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硯

水晶硯

“水晶硯”歷史悠久,宋代書畫大家米芾在其所著《硯史》中云:"信州水晶硯,於它硯磨汁傾入用。"當可證實宋代已有水晶制硯之說;民國馬丕顯在其所著《硯林唑錄》中說:"宋代有水晶硯,福建有水晶硯石。"水晶是名貴寶石,其多製作為工藝美術品,又因其材源少,硬度大,雕作難,代價高,故將其雕作硯台極為罕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晶硯
  • 類別:晶體
硯台,是中國文人書房中的珍貴用具,“四寶”之一。以往,每談及名品硯,總不外“端、歙、洮、澄”,當然,這四大名硯,堪為中國諸石硯之首,然而國的水晶硯,亦屬出類拔萃之品,它的歷史和價值,與“四大名硯”難分伯仲。
水晶硯
水晶,寶石之一,古稱“水精”、“水玉”、“白附”、“千年水”、“黎難”、又稱“赤石英”、“紫石英”、“青石英”,因其為透明晶體,故常呼之“水晶”。其純潔透徹的晶體,能使一定波長範圍的紫外線,紅外線,可見光通過,具有旋光性、壓電和電致伸縮性質,硬度七級。
水晶,有無色透明和紫、黑、粉紅等各色。紫色的稱“紫晶”,煙黃褐色的稱“菸品”,黑色的稱“墨品”。水晶是名貴寶石,故多製作為工藝美術品。又因其硬度大,材源少,雕琢難,代價高,故將其雕琢為硯台者極為罕見。清代乾隆皇帝頗嗜硯台,然而從其內府所制《西清硯譜》巨著中,尚未見宮中藏有水晶硯。
水晶硯歷史悠久,宋代大家米芾在其所著《硯史》中云:“信州水晶硯,於它硯磨汁傾入用。”當可證實宋代已有水晶制硯之說。民國馬?顯在其《硯林唑錄》中說:“宋代有水晶硯,福建有水晶硯石。”《天津藝術博物館藏硯集》中有“近代長方水晶硯”一方。硯長21.2厘米,寬12.8厘米,厚2.1厘米。我曾於電視中瞬見上海一位藏家有方“蟬形水晶硯”,似與我藏“宋代蟬形水晶硯”形同。
拙藏“宋代蟬形水晶硯”長11.5厘米,寬8.2厘米,厚3. 2厘米,橢圓,其形若蟬,雕有首、目、頸、腹與雙乳足,與我另一藏品“宋代龍尾魚子紋蟬形硯”全似,但僅及其三分之一大小。此式為襟代之常雕硯式,它是從唐代“箕形硯”、“風字硯”中衍化而成的硯式。我這方“蟬形水晶硯”,無色透明,晶瑩剔透,雍容典雅,線條豐腴,精潔可愛。從“蟬”形背、腹的晶體中,可以清晰地透視人、物;在“蟬”腹中還有一條隱約可見的豎紋,如對著日光、燈光照射,可見酷似虹狀的折射光,七彩繽紛。綺麗怡人;還可從一條“石隔”中隱約見到一層“硃砂”銹跡,水洗不脫,當是“水晶硯”年代久遠研磨硃砂所存“墨”銹之證。在硯之“蟬頸、蟬腹”中,有不少似經“梳理”的粉白色絲狀“水晶棉”,或散或聚或團或縷,若素紗揚空,輕煙蕩漾,其綿密柔韌之狀,確實巧奪天工,旖旎醉人。
硯由箕形、風字表發展到蟬形,除因體形相近外,似與古人所謂之“蟬義”有關。我國由漢代開始,不少名物、珍品,常冠以“蟬”字,如“蟬冠”、“蟬冠”、“蟬珥”、“蟬冕”等等。因為漢代侍從官員之冠,以貂尾蟬紋為飾,後以“蟬冠”作顯貴之稱。唐代錢起《錢考功集》中有詩曰:“一人解蕙帶,三人偶蟬冠。”蔡邕《獨斷》也說:“大尉以下冠惠文,侍中加貂蟬。”古代銅鑄飲器口外沿,常雕有“蟬紋”,頗似蟬形,故《金石素》注有“居高飲清之義”之句。此外,古代流語有“蟬花”、“蟬翼”、“蟬鬢”、“蟬衫麟帶”等冠以“蟬”字的美好名詞,而古人於夏、秋季節,吟詠“鳴蟬詩”者不可勝數,足見“蟬”形之美。
余篋中藏宋代蟬形水晶硯一方,琢以蟬形,線條豐腴,質地通透,若人喜愛。
《史記·屈原傳》載:“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蟬,飲露不食。以蟬形作硯,有喻文人清高之意。蟬形硯自宋代始,是繼鳳字硯、箕形和抄手硯後又一經典硯式。
水晶,古稱水精、水玉、白附、千年水、黎難,又稱赤石英、紫石英、青石英,因其為透明晶體,故常呼之為水晶。
水晶硯歷史悠久,宋代大家米芾在《硯史》中云:“信州水晶硯,於它硯磨墨汁傾入用。”當可證實宋代已有水晶制硯之說。民國馬丕顯亦在《硯林唑錄》中說:“宋代有水晶硯,福建有水晶硯石。”
此種質地硬度大,雕琢頗難,故成硯者極為罕見。然水晶硯本不易下墨,多屬玩賞硯,文人亦拿它研朱,一般更多的是把玩和欣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