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坑口

水坑口

水坑口以前是香港島北岸的一片土地。但由於港英政府於1852年進行文鹹填海計畫,水坑口已從岸邊成為內陸地區。

原稱大坑口。開埠之前,坑口位於今大馬路間,坑水流入維多利亞港內。據傳說云:前清期間,該處多龍蝦,對岸荔枝角九華徑村民常來捕捉,頗有收穫,後以往返不便,於1821年,在坑口濱海處建茅舍定居,以便捉蝦。完工後,於大坑口沖洗身上泥濘,水坑口之名由此而起。1841年,,英軍於該地登入,命名為占領角。其後該處不斷發展,大水坑被填平,且闢作馬路,初名波些臣街;後因該地原為一大水坑,故改稱水坑口街,惟英文名仍舊為Possession Street,意思「占領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坑口
  • 外文名:Possession Street
  • 地點:香港島北岸
  • 命名來源:根據街旁的大水坑而命名的
歷史,文鹹填海計畫,水坑口小廟,

歷史

當1841年1月25日,英國的義律與清朝的琦善訂定《穿鼻草約》,海軍軍官卑路乍率領英軍乘軍艦登入香港,英國海軍測量人員早已測定香港島西面有一片突出的高地,既平坦又臨海,可用作軍旅紮營,於是命令工兵開闢從海旁到這片高地的道路,也就是今日的水坑口街。而這片高地就是今日位於水坑口街西荷李活道公園一帶的大笪地。
1841年1月26日,英國遠東艦隊支隊司令伯麥(J. J. G. Bremer)乘高爾合號(HMS Calliope)來港,正式舉行升旗儀式,並在海面鳴炮,表示正式占領香港。他們登入的地點就叫水坑口。
水坑口已經從岸邊消先,但水坑口街揭露了它的位置。在1980年代或以前的地圖上,荷李活道公園被標為水坑口。“水坑口”是根據街旁的大水坑而命名的。

文鹹填海計畫

文鹹填海計畫》是香港第一個正式的填海工程,於上環中環西部沿岸開闢土地。填海計畫的名稱得名於當時就任的第三任香港總督文鹹
當時皇后大道中以北是淺灘。1851年12月28日,皇后大道中北面的房屋發生大火,四百多間房屋被毀。很多人對瓦礫的處理甚感苦惱,文鹹便想到把瓦礫推到海里,成為香港第一個正式的填海工程。土地的供應增加,又可輕易處理瓦礫,一舉兩得。
填海計畫令上環的發展面積進一步增加,該處興建了政府部門及港口設施,並發展成維多利亞城
填海計畫分為兩期進行。第一期始於1852年,範圍包括文鹹東街、蘇杭街及摩利臣街一帶;第二期始於1868年,範圍則包括文鹹西街一帶。

水坑口小廟

位於香港上環皇后大道西文鹹西街水坑口,小廟旁邊有一個水龍頭,水龍頭旁邊已設一張座椅。可以看得出,這水龍頭從前是一條街喉;那座椅的位置,就是街喉放水桶載水的地方。
這個地方是香港開埠初期居民汲取食水的地方。該處位於水坑口的水源之處,在1845年時,一條山水從太平山流下來,流到這裡,居民就在這方取山水作食水;這山水流出海邊的地方,就是水坑口。
開埠初期該處仍是海邊,水坑[的水由此流出海,故名水坑口。 這座小廟安奉的就是水坑之神。
後來有了自來水,水坑填平,但因居民習慣在該處取水,是以也在原處設有一街喉。
由於香港差餉內有水費計算在內,故居民到街喉去取水是不必收費,因此這位水泉之神,仍被視為神靈。
街坊早晚來此上香;善信來此拜禱。
雖每戶都有水喉入屋,為何當局並不將它拆去,因提防在緊急時刻,需要恢復使用街喉時,可以立即加以使用。亦正因如此,這一位山泉之神,依然受人敬奉。
無論如何水坑改成街喉、街喉封而不用,山泉之神,始終屹立不動,始終是香火極盛,每天也有人到來禱拜。
水坑口遺址水坑口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