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採礦井

水採礦井

水採礦井按其生產系統的水力化程度可分為全部水力化礦井和水旱結合的部分水力化礦井兩種類型。水採礦井的開拓原則與旱採礦是一致的,二者的開拓部署基本相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採礦井
  • 外文名:Water of mining shaft
  • 學科:煤炭工程
  • 領域:開採
  • 類型:全部水力化礦井和部分水力化礦井
  • 開拓原則:與旱採礦是一致
水採礦井的基本類型,全部水力化礦井,水旱結合的部分水力化礦井,水採礦井的開拓特點,

水採礦井的基本類型

水採礦井按其生產系統的水力化程度可分為全部水力化礦井和水旱結合的部分水力化礦井兩種類型。

全部水力化礦井

這類礦井的絕大部分產量都是利用水力來完成的。按其煤的運提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
(1)全部水力采、運、提的水力化礦井在這種水採礦井中,煤的破落、運輸和提升工作全部利用水力完成(如棗莊八一礦)。清水池的清水通過高壓供水泵變為6-20MPa的高壓水,經高壓供水管路向採煤工作面水槍供水。由水槍噴嘴噴射出的高壓水射流衝擊煤體並使其破碎。破落下來的煤和水混合成煤漿,由採煤工作面經過具有一定坡度的溜槽自流到煤水硐室,在煤水硐室入口處設有脫水篩,粒度小於篩條間隙的篩下品進入採區煤水倉,而粒度超限的篩上品用輸送機運到破碎機加以破碎,使其粒度符合要求後運送回採區煤水倉。採區煤水倉中的煤漿由煤水泵經煤水管路排到井底煤水倉。再用煤水泵將其提升到地面選煤廠進行洗選和脫水。脫水後的煤運送到鐵路煤倉並裝車外運,析出的水經清除其中所含固體微粒後輸回清水池循環使用或作為廢水外排。礦井的矸石、材料和設備等的運提仍採用旱運、旱提方式,因此,它的輔助運輸系統與旱採礦井大體相似,只是運輸能力較小。
(2)分級運提的全部水力化礦井這種礦井與全部水力采、運、提的礦井主要區別在於煤的運輸和提升採用水旱分級運提方式,即從採區到地面,粒度較小的煤採用水力運提,而粒度較大的煤則採用旱運、旱提方式(如開灤呂家坨礦)。其分級粒度界限視具體選煤工藝等條件而定,我國當前多按1、3、6或25mm分級,大於分級粒度的採用旱運、旱提。
兩者生產系統基本相同。其區別僅在於,在水採礦井中,煤漿經脫水篩分離出來的篩上品由輸送機運送到採區煤倉,再裝入礦車用電機車運到井底車場,卸入箕斗煤倉,用箕斗提至地面。而篩下品則採用水力運提方式運送至地面。這種水採礦井採區以外的輔助運提工作可利用其運煤的旱運、旱提系統完成,一般不再另設專門的供輔助運提用的生產系統。

水旱結合的部分水力化礦井

這類礦井中僅部分產量是利用水力完成的。它包括:
(1)水旱兩套生產系統的礦井在這種礦井中,由於井田內煤層賦存及地質條件變化較大,為取得好的經濟效益,既有水采採區,又有旱采採區,礦井設有水采和旱采兩套生產系統。
(2)用水力完成部分生產環節的礦井這種礦井中只有一部分生產環節用水力完成,而其餘部分則採用旱采的設備及生產方法進行。例如:採用水力落煤和運煤,而用箕斗或罐籠提煤;或採用普通機械化落煤,而用水力運煤和提煤等。
水旱結合的部分水力化開採礦井,在我國的水采井(區)中占有一定數量(如棗莊陶莊礦、鶴崗峻德礦等)。

水採礦井的開拓特點

水採礦井的開拓原則與旱採礦是一致的,二者的開拓部署基本相同。但由於生產工藝的差異,水採礦井開拓有下列主要特點:
(1)井田的劃分由於水采的生產能力高、增產潛力大,而采出率較低(一般約比旱采長壁作面低5%-10%),因此,為保證水採礦井能有足夠的服務年限,井田的開採範圍要大,礦井的可采儲量要多。
(2)開採水平的劃分基於上述同樣的原因,又考慮到水采的回採速度快、巷道掘進率高、易造成採區種水平接續緊張等因素,應適當加大開採水平(或階段)垂高。這樣,不僅使採區和水平的儲量增加,緩和接續緊張的矛盾,而且可減少巷道工程量,改善礦井有關經濟技術指標。但應注意,在大水平垂高時,應使其與煤水泵的揚程、排量以及礦井的生產能力互相適應。
(3)水平大巷的置它與所選用的水力運輸方式密相關,當水平大巷採用明槽自流水力運輸時,大巷應有5%-7%以上的坡度;而當大巷採用管道水力運輸時,其坡度一般為0.3%-0.5%而在各採區需建有採區煤水硐室。水平大巷採用明槽自流水力運輸多限於井田一翼長度小於1000-1500m的條件,如井田一翼長度較大或地質構造比較複雜,則宜選用管路水力運輸。
(4)井巷斷面水力運提的設備簡單,占用巷道斷面小,所以,如無通風等其他條件的限制,水採礦井的井巷斷面比旱採礦井色。我國水採礦井現用回採巷道的淨斷面,視煤層條件和工作面生產能力的不同,一般為4.5-7.0m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