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葉尖枯病

水稻葉尖枯病

水稻葉尖枯病又稱水稻葉尖白枯病。主要為害葉片,病害開始發生在葉尖或葉緣,然後沿葉緣或中部向下擴展,形成條斑。病斑初墨綠色,漸變灰褐色,最後枯白。病健交界處有褐色條紋,病部易縱裂破碎。嚴重時可致葉片枯死。為害稻穀,穎殼上形成邊緣深褐色斑點後,中央呈灰褐色病斑,病谷秕瘦。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稻生莖點霉
  • 拉丁學名:Phoma oryzicola Hara=Phyllosticta oryzae Hara
  • :真菌界
  • :半知菌亞門真菌
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發病原因,

形態特徵

Phoma oryzicola Hara=Phyllosticta oryzae Hara稱稻生莖點霉,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初埋在稻葉表皮下,後稍外露,黑褐色。在PDA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器近球形,大小75.3×86.1(μm),器壁初黃褐色,成熟時黑色。產孢細胞單細胞,不分枝,產孢方式為全壁芽生單體式。分生孢子卵圓形,單細胞,無色,大小2.8~7.0×2.8~3.9(μm)。分生孢子具油球1~2個。有性態為Tromatosphaella oryzae(Miyake)Pawick稱稻小陷殼,屬子囊菌亞門真菌。

傳播途徑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葉和病穎殼內越冬。病菌寄主有禾本科雜草10多種,因此帶菌雜草也可傳播。越冬分生孢子器遇適宜條件釋放出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至水稻葉片上,經葉片、葉緣或葉部中央傷口侵入。在拔節至孕穗期形成明顯發病中心,灌漿初期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

發病條件

這一期間低溫、多雨、多颱風有利於病害發生。暴風雨後,稻葉造成大量傷口,病害易大發生。施氮過多、過遲發病重,增施矽肥發病輕。水稻分櫱後期不及時曬田,積水多,發病重。田間密度大,發病重。發病適溫25~28℃,菌絲生長溫限10~35℃,最適22~25℃,分生孢子形成溫限15~30℃,最適25℃,孢子萌發溫限10~35℃,最適30℃。

防治方法

(1)加強種子檢疫,防止傳入無病區。
(2)選用抗病品種,粳稻較秈稻抗病。高稈的和葉長披軟品種較感病。秈稻中的揚稻3號、4號,3037,南農3005,興秈1號較抗病。
(3)施足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和矽肥。分櫱後期要適時、適度曬田,生長後期乾乾濕濕。栽培不可過密,降低田間濕度。
(4)藥劑防治。藥劑處理種子用50%多菌靈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250~500倍液浸種24~48小時、40%禾枯靈可濕性超微粉250倍液浸種24小時,效果良好。在水稻孕穗至抽穗揚花期,發現中心病株後選用40%多菌靈膠懸劑40ml或40%禾枯靈可濕性粉劑60~75g。每667m^2對水60L噴霧。40%禾枯靈還可兼治稻曲病、雲形病、鞘腐病、紫稈病等真菌病害。

發病原因

該病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葉和病稻種穎殼內越冬。落在田中的病殘體、病稻種與寄生在無芒稗、西來稗、雙穗雀稗、狗尾草、李氏禾等禾本科雜草上的病菌是初侵染源,老病區以病殘體為主要初侵染源。稻種帶菌率雖低,但它攜帶的病菌是造成新病區發病的重要病源。該病大多在水稻拔節期至孕穗期開始發生,抽穗期病害迅速擴展,至灌漿後期趨於穩定。水稻孕穗至灌漿期,溫度在25-28℃,多雨和多颱風天氣易發病。暴風雨是病害流行的關鍵因素。一般雜交稻發病比常規秈稻重,粳稻及糯稻很少發病。稻薊馬猖獗危害的田塊發病重。多施、偏施、遲施氮肥有利於發病,增施矽、鉀、鋅、硼等肥料有一定的控制病害的作用;長期灌深水、栽插密度過大,均會加重病情。
水稻葉尖枯病與白葉枯病的症狀相似,在田間極易混淆,應辨明病因後對症下藥。多菌靈和三唑酮對該病有較好防效。預防該病,可以從水稻分櫱盛末期開始結合防治其他病蟲害噴藥防治2-3次,每次每畝用40%多菌靈膠懸劑40毫升或禾枯靈(40%多·酮可濕性粉劑,含多菌靈35%、三唑酮5%,60-75克,加水60公斤噴霧。播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250-500倍液浸種24-48小時,或者用40%禾枯靈可濕性超微粉250倍液浸種24小時,也有一定的防病效果。
水稻葉尖枯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