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王

水晶王

水晶王是1958年7月江蘇省東海縣房山鎮柘塘村副業隊在地下挖出的一塊高約1.7米,寬達1米,重3.5噸重的純天然白水晶。該水晶二氧化矽(SiO2)成分高達99.99%,硬度7,柱面有橫紋。後被贈送與國家主席毛澤東,1958年8月下旬由毛澤東主席贈送中國地質博物館,被稱為“水晶大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晶王
  • 外文名:Crystal King
  • 化學成分:二氧化矽(SiO2
  • 重量:3.5噸
  • 形狀:六方柱狀
水晶大王問世,水晶二王,水晶三王失而復得,形成條件,發現過程,巨型水晶發現,重回江蘇,

水晶大王問世

1958年8月下旬的某一天下午2時許。中南海菊香書屋正在值班的衛士長李銀橋聽到一聲電鈴響起,知道慣於白天睡覺夜裡工作的毛主席要起床了,便迅速地走進了毛主席臥室。“銀橋,你先來看看這個。”斜靠在床頭的毛主席拿著幾張照片,招呼跟隨了多年的貼身衛士。李銀橋“嗯”了一聲便湊過去一看:“一塊大石頭。” “仔細看看,它跟其它石頭有什麼不同?”毛主席提醒道。 “嗯,這塊石頭有點怪,好像它的截面都是棱形的。”李銀橋端詳了半晌,終於看出了門道。
毛主席笑了:“這是一種礦石,叫水晶石。” “它有什麼用呀?” “用處可大啦!上天的飛機,下海的潛艇都用得著。它還能做水晶眼鏡、水晶首飾。”毛主席說到這裡,陡然想起什麼,“對了,去年我們到莫斯科訪問,你不是也見到了列寧的靈柩嗎?那就是用水晶做的。”毛主席的一番話,使李銀橋不由再一次拿過照片細看了起來。 “這么大的寶貝哪裡挖出來的?”他問。 “東海。江蘇省的東海縣,那兒產的水晶。”毛主席雄渾的話聲在屋裡迴蕩。
水晶王
原來,在一個月之前,東海縣房山鎮柘塘村副業隊,在地下挖出一塊高約2 米,寬達1米,重3.5噸的“水晶王”。水晶這么大,怎么運法呢?縣委決定先拍張照片,寄給毛主席。於是,一份關於東海出土大水晶的報告與實物照片就在幾天后寄到了北崐京中南海。 這刻兒,毛主席拿著照片,凝視片刻後。
這一天,毛主席又吩咐秘書將東海的水晶照片及有關材料轉送給周恩來總理,指示要好生保護這一稀世之寶。後來,將這塊“水晶王”運到了北京,存進了正在籌建的中國地質博物館。新中國成立10周年之日的1959年10月1日,亦即中國地質博物館開館之日,“水晶王”作為第一批新中國成立後所發現的自然寶物公布於世,從此而崐名揚中外。
解放後,我國曾出土三塊兩噸以上的大水晶,其中兩塊出現在江蘇東海縣境內。1958年,在該縣房山鄉柘塘村出土一塊高1.7米、重3.5噸的特大天然水晶,後經毛澤東周恩來親自批示,運抵北京,至今一直收藏在中國地質博物館。
1994年,柘塘村農民又在當年水晶大王出土約1米的地方,挖出一塊重274公斤的水晶大王“姊妹晶”。 近百年間,東海縣境內先後出土多塊水晶。據地方志記載,清宣統元年(1909年)。

水晶二王

水晶大王問世24年之後這一天,也就是1982年12月22日,駝峰鄉南榴村村民在開採石英礦時,又挖到一塊巨型水晶。這塊巨型水晶經過幾十億年才形成,高度約1.5米,重2.14噸,其晶體品質和透明度均世界罕見,站在這面可以看見對面的人,由於其體積和體重都小於此前出土的水晶大王,所以被稱為"水晶二王"。它開始被保存在東海105礦大院內,最後也被保存到中國地質博物館。東海地下連續發現巨型水晶石,使得人們對這塊神奇的土地充滿了期待,期待著某一天再有驚人的發現

水晶三王失而復得

挖到六米多深時,終於挖出好幾噸重的水晶礦體,最大的一塊竟有1.99噸重,被稱為"水晶三王"。這是一塊呈不規則六面體的大晶體,整塊水晶通體透明,裡面有天然形成的雲山霧海,好似龍王的"水晶宮"。其表面大部分由無數個小晶體覆蓋,從頭部右上角向裡面看,通體晶瑩剔透,好像裡面橫臥著一條鯉魚,頭尾清晰可見,十分動人。
張維軍等村民們為發現水晶三王而歡呼雀躍。但高興過後,心中又犯起了嘀咕。因為大家都知道,"水晶王"屬於國寶,礦管部門知道了一定會前來徵收。雖說政府會給發現者一定獎勵,可那點獎勵遠不能滿足他們的期望值。於是。張維軍等人鋌而走險,星夜出動,一夜之間,"水晶三王"不翼而飛。
獲悉發現巨大水晶,1月24日,由公安、法院、礦管部門參加的查找國寶協調會在東海縣政府會議室緊急召開。鑒於說服教育無效,有關部門決定採取強制手段。於是,查寶小分隊開進了曹林村。經過明察暗訪,得知"晶王"已被運至安峰鄉小張莊,且被挖主以20萬元人民幣轉賣給一個據說"有來頭"的北京的陳某。審訊異常艱苦。老謀深算的陳某拿出一張蓋有"地礦部水晶管理處"公章的鑑定複印本,聲稱國家地礦部已作出鑑定,這塊水晶不屬國寶,而且水晶已被地礦部買下運走。
"既然是地礦部買的,那你為何不與縣政府聯繫?縣政府早已發布不準買賣水晶的通告,作為國家地礦部人員,為何明知故犯?20萬元買水晶,為何花19萬元作為小費?如果水晶已運北京,那么你為何還住在東海賓館,不回家過春節?……"在公安人員的逼問之下,陳某終於如實交代真情:"水晶王"已由買主之一的林某運回家中,正準備切割後運出東海,但因警方封鎖?嚴,未敢切割,現仍藏匿在駝峰鄉後薔薇村林某家中。
歷經19個晝夜的查尋,"水晶三王"終於完好無損地失而復得。縣政府決定拿出21萬元人民幣獎勵有關人員。6月17日,這塊"水晶三王’被送往東海縣博物館收藏。在第四屆"中國·東海水晶節"期間,它正式與海內外人士見面。

形成條件

(圖)水晶王(圖)水晶王
地質學家認為,大約在23億年以前,東海一帶還是茫茫蒼海,經過海底火山噴發,地殼不斷運動、變遷,後來海水東退,山崗在風雨的剝蝕下被削平,直至唐宋時期才形成今天東海縣的地形地貌。
地球造山運動時形成富含石英礦脈的溶洞中,生成了不少水晶礦體,在地殼變動、水流的衝擊下,質地比較軟的泥沙被水沖走,剩下堅硬的水晶被泥沙埋入地下,於是就形成了東海的水晶礦。據地質部門對東海縣牛山周圍地區的全面勘察,已查明全縣約有380多條巨大石英脈。東海水晶形成於燕山期,距今約有2至3億年。清初康熙年間所修的《江南通志》中有:“牛山,在海州西南七十里,產水晶石”的記載。東海水晶按其貯存狀態可分為原生礦和次生砂礦,其分布特點被稱為:“星星到處有,月亮難得見”,這裡所說的星星就是細小的水晶渣子,月亮就是含有大塊晶體的晶洞。東海現所發現和開採的水晶均為距地表30米以內的淺層礦。
水晶的英文名稱為Rock-crystal,是根據希臘文Krys-tallos演變而來的,其含義為“潔白的冰”,形象地刻畫了水晶清亮、透徹的外觀。實際上,水晶是一種透明度高、晶形完好的石英晶體,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矽,是一種重要的寶石級礦物,多用於製作首飾和工藝品,也可用於製作光學儀器或玻璃等。中國地質博物館的這塊“水晶王”堪稱世界第一,因為在它之前,從沒有發現過如此巨大的水晶單晶晶體,而且它的純淨度好,透明度高。從1958年至今,“水晶王”一直是中國地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能夠形成單個水晶2噸以上的地質地岩非常稀少,至少要有25億年以上的穩定成長發育期,其機率是極其微小的。所以那些深藏地下幾十億年的特大水晶寶物的問世,無疑是人類驚人的發現。

發現過程

(圖)水晶王(圖)水晶王
1958年7月,東海縣房山鎮柘塘村副業隊在地下挖出一塊高約1.7米,寬達1米,重3.5噸的“水晶大王”,農民們欣喜若狂,異口同聲要把這無價之寶送到北京,獻給偉大領袖毛主席。水晶這么大怎么運法呢?縣委決定先拍張照片寄給毛主席。一份關於東海出土大水晶的報告與實物照片,在幾天后寄到了北京中南海。
8月下旬的一天下午,中南海菊香書屋,毛澤東拿著照片凝視片刻後,感慨道:“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儲孕著許多寶藏,這些寶藏一旦開發出來,我們的國家會更強大,人民會更富裕。” 這一天,毛澤東又吩咐秘書將東海的水晶照片及有關材料轉送給周恩來總理,指示要好生保護這一稀世之寶。
在地質部部長李四光及何長工的親自過問下,有關部門與東海縣取得聯繫,將這塊“水晶大王”運到了北京,存進了正在籌建的中國地質博物館。新中國成立10周年之日的1959年10月1日(中國地質博物館開館之日),“水晶大王”作為第一批新中國成立後發現的自然寶物公布於世,從此而名揚中外。
在東海“水晶大王”進京的18年後,毛澤東逝世,中共中央當即作出決定,用最優質的東海天然水晶為毛澤東熔制靈柩。水晶棺的熔制合成任務是由北京的 602廠、上海新滬玻璃廠和錦州155廠分別承擔的。
據統計,從1976年9月到當年底,先後一次用飛機、數次用火車,從東海直接調運到北京的特級優質天然水晶有25.2噸。此外,又從東海調運5噸去上海新滬玻璃廠,5噸到錦州。在不到半年時間內,東海人民先後6次共提供了35.2噸優質天然水晶。

巨型水晶發現

(圖)水晶王(圖)水晶王
1994年,柘塘村農民又在當年水晶大王出土約1米的地方,挖出一塊重274公斤的水晶大王“姊妹晶”。近百年間,東海縣境內先後出土多塊水晶。
據地方志記載,清宣統元年(1909年),房山鄉的農民在後嶺開出了一個大型原生水晶礦,挖出一塊大如碾盤的晶塊,當地惡霸企圖搶占,遂與百姓發生衝突,打死民眾3人,傷10餘人。海州官府得知後,下令百姓禁挖,並派人將那塊水晶送往南京勸業會參加展出,後來水晶下落不明,據說被日本人搶走了。
另兩塊發現於:1982年駝峰鄉南榴村挖出2.1噸的“水晶二王”;1995年春節前夕,牛山鄉曹林村挖出高約1.5米、重達1.99噸的大水晶。 在我國其它水晶產地,也相繼發現巨晶。 在海南省羊角嶺採掘到一長約0.9米、重達327.5公斤的巨大雙錐形晶體,現陳列於水晶博物館,供遊人觀賞。 四川省西部道孚縣水晶礦床中,發現數個巨晶,其中一個水晶單晶體長110厘米,直徑48厘米,重329公斤,局部有裂紋,後在北京博物館展出。樂山地區曾挖出長1.1米,厚0.3米的長水晶。廣東省五華縣農民1985年挖出一塊100多厘米長的特級水晶。
堪稱世界最大的質地純淨的水晶球,直徑21厘米,重107磅,現藏於美國華盛頓斯密森博物館。20世紀初,在巴西發現的一塊紫晶晶簇,呈麵包狀,估計重達35噸。

重回江蘇

2015年10月29日,中國最大的水晶石、享譽中國地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重達4.35噸的“水晶大王”,在進京57年之後,重返其“娘家”、有著“中國水晶之都”之稱的江蘇東海縣。
國內唯一的水晶博物館(東海縣水晶博物館)看到,“水晶大王”的首度回歸家鄉已吸引了很多市民前來圍觀。一名當地居民告訴記者,雖然早已聽聞“水晶大王”是東海縣的驕傲,但是“很多人從未見過,都是聽爺爺輩的說過。”
這塊“水晶大王”出土於1958年,在江蘇連雲港東海縣房山公社苗柘塘村(現為房山鎮庫北村)由村民挖出,原石高約2米、寬1米,有4噸多重。
關於“水晶大王”如何被國家領導注意的趣事,時任地礦部《新生界》雜誌主編的何建明後來在他寫作的報告文學《東方神話》中提及。文章中寫道:在1958年的8月下旬,有關東海出土大水晶的報告與實物照片就寄到了北京中南海。一天下午,毛主席拿著照片吩咐秘書,將東海水晶的照片及材料轉送給周恩來總理,指示要保護好這一稀世之寶。
195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10周年之際,新建的中國地質博物館也於當日開館。出土於江蘇東海縣的“水晶大王”,作為第一批新中國成立後發現的自然寶物也正式對外公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