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南關

水南關

水南關村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區的東北角,團結路北端,沁河的南岸,距焦作市35公里,距洛陽約70公里,距鄭州約10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連線,交通便利。水南關村被譽為“河南回族第一村”。這裡回族人口多,水南關村現有居民3104人(農業人口2897人,非農業人口207人,註:2003年數據),回族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高達98%以上。

近年來,水南關村先後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省民族團結示範村”、“全國民族法制示範村”、“河南省民族法治示範村”等榮譽稱號。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江澤民、李長春、喬石、李鐵映、費孝通等先後到水南關村視察,對取得的成績給與充分的肯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水南關
  • 行政區類別:沁陽市太行街道
  • 所屬地區:中國河南省沁陽市
  • 電話區號:0391
  • 郵政區碼:454599
  • 地理位置: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區的西北角
  • 人口:3104(2003年)
  • 方言:晉語邯新片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水南關清真寺
地理位置,鄉鎮概要,文化特色,村落發展,

地理位置

水南關村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區的西北角,團結路北端,沁河的南岸,距焦作市35公里,距洛陽約70公里,距鄭州約10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連線,交通便利。
水南關村

鄉鎮概要

2004年以前,水南關是緊鄰沁陽市區的一個農業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2004年隨著沁陽市城建規模的擴大,水南關已經成為沁陽市區的一部分,如今的水南關稱為水南關居民委員會,可是在當地人的習慣中,仍稱這裡為水南關村。
水南關村被譽為“河南回族第一村”。這裡回族人口多,水南關村現有居民3104人(農業人口2897人,非農業人口207人,註:2003年數據),回族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高達98%以上。在1997年以前,水南關村是全省乃至全國有名的小康村、富裕村,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有集體企業12家,形成了以製革、橡膠、機械、運輸、娛樂為主的支柱產業。水南關村的各項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在河南省乃至在全國都很有影響。這些年來,水南關村先後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省民族團結示範村”、“全國民族法制示範村”、“河南省民族法治示範村”等榮譽稱號。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江澤民、李長春、喬石、李鐵映、費孝通等先後到水南關村視察,對取得的成績給與充分的肯定。
歷史上,水南關村的回族主要從事農業,兼有小本生意的手工業和商業。“做小生意既是水南關回族人的傳統,也是維持生存的必須。但小生意只能餬口,不能致富。水南關因此成被稱作生死關。”因此,直到改革開放以前,該村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區。在這些不成規模的手工業和商業中,皮業與皮毛業的加工和銷售占有一定的地位。當地回族民眾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的影響,所食用的牛、羊肉全部是當地屠宰和加工的,因此,牛、羊皮的加工和銷售也就成了當地頗有特色的產業。據一些年紀較長的村民回憶,新中國成立之前,這裡已有制皮業和皮毛業,但是沒有製革業。1969年,水南關村成立了木業社,是集體經濟的一部分,木業社內就有皮業和皮毛業加工,但受當時政治形勢的影響,木業社內的皮毛和皮毛業,一直停留在很小的生產規模上。
水南關
改革開放之後,水南關村的回族民眾開始大規模地向製造業和服務業轉移,第二、第三產業逐步成為當地的主要產業,水南關村迅速向現代社會過渡。如今該村村民全部從事工商業生產,土地則全部由村集體集中經營。在這個過程中,該村的皮毛業和 製革業迅速發展起來,而歷史上曾經長期存在的皮業卻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文化特色

水南關是個歷史悠久的回族社區。據說元代就有穆斯林在這裡居住,並建有清真寺。幾百年來,在伊斯蘭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和當地民間文化互動影響下形成的中原穆斯林文化一直是水南關的主流文化。激烈的社會變遷在很多方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但沒有改變民族傳統文化和宗教信仰在水南關人心目中和生活中的位置。作為民族傳統文化和信仰標誌的清真寺始終是社區內最重要的建築,村民的價值觀念、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等體現出鮮明的伊斯蘭文化特色。
在伊斯蘭文化的薰陶下,社區成員的自我認同首先是回民或穆斯林,然後是水南關人。“天下回回是一家”的民族情感,歷史上民族歧視造成的生存環境的艱難,與周圍漢族社區的矛盾和衝突,鄰里互助的傳統,遇到危機時同社區人生死與共、其他穆斯林社區鼎力相助的經歷,淡化了人們的家族觀念,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民族認同感。在當地漢族人眼中,水南關的回族人以好勝心強、團結、心齊、商品意識強、善於搞小商品經營聞名。

村落發展

發展與民族關係的變化
A.經濟發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由於歷史的原因,河南回族人均擁有的土地資源普遍少於漢族。水南關人擁有土地資源的情況也不例外,全村僅有520畝耕地,人均不足3分。過去,村周圍遍布大大小小的坑坑窪窪,耕地常遭鹽鹼風沙侵襲,雨天水汪汪,睛天白茫茫,每年收穫的糧食難以維持溫飽。做小生意既是水南關回族人的傳統,也是維持生存的必須。但小商品經營只能餬口,不能致富。水南關因此曾被稱作“生死關”。
50年代中期以前,水南關人靠小生意勉強維持生存。隨著農村集體化制度的推行,水南關也經歷了從互助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所有制變化。人民公社時期,村民傳統的小經營被視為資本主義尾巴遭禁止,人們只能把精力用到人均不到3分的土地上。雖然從50年代中期開始村中辦有集體副業和小企業,但這些在上級領導部門統一部署下建起的小規模經營沒有多少效益。村民始終生活在貧困中,吃糧靠統銷,生產靠貸款,花錢靠救濟。70年代,村民每年除吃掉18萬斤統銷糧外,還要四處借紅薯乾充飢。1978年,水南關的人均年收入還不到90元。
改革開放給貧困中的人們帶來了發揮自身潛力的機會和擺脫貧困的希望,但致富道路的選擇卻不是一件易事。改革開放初期,水南關村也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將土地分到各家各戶,村民恢復了做生意的傳統。但對人均土地很少的水南關來說,這種改革帶來的好處很有限,同時卻產生了耕作困難、不重視種植管理等問題。
水南關的黨支部和村民委員會在決定水南關的致富道路上起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改變了農村基層黨支部和政權組織的主要任務,帶領民眾致富幾乎成了衡量他們成績的唯一標準。在新任黨支部書記買望真的帶領下,他們冷靜分析水南關的處境和優勢,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水南關的發展道路,找出了水南關3個可利用的優勢和經濟發展方向:一是回族人宰牛、宰羊、刮皮的傳統技術有利於發展製革業;二是人多地少剩餘勞動力多,有利於辦工廠、搞運輸;三是緊靠交通要道,有發展飲食服務業、商業的地理優勢。在此基礎上,他們理出了發展思路,並用生動的語言表述為:用好“三把刀”(指宰牛宰羊、刮皮、切糕的刀),走好“三步棋”,大河小河一起流,集體個體同步富。即利用水南關人的傳統優勢,從發展皮革業起步,同時發展運輸業和飲食服務業。在發展順序上,優先發展集體經濟,然後利用集體經濟的力量,促進多種經濟形式的發展。
他們走出的第一步棋是發展集體皮革業,先建投資少、規模小、效益好的小型製革廠。在小製革廠成功的基礎上爭取貸款,擴大投資,又先後興建了3個規模較大的製革廠。這幾個製革廠投產後都獲得了極好的經濟效益,為發展其它工業項目奠定了基礎。接著,他們走出了第二步棋:以皮革業為龍頭,發展其它可贏利的工業項目。他們整頓改造了不太景氣的農機修造廠、平板玻璃廠,又新建了瑪賽克廠和造紙廠。這兩步棋的成功使水南關集體經濟迅速發展壯大。為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他們隨之把發展重點轉到促進多種經濟形式的發展上,走出了第三步棋,即利用集體經濟的實力,促進個體經濟和其他經濟形式的發展。集體經濟的成功不僅使水南關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它的社會影響力。村集體有能力為個體經濟的發展提供優厚的條件和服務。這些服務主要是:擔保貸款;免費架設動力線路;解決經營場地;賒欠原材料;幫助辦理一切營業手續。這些服務措施調動了村民興辦個體經濟的積極性,從事汽車運輸、食品加工、開辦小炭場、搞皮鞋、服裝加工等多種經營的個體戶迅速增加,很快成了水南關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他們對農業實行“五統一”管理,即統一耕種、施肥、澆水、治蟲、收割,將昔日的低產田變為旱澇保收、畝產噸糧的高產田,解決了80年代初期土地資源浪費的問題。
1993年以後,水南關的經濟發展逐漸從增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向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轉變,同時根據經濟發展情況,調整產業結構。近幾年,村辦企業研製了7種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新產品,其中有5項填補了國內空白,2項填補了省內空白。新辦了2家合資企業,引進外資120萬美元。產品銷往東北、東南沿海地區和國內其他省份,約有五分之一的皮革產品出口。同時,他們注重第三產業的發展,利用本地資源,新建了溫泉遊樂園、羊剪絨製品廠等企業。逐步形成了以集體皮革廠為龍頭,以機械、造紙、羊剪絨生產、煤炭銷售等集體企業為龍身,以從事汽車運輸、皮鞋服裝製作、飲食服務業、商業經營的個體經濟為龍尾的一條龍產業結構。
80年代以後形成的集體、個體、聯合體幾種經濟形式並存的格局,使水南關的經濟發展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1980年全村的工農業總產值僅有200萬元,1984年增至500萬元,1989年達2900萬元,1993年超過億元,為1.73億元。1997年全村有15個村辦集體企業,360家個體工商戶。全村的工農業總產值為5.1億元,創利稅3400萬元。個體經濟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也不斷增加。1997年個體經濟的產值為2.1億元,占全村工農業總產值的41%。村民的人均純收入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增加,1989年人均純收入為1500元,1993年增至5000元,1997年又增加到7100元。
村民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種現代家庭用品包括高級轎車進入了村民的家庭。據水南關村委會統計,1997年全村有凱迪拉克、小霸王、靈芝等高級轎車36輛,豪華機車226輛,大型貨車208輛;直撥電話350部,大哥大126部;空調140台,彩電600台。人均擁有集體固定財產7.2萬元,私人家庭財產8萬元,人均住房面積70平方米。
B.公益事業的發展與居民生活環境的改善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家庭收入的增加,水南關人開始按自己的想法建設水南關。從1984年開始,他們就根據社區的需要和經濟承受能力進行社區建設,逐步發展社區公益事業和福利事業。主要的社區建設項目有以下幾項:
(1)公共設施建設。主要包括架設電話線路;修築水泥路面,綠化村中街道;修建水塔,免費向社區成員供應自來水;安裝路燈;修建村大門口牌樓;在住戶門口修建花壇,美化村內環境;為每個家庭安裝閉路電視等。
(2)教育投資。1986年新建了學校和幼稚園,後來又增添了電教室、試驗室和教學設備。每年給學校補助2萬元的教育經費。為了解決師資問題,水南關給教師提供了比沁陽市其他學校更優惠的條件:比同級別教師每月增加40元浮動工資,幫助解決夫妻兩地分居、家屬住房和子女就業等問題。凡在村中教書滿10年調走的,每人補助4000元。同時還建立了獎學金制度,規定凡考上高中和中專者每年補助2000元,考上大學者報銷學生在校的全部費用。任課教師也可得到2000元至5000元獎金。1986年以來,用於村中國小校和幼稚園的教育投資共約270萬元。此外,他們還投資150萬元分批選派205人到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進修培訓。
(3)住房投資。1987年水南關請有關部門作了新村規劃,新村的街道按清真寺的方向排列,清真寺後面不建民房,以保持禮拜方向的聖潔。並先後投資100多萬元作為村民的建房補助費,以促進規劃的實施。
(4)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投資6萬元建成了水南關醫院,為村民就近治療小病提供了方便。
(5)宗教設施建設。1986年投資50多萬元新建了清真女寺。1990年開始陸續投資800多萬元(其中村民自發捐助380萬元,村辦企業資助420萬元)修建清真男寺,同時擴建女寺,並為村委會辦樓和清真女寺配備了鍋爐,安裝了暖氣,為女寺沐浴房安裝了淋浴沖洗裝置。
據水南關村委會提供的資料,80年代以來,用於村辦學校和幼稚園的建設資金為270萬元,用於新村規劃、街道硬化和環境綠化的資金300多萬元,用於男女清真寺建設的資金為800多萬元。這些資金一部分由村民自願捐助,一部分由村集體企業資助。
90年代,水南關逐步建立了社區福利制度。年過70歲的老人每人每月30元生活補貼金或稱養老金,軍烈屬每月50元救濟金。每逢春節,每位老人還得到100元錢的禮品。1992年開始實行幹部和企業職工退休保險制,凡在水南關企業工作10年以上、年齡55歲以上的職工(包括來自外社區的回族、漢族職工),退休後都可得到原工資額85%的退休工資,並可報銷一半醫藥費。退休工資由原工作企業發放,廠在工資在,廠垮工資無。
C.人口交流與民族關係的改善
水南關從1986年開始聘請有關專家、工程師、技術員和技術工人到村辦企業工作,同時,還招收了不少來自外村的工人。這些科技人才和普通工人多是漢族人。隨著個體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汽車運輸戶的增加,水南關又聘請了不少漢族司機。90年代,在水南關的村辦企業、學校和個體運輸戶中,漢族人的比重達80%以上,有的企業甚至達90%左右。據水南關村委會統計,1997年在水南關工作或學習的外來人口共約2350多人。加上水南關人,在這裡工作生活的實際人口有5000餘人,其中近一半是漢族。
經濟發展引起的人口交流改變了昔日水南關只有回族人工作生活的狀況,傳統的回族社區如今形成了回漢兩族人共同工作的新局面。雖然回族人和漢族人在社區中位置和身份不同,但相互的需要和尊重漸漸改變了回漢兩族人的觀念,促成了民族關係的新變化。
變化首先從水南關人開始。經濟發展引起了水南關對科技人才和普通工人的需求,在漢族人占絕大多數的社會環境中,人才和普通職工大多是漢族人。水南關人首先破除了狹隘的民族偏見,不拘民族選用人才。他們對聘請來的漢族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百般照顧,給予高薪待遇,並為他們建造住房,購置電冰櫃、電視機等家用電器,提供種種生活便利,為他們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這些技術人才以廠為家,開發研製高質量的產品,對職工進行技術培訓,培養新的技術人才,為水南關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對在各企業工作的漢族職工,水南關也一視同仁,為他們辦理了人身財產保險。在工資、福利、退休等方面,外來職工享受和本村職工完全相同的待遇,鼓勵他們長期在水南關工作。這些措施在水南關社區內部創造了回漢兩族融洽相處、共同發展經濟的環境。
經濟發展還使水南關人認識到與周圍漢族社區搞好關係,維持社區外部環境安定的重要。過去,由於歷史的原因,水南關和相鄰的馬坡村、東關村結下世仇,積怨甚深。馬坡、東關村的人不敢走水南關的地界,水南關人外出辦事需要經過馬坡、東關時,只能捨近求遠,繞道而行。顯然,這種與鄰近漢族社區關係十分緊張的狀況不利於經濟的發展和社區的安定。水南關的主要負責人意識到這一點,通過各種方式使本村幹部、民眾認識到與鄰村搞好關係的重要,然後主動到相鄰漢族社區解怨。水南關人的主動和謙讓贏得了兩個漢族村的友好反應,從此結束了與鄰近漢族社區世代交惡的歷史,也為水南關的發展創造了安定的外部環境。
水南關的變化還體現在較為冷靜和理智地看待外坊穆斯林與漢族鄰居的衝突上。歷史上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和回、漢兩族間的文化差異等因素,造成了兩族民眾間易起衝突的局面。占人口總數1%左右的中原回族人為了生存,形成了“一坊受辱,百坊支援”的傳統。水南關就曾不止一次參加過支援外坊穆斯林的行動。90年代當有關事情發生後,水南關人的觀念變了,在“兩委”班子的說服教育下,沒有人參與有關行動。
D.文化的整合及特點
經濟發展使水南關從一個相對封閉的回族窮村變成一個開放的社區。外社區人口的流入,不同社區間經濟、文化、人口交流的增多,使水南關不可避免地處在與外社區文化的互動之中。
社區外部的文化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與水南關同質的文化,一類是異質文化。同質文化主要指伊斯蘭文化,包括世界伊斯蘭文化和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而成的中國伊斯蘭文化。異質文化指各種非伊斯蘭文化。生活在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雜居地區,水南關人與兩類文化社區都保持著聯繫。與同質文化社區之間的聯繫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依據傳統進行民族、宗教活動,如逢重大宗教節日,或聘請阿訇、清真寺落成之時,請外坊穆斯林來水南關參加慶典,或應邀到有關穆斯林社區參加慶祝活動;與其他穆斯林社區保持通婚關係,通婚範圍往往與互相參與有關宗教活動的範圍重合;到麥加朝覲等。與異質文化社區的聯繫主要是經濟聯繫和各種文化聯繫。
外社區文化的傳播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一是人員交流,二是通過電視、電影、廣播、報紙、雜誌、書籍、政府檔案等媒介。人員交流包括外社區人員的流入和本社區人口在不同社區之間的流動。流入水南關的外社區人員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上級部門派到水南關從事各項工作的幹部;
(2)到水南關工作的科技人才、教師、工人等;
(3)到水南關求學的人員,主要包括來自全國各地到清真寺求學的海里凡,1997年水南關有41位來自寧夏、陝西、新疆等省區和省內其他穆斯林社區的海里凡;
(4)參加各種民族、宗教慶賀活動的外坊穆斯林。此外,還有來自各地的參觀訪問者。這些外來人口在水南關停留的時間長短不一,但都或多或少傳播著一種文化信息。
水南關人在本社區之外的交往和流動是外社區文化流入的主要途徑。按流動地的文化特質,可將水南關人的流動地分為穆斯林社區和非穆斯林社區兩類。與穆斯林社區的交流主要是社會、文化交流,經濟往來不多。大量的經濟活動和消費活動是在非穆斯林社區完成。社會大環境中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社會時尚等,不可避免地影響著水南關人,尤其是年輕人。
電視、電影、報紙、雜誌、書籍等現代傳媒是另一個傳播社會大環境文化的重要通道。電視的普及使人們呆在家中就可知世界大事,了解社區外各種不同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文化習俗。政府部門的檔案則通過“兩委”班子,將社會的統一要求或規範傳達到社區成員中。
通過不同方式傳入水南關的同質文化(民族文化或伊斯蘭文化)起著強化社區傳統文化的作用,傳入社區的異質文化則通過與社區傳統文化的互動融入社區文化,促進社區文化的變遷。這一過程是通過社區文化整合實現的。
80年代以來,水南關主要通過提倡社區基本價值觀念體系,同時依靠傳統風俗習慣、禮儀等集體活動形式的強化作用,以及社區組織間的相互配合實現社區文化的整合。水南關的基本價值觀念體系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是儒家觀念)融合而成的。該價值觀念體系形成於明末清初,通過傳統的經堂教育延續至今,其中對普通穆斯林影響較大的是基本信仰教育和倫理道德教育。在水南關的穆斯林看來,兩種歷史上的優秀文化———伊斯蘭文化和儒家文化相融而成的道德準則,與社會主義道德觀是一致的;民族文化(或伊斯蘭文化)的繁榮符合社會主義的原則。在社區文化發展過程中,除了傳達各種必須貫徹執行的檔案外,沒有人告訴他們每一件具體的事如何做。水南關人因而有充分的想像空間,他們按自己的理解處理各種文化發展問題,在社會大環境的要求與社區傳統價值體系間尋求契合點或共同之處。社區文化就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新的整合和變遷。
立於1993年的“擴建清真女寺碑記”反映了水南關人對清真寺的看法:“清真寺是穆斯林沐浴禮拜的聖地,是民族文化活躍的場所,同時也是物質文明程度的標誌。”寫於1997年的題為“辦好清真寺,為兩大文明建設作貢獻”的模範清真寺評比材料中,這樣談清真寺的功能:“清真寺是為本民族婚喪嫁娶服務的場所;是沐身潔浴歡度節日的禮堂;是宣傳愛國愛教、遵紀守法、行善積德、杜絕惡行的課堂;是黨聯繫回族民眾的橋樑;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教場。”正是基於這種認識,水南關的“兩委”班子注重發揮清真寺的教育功能。兩大社區組織———村委會和清真寺協同努力,推進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但水南關的精神文明建設既有社會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設內容,如法制教育、星級文明戶建設等,還有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因而內容更為豐富,更具特色。
水南關的村規民約是根據上級部門提供的有關資料制定的,其中有禁酗酒、禁賭博、禁吸毒、禁販毒、禁封建迷信等內容。此外,村委會還根據水南關的具體情況,作了有關規定。水南關人富裕之後,奢侈炫耀講排場之風一度盛行,有些村民結婚時甚至動用一百多輛小轎車,大事操辦。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村委會根據社會大環境統一的精神文明標準和伊斯蘭文化的要求,提倡勤儉辦喜事,作出了結婚不能敲鑼鼓、放鞭炮,但可請軍樂隊或秧歌隊慶賀,迎親隊伍步行,少用車輛等規定。清真寺配合村委會的行動,從伊斯蘭文化的角度對有關規定作出解釋。清真寺還成立了“淨化社會空氣維護教規小組”,利用主麻日、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等重大節慶和民眾的紅白大典之際,由阿訇進行宣傳教育,講解伊斯蘭教教規和倫理道德要求,以及其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致,教育社區居民既要做禁菸、禁酒、禁黃、戒賭、遵守教規的好穆民,又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這種教育使社區文化既保持了自己的基本特色,又與社會大環境的規範一致。
在水南關,持守伊斯蘭教信仰,不惜重金修建清真寺,尊奉伊斯蘭教倡導的美德或善行,尊敬老人,救助弱小等,是人們讚賞的行為。80年代以來,進清真寺禮拜的人越來越多,約有11.5%的水南關人經常進寺禮拜,忙於各項事務的中青年人大多於主麻日或重大節日參加禮拜。每逢主麻或重大節日,常有來自寧夏固原、同心或其他地方的穆斯林在清真寺門口求助,來禮拜的穆斯林及清真寺慷慨地施散錢財。如有外坊穆斯林因修建清真寺或其它事來募捐,水南關人施散的錢財更多。
但現代非伊斯蘭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社區文化在與外社區文化的互動中還發生另一種變化,即社區習俗的變遷。隨著各種現代物質文明成果進入水南關人的日常生活,與另一種生活方式相關的用品與觀念也為人們所接受。傳統和現代以獨特的方式融合在一起,一些社區傳統習俗漸漸發生了變化。在水南關,身著時髦的西方新娘服飾的新娘子進丈夫家的第一件事仍是雙手接過《古蘭經》,此習俗的含義是表明新娘子接受了向未來的孩子傳授伊斯蘭教信仰的任務。阿訇念“尼喀哈”時,新娘頭頂漂亮的紗巾或手帕,以表明遵守伊斯蘭教婦女不露頭髮的教規。但新娘的服飾和裝扮表達的是另一種生活方式或另一種文化觀念和審美趣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