背景,令校讎者為難多多。他們只對皇帝負責,拿到政績就行。他們不需要對讀者、對歷史負責。至於脫離封建社會的後人編校者就不同了,他們有責任。
⑵通行本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對經文和注文增補190處,計1716字。增補主要在注文,不說明增補原因,更沒有說明論證。增補的主要方法是抄引經典。這些增補內容,在大典底本中是沒有的。那么,他們有什麼權力?有什麼根據在原書上自行增補?這也是訓詁學的一個原則問題。他們自己要寫一部新《水經注》,誰也不反對,但要把他們自己的東西說成是桑欽撰的、酈道元注的,可就違背了歷史原則,越俎代庖了。
⑶古歷史地理通過文字描述,這已經與實際地貌變遷難以相符了。更讓讀者難受的是通行本中除了增補文字,還有大量隨意性很強的刪改文字。特別是後來各注釋家的見解,全都加進去,或說改進去,幾乎形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狀況,誰是誰非,沒有原本標尺。注釋的本意應該是給讀者一個準確信息,或至少是參考信息,但這書里卻變成考驗難為讀者的信息。由於各個例證太多太複雜,在此不一一列舉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