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生物評價

用生物學方法對水質優劣及其變化趨勢作出判斷。水生生物終身或某一發育階段生活在水中,水環境中各種因素變化必引起生物個體、群落結構乃至生理、生化特徵的變化。生物學評價能較客觀地反映水質狀況及其變化程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質生物評價
  • 外文名:Biological assessment of water quality
評價方法,指示生物法,生物指數法,生化指標法,評價效果,

評價方法

指示生物法

指示生物對水體污染物會產生某些反應或信息,可藉以評價水質。例如河流被污染後,不同河段會出現不同的生物種;根據生物種在污水生物系統中所在帶的位置,就能判斷該河段的污染程度。這種方法適用於評價流速緩慢,較長的河流水質。

生物指數法

如貝克生物指數、特倫特生物指數、錢德勒記分系統等,用以反映在不同水質狀況下生物種群或群落結構的變化。貝克生物指數法主要依據生物對污染物的耐性,將採集到的底棲大型無脊椎動物分成2類:Ⅰ類是缺乏耐性的種類,Ⅱ類是有中等程度耐性的種類。這兩類的種類數目分別以N和N表示,則生物指數BI=2 N+ N。當指數值為0時,表示水體嚴重污染;為1~6時表示中等污染;若指數大於10,則屬清潔水體。
20世紀60年代以來,發展了一類以群落優勢種為重點,通過群落結構變化的數理統計公式來評價水質的多樣性指數,例如馬加利夫多樣性指數、辛普松多樣性指數、香農—韋弗多樣性指數、凱恩斯多樣性指數等。其中以香農—韋弗多樣性指數套用較廣。

生化指標法

水生生物在受到污染物作用時,往往引起生物體行為,生理活動和生化過程的變化。現在已有許多方法可測量這種變化,並用於評價水質。如魚類迴避反應、咳嗽反應和膽鹼酯酶活性等。

評價效果

水質生物評價還可以通過測定個體重量、生物比重、毒性試驗、生物體殘毒測試等方法進行。由於生物評價難以確定水體污染物的種類和濃度,故需要與理化監測方法配合。但生物評價具有連續、累積、靈敏和綜合性等特點,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