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西調

永年西調

永年西調,河北地區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永年西調是由山西上黨梆子傳入永年後所形成的一個獨立劇種。清鹹豐年間,上黨梆子傳入永年後,不斷吸引當地的人加入班底,在演出的過程中,永年一帶的方言語音逐漸滲透其中,同時,受到多種劇種和永年民間音樂的影響,經過長時間融合,最終形成了永年的一個獨特的民間戲曲劇種。1956年2月,劇團登記時,由劇作家趙樹理先生提議正式命名為“西調”,取“調自西來”之意。永年西調屬板腔體,唱腔旋律結構完整,富於變化,多用四度、五度、八度大跳,貫以大幅度的下行階進,運用真、假聲相結合的演唱方法,板式繁複多樣,成本成套,長於表現高亢、激昂、奔放的感情和活潑歡快的情緒。

2008年6月,河北省永年縣申報的永年西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年西調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河北省永年縣
  • 非遺類別:傳統戲劇
  • 非遺編號:Ⅳ-96 
歷史淵源,發源,演化,發展,文化特徵,聲腔特徵,角色表演,代表劇目,分布地區,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發源

清鹹豐三年(1853),曲周縣四寨村的商人范口廣常在山西做生意,此人酷愛戲劇,在山西看中了某戲班中的一個叫玉的男旦腳演員,范就將此戲班買回河北,並招玉為婿。范死後,由女婿掌班演出(當時班內全是山西藝人)。這一劇種開始被冀南人所認識,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永年西調演出舊照永年西調演出舊照
清光緒初年(1877—1878),山西上黨一帶大旱,在山西潞安(今山西長治)演出的“三義班”經路城、黎城、涉縣沿途演出到達永年。因路途較遠,有些藝人不願背井離鄉,中途離去,到永年時僅剩二十餘人。三義班的藝人以田書德、張魁等為著名演員。田書德到永年之後,前後招三批藝徒:
第一批有根寶(旦)、來成(生)等。
第二批徒弟用“旗”字排名,有白旗謝天真、紅旗謝天祿(紅臉)、綠旗馮二歪(鬚生)(以上號稱三桿旗),還有黑旗、黃旗、藍旗等。
第三批徒弟用“水”排名,有水花史登良(鬚生)、水仙(旦)、水沫(生)、水葉(旦)、水根、水源等。
田書德的徒弟還有從山西來的邵森林。 張魁在曲周縣先後收徒弟張秋貴(生)、劉書文(旦)、劉書閣(生)等。
另外同來的山西演員所收之徒有廣平縣的申四(紅臉)、館陶的申五(申雲秀,紅臉)以及郭三(藝名“蓋山東”,旦)、小七子(“蓋五縣”,旦)等。此時西調的演員陣容較強,旦行有田書德、根寶、劉書文、謝天真;淨行有張魁、謝天祿、吳玉河;鬚生有楊東來、老全保、申雲秀、馮二歪、三扒拉鍋等;鼓師有田春河、老同等,琴師有張二、老德成、黑泥等。這些人時分時合,演出於冀南、豫北、魯西一帶。
永年西調演出永年西調演出
由於新收徒弟均為冀南人,在長期演出過程中,不斷受冀南方言及河北劇種的影響,因而在唱念方面,雖然尚保持上黨梆子的傳統,但已經摒棄了晉音,向京白、韻白靠攏,唱腔也有許多變化,表演上學習京劇、河北梆子的表演程式及翻打技巧,使西調與上黨梆子有了較明顯的區別。田書德還曾應邀去館陶的申五戲班和雞澤的孔卜村傳藝,進入20書世紀20年代以後,田書德、張魁等山西藝人相繼謝世,埋骨於河北。

演化

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河北籍藝人廣收弟子,使西調藝術繁榮傳播。如白旗、紅旗收徒三批,皆以“同”字排名,首批有史同和(小生)、同中(小生)、同慶(生)、同喜(旦)、亢同會;二批有楊同柱(紅臉)、楊同林(花臉)、同福(旦)、同良(旦);三批有同花(旦)、嚴同生。劉文閣、劉書閣亦收了三批徒弟,以“貴”字排名,首批有貴春(旦),二批有貴南、貴夏(馮林生,小生)、貴秋(花臉)、貴東(小生);三批有貴生(郭天順,文武生)、貴金(楊世才,武生)、貴銀(劉小孟,花臉)等。有些貴字輩、同字輩藝人從四十年代也開始收徒。

發展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石家莊絲弦班曾先後邀請過紅旗、白旗、史登良、豐香書、申雲秀、史同和、劉文閣、李長榮等赴石傳藝,傳授了《鍘子》、《五鳳樓》、《金奇關》、《困漢中》等十餘本戲,促進了劇種間的交流。
永年西調演出永年西調演出
1946年底,西調“三義班”歸太行軍區第五分區榮軍學校領導,稱“太行第五軍分區榮校第三團”,有演職員九十餘人,團長楊永清,副團長霍殿、張學增、劉書閣。
1948年,由邯鄲市人民政府接管,經手接管人史若虛。此時劇團排演了《黃巢起義》、《紅娘子》、《王大娘趕集》、《槍斃李福林》等。後劇團分成以劉書閣為首的群友劇團和張學增為首的進步劇團。
1954年,西調有了第一代女演員李愛珍、吳素琴等。1955年二團合併成立了永年縣西調劇團,主要演員有劉書閣、史同和、史登銀、豐香書等。
1958年,該團整理上演了一批優秀劇目,其中《海瑞告狀》參加了1959年河北省戲曲匯演並獲獎,省電台還播放了《海瑞告狀》、《洪湖赤衛隊》、《八郎刺蕭》等劇的錄音。1970年至1972年,西調劇團曾一度改唱京劇,後又恢復唱西調。

文化特徵

聲腔特徵

 永年西調屬板腔體,聲腔主要由絲弦曲牌和大笛曲牌組成,有“二慢板”、“三慢板”、“四六板”、“垛板”、“慢長皮”、“介板”等繁複多樣、成本成套的板式,善於表現高亢激昂、自由奔放和活潑歡快的情緒。其伴奏樂器十分獨特,領奏的頭弦鋸琴是地道的自製民族樂器,它用皮做弦,採用五度定弦,內6外3,琴桿細而短,用楸木或桐木掏成的琴筒則比較粗長;土製京胡二把弦採用四度定弦,內3外6 ;三把弦(葫蘆)屬低音樂器,形似二胡,桿部較長,筒為扁形,聲音低沉渾厚。西調原有“昆、梆、羅、卷、簧”五種聲腔,僅演梆子腔,唱腔和念白摒棄晉音,向京白、韻白靠攏。

角色表演

永年西調角色行當齊全,表演上主要學習借鑑京劇、河北梆子的表演程式及翻打技巧,具有粗獷豪邁、簡練樸實的特點,充滿鄉土氣息。

代表劇目

西調的傳統劇目共一百多出,均由上黨梆子承襲而來,其中梆子腔劇目有六十多出,如《小過山》、《羅章跪樓》等;簧腔劇目有《探陰山》、《空城計》等三十多出;崑腔劇目有《封相》、《賜福》等;羅腔劇目有《打麵缸》、《上墳》、《頂磚》等;卷戲劇目已失傳。
永年西調演出永年西調演出

分布地區

永年西調流行於河北省南部的永年、廣平、曲周、大名、邱縣、武安、雞澤、肥鄉、磁縣及邢台地區南和、沙河、邢台諸縣。河北境內僅永年有一個西調專業劇團。永年縣周村、睢寧、磁縣東城營、肥鄉中營、曲周縣大由村和馬騾店、廣平縣平固店村、雞澤孔卜村等處,皆有業餘西調劇團。該劇種活動範圍在冀晉魯豫交界的冀南(北至石家莊)、晉東南、豫北(安陽)、魯西北一帶。
永年西調演出永年西調演出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永年西調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吸引著廣大觀眾,成為當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在河北地方文化、社會風俗等的研究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傳承現狀

河北境內的西調藝術日漸衰落,僅永年縣有一個西調專業劇團,人員少,經費緊,傳承不易,生存困難,亟待搶救保護。

傳承人物

張海臣,1936年1月21日出生。2009年5月26日,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河北省邯鄲市永年縣申報,項目名稱:永年西調。

保護措施

傳承人張海臣收了四個徒弟,一個是專業的,另外三個都是票友。從唱腔、道白、動作,張海臣都盡心盡力去教。
永年西調劇團圍繞打造地方戲曲藝術品牌、滿足民眾對西調戲曲欣賞的需求,積極培養後備人才,整理西調傳統劇目並創作新劇目,為西調不斷注入新鮮血液,讓其保持新鮮感和活力,能夠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接受;同時,開展多種形式的送戲下鄉活動,既活躍了鄉村文化,又使表演人員得到充分鍛鍊。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4年5月,永年縣西調藝術研究院組織演員,赴京參加央視戲曲頻道《一鳴驚人》節目表演錄製,被央視戲曲和音樂頻道授予優秀表演獎。
重要演出
2016年10月2日晚,永年西調《八郎刺蕭》在石家莊市絲弦劇院上演。
2017年6月26日晚,永年洺州大劇院上演了由西調劇院復排的傳統經典歷史劇《闖幽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