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山

永山

永山(1868-1894),袁氏,漢軍正白旗人,世居黑龍江璦琿,是明末兵部尚書袁崇煥的後裔。袁崇煥被殺後,其子孫後代在清初即被編入寧古塔漢軍正白旗,永山的父親富明阿,是袁崇煥第六世孫,以佐領參加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因戰功,1866年升吉林將軍,1892年卒,富明阿死後,其長子壽山騎都尉世職,以三品銜補用郎中候選員外郎,次子永山襲四品銜三等護衛。

基本介紹

  • 本名:永山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漢軍正白旗人
  • 出生時間:1868
  • 去世時間:1894
歷史記載,戰事介紹,

歷史記載

富明阿生前“性豁達,不屑治家人生產,居官貧甚”。不得已,遣次子永山“回旗從軍”,以謀生計。永山雖生長在官僚家庭,卻不曾沾染八旗子弟的紈絝習氣。據說,他“幼而學文,心識忠義,長而偉武,胸有甲兵”。回旗從軍後,在黑龍江鎮邊軍差遣委用,歷任營官、馬隊統領等職。他治軍“紀律嚴明,所在兵民相安”。

戰事介紹

甲午戰爭爆發
1894年8月,日軍很快占領了朝鮮,並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9月間,清政府調東三省駐軍在黑龍江下游的九連城、安東(今丹東)一帶集結設防,阻止日軍越過鴨綠江向遼東一帶入侵。時任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亦奉詔率鎮邊軍赴援遼東。
在敵寇入侵國門、國家民族存亡受到極大威脅的緊迫關頭,夙懷忠義愛國之心的永山,“踴躍請行,誓滅狂寇”,隨依克唐阿率軍進駐遼東鴨綠江防線,防守東陽、蘇甸及長甸河口。
10月24日,日軍向鴨綠江清軍防線發起進攻,由於鼓樓子和鴨綠江對岸朝鮮水口鎮之間的江面水淺,容易涉渡,日軍首先選取了倭恆額“齊”字練軍防守的安平河口陣地作為突破點。當日午後一時許,日軍涉水渡過鴨綠江,占領了安平河口。25日,依克唐阿聞報,急派永山等率隊規復被日軍占領的陣地。永山率所部馬隊,直衝而前,一馬當先,打退日軍,一舉將蒲石河、鼓樓子兩處陣地收復。但當天,日軍在九連城、虎山一帶突破了清軍右翼防線,宋慶率部連夜退往鳳凰城,清軍鴨綠江防線隨即崩潰,永山隨依克唐阿軍退往寬甸。
日軍突破鴨綠江防線
隨即占領了九連城、安東、大孤山、鳳凰城、 岩等遼東各城鎮。並以鳳凰城為老巢,向西進犯,企圖打通由鳳凰城經摩天嶺進攻奉天的道路。並揚言“取奉天度歲”,“在遼瀋度歲歇兵”。當時永山所在鎮邊軍,駐守東起 陽邊門,西至賽馬集、草河城一線,與駐守在摩天嶺一線的聶士成部相呼應,阻止日軍西犯。自11月上旬開始,中日兩軍為爭奪鳳凰城至奉天的摩天嶺通道,展開多次激戰。每次戰陣,永山“無不怒馬當先,摧堅執銳”,奮勇殺敵。尤其在11月25日的草河嶺戰鬥中,表現得更為勇敢頑強。
11月9日,侵占鳳凰城的日軍向賽馬集進犯。進犯賽馬集的日軍第十二聯隊,在賽馬集南面邢家溝附近,被鎮邊軍截擊,小隊長柳原楠次中尉以下14人被擊斃。24日,日軍進占草河口,企圖切斷賽馬集依克唐阿與摩天嶺聶士成兩軍之間的聯絡。
戰役後半段
25日,清軍分別從東西兩路出擊,包圍日軍。並在草河口東面的草河嶺一帶展開激戰。在戰鬥中,永山率馬隊衝鋒陷陣,奮勇直前。山路崎嶇,不適合騎兵作戰,永山即令兵士下馬步行,分道猛進,披荊力戰。並親自率隊向“南路山脊衝鋒陷陣,戈什哈傷亡幾盡,猶統率所部猛攻”。這一仗,由於永山等一些愛國將領的奮勇作戰,日軍腹背受敵,傷亡慘重。第22聯隊第5中隊小隊長步兵大尉齋藤正起被擊斃,炮兵第5聯隊第2中隊長炮兵大尉池田綱平、小隊長炮兵中尉關谷豁被擊傷,日軍死傷共達四十餘人,清軍大獲全勝,由於永山指揮的鎮邊軍馬隊勇敢善戰,日軍中有“深畏馬隊之語”。
12月9日,依克唐阿與聶士成在通遠堡集合二十營的兵力,擬分兩路逆襲鳳凰城。一路由依克唐阿和夏青雲率領,由通遠堡南進,直攻鳳凰城北面;另一路由永山及其兄鎮邊軍分統壽山率領,向東北迂迴,從 陽門出繞道進攻鳳凰城東北。兩路大軍分進合擊,期於12月12日收復鳳凰城。部隊出發時,永山“慷慨流涕,自請獨擋一路,堅稱不取鳳凰城,誓不復還”。表示了殺敵報國的堅強決心。
戰鬥結束
12月12日,永山、壽山繞道 陽邊門,如期到達鳳凰嶺東北的長嶺子、一面山一帶。13日,越過一面山逼近鳳凰城北的草河和和 河左岸,在顧家堡子、夏家堡子、趙家堡子一帶宿營。不料,鳳凰城日軍已偵知清軍來襲,採取了先發制人的手段。14日凌晨,日軍乘黑夜分兩路潛渡草河,偷襲清軍駐地。日軍首先攻入顧家堡子清軍宿營地,從上風縱火,焚燒民房。清軍從睡夢中驚起,不知敵軍虛實,倉惶應戰,死傷甚重。時天尚未明,四野昏暗,敵我莫辨,雙方混戰,互有傷亡。及明,日軍分三路增兵猛撲,戰鬥更加激烈。至午後三時,清軍不支,向北敗退至長嶺子。15日,退至蔥嶺,又遇到預先埋伏在蔥嶺的日軍襲擊。永山、壽山所帶清軍,自14日凌晨以來,終日激戰,飲食未進,士兵飢疲不堪,突遭伏擊,隊伍混亂。永山不顧個人安危,持槍揮刀斷後,親自掩護隊伍退卻,脫離險境。在掩護退卻的戰鬥中,永山“左臂受傷一處,額顱受傷一處,猶復親持槍械,擊斃悍賊數名”。不久,前胸又中敵彈,傷勢沉重。“倒地暈絕,忽大呼而起,戈什扶之,堅不肯退”。終因傷重,壯烈犧牲。臨終前,猶“口喃喃囑兵勇好輔壽山殺賊而逝”。犧牲時,年僅二十七歲。
永山犧牲後不久,12月20日,依克唐阿奏報了永山英勇殺敵,壯烈殉國的經過,認為自開戰以來,“各路統兵之將,除左寶貴而外,未聞有人殉節。茲該侍衛死難情形,較左寶貴尤為慘烈,其戰功亦不相上下”。因請求“從優議恤”。“事聞,謚壯愍,予建祠奉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