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關門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法、美、俄四國根據與清政府簽訂的《天津條約》中相關條款規定,在東交民巷設定公使館。隨後各國公使館均選擇東交民巷一帶作為館址,並在此圈地為域,東起崇文門內、西至天安門廣場東側路、南抵北京內城城牆、北至東長安街路南,築起圍牆,建起兵營,營造出一個“城中之城”。到1900年義和團運動(庚子事變)之前這裡已經有法國、日本、美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等多國使館。

義和團運動爆發後,這裡因為洋人糜集而被作為攻擊的重點,曾有童謠念道“吃麵不擱醋,炮打西什庫;吃麵不擱醬,炮打交民巷”,前者指的是位於北京西皇城根的西什庫教堂,後者即指東交民巷。

經歷了“庚子之亂”的各使館人員,唯恐再次出現類似義和團的事件,被層層圍困無法逃脫,於是便在南城牆的正陽門水關上開了一個門洞(位於今正義路的南口,崇文門和正陽門之間),以利於戰時出逃。由此門出,馬上可達正陽門火車站,乘車去往天津、塘沽等地。這座新“城門”開闢在水關之上,因此得名為“水關門”。

水關門
此門為1905年將正陽門東水關蓋板後擴建成門,門為券頂式,其做法不是傳統的“五伏五券”沒有城台,也未建城樓、箭樓,僅在門洞內裝鐵門兩扇。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該門隨城牆一同拆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