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葡萄糖硫酸鹽

氨基葡萄糖硫酸鹽

中文名稱: 氨基葡萄糖硫酸鹽

中文別名:D-氨基葡萄糖硫酸鹽;硫酸氨基葡萄糖;葡萄糖胺硫酸鹽;氨基葡萄糖硫酸鉀鹽;氨基葡萄糖硫酸鈉鹽

英文名稱: Glucosamine sulfate

CAS 號:29031-19-4

分 子 式: C6H13NO5.H2SO4

分子量 277.25

性狀:白色結晶性粉末,無氣味,略有鹹味。易溶於水,微溶於甲醇,不溶於乙醇等有機溶劑。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氨基葡萄糖硫酸鹽
  • 別名:硫酸氨糖、氨糖硫酸鹽
  • 外文名稱:Glucosamine Sulfate
  • 是否處方藥:非處方藥
  • 主要適用症: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滑膜炎等關節類疾病
  • 用法用量:每日1500mg-2000mg
  • 不良反應:目前沒有發現不良反應
  • 主要用藥禁忌:無
  • 劑型:粉劑
  • 運動員慎用:非慎用
  • 是否納入醫保:未納入
  • 批准文號:無
  • 藥品類型:生物製品
基本信息,概述,產品種類,發展,消費及發展,產地及著名公司,適宜人群,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藥動學,臨床有效性,藥品安全性,藥物相互作用,綜述,臨床驗證,安全及食用,

基本信息

概述

中文名稱: 氨基葡萄糖硫酸鹽
英文文號: Glucosamine sulfate
分子式:C6H13NO5·H2SO4
結構式:
性狀:白色結晶粉末,無氣味,略有甜味。易溶於水,微溶於甲醇,不溶於乙醇等有機溶劑。

產品種類

氨基葡萄糖硫酸鈉鹽(Glucosamine Sulfate Sodium Chloride), 分子式:(C6H14NO5)2SO4·2NaCL 分子量:566.52 CAS:38899-05-7
氨基葡萄糖硫酸鉀鹽(Glucosamine Sulfate Potassium Chloride)。 分子式:(C6H14NO5)2SO4·2KCL 分子量:605.52 CAS:31284-96-5

發展

消費及發展

20世紀以前國外是最大的消費國家,隨著時間的增加,國內的關節類疾病也越來越多,最大消費國的名稱將要掛在中國的頭頂。
20世紀70年代以後,歐美、日本等國家興起“氨糖”療法,作為治療骨關節炎的首選特異性藥物,氨糖被廣泛套用於骨關節疾病的治療與預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歐洲氨糖是醫學界唯一認可的對骨關節疾病具有治療作用的營養保健品。
1996年氨糖通過了美國FDA認證,全世界已有70多個國家將氨糖套用於治療關節疾病。 21世紀初,中國骨關節炎疾病開始進入“氨糖療法”時代

產地及著名公司

中國是最大的氨基葡萄糖的產地,國內的生產廠家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浙江等沿海。
著名的公司有煙臺東誠生化、青島綠萃生物、江蘇日欣實業、浙江醫保等。

適宜人群

骨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患者
關節疼痛、腰酸背痛、坐骨神經痛人群
骨質疏鬆人群
經常運動的人士
經常到處奔波、注重關節保養和健康維護的白領

藥理作用

作用機制

氨基葡萄糖是一種天然氨基單糖的衍生物,是軟骨基質中合成蛋白聚糖所必需的重要成分。蛋白聚糖可以通過抑制膠原纖維的拉伸力來使關節軟骨具有吸收衝擊力的功能。在關節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聚集葡萄聚糖的生物合成是增加的;在疾病的後期,則相反。由此導致軟骨的彈性不斷減弱並逐漸出現關節炎的諸多症狀。氨基單糖可刺激軟骨細胞產生具有正常多聚體結構的糖蛋白,抑制一些可損害關節軟骨的酶(如膠原酶),防止皮質激素及某些非甾體抗炎藥物對軟骨細胞的損害及減少損傷細胞的內毒素因子的釋放。在關節炎的發展進程中,補充外源性的氨基葡萄糖可能起到有益的作用。在體外試驗中,如果補充了氨基葡萄糖,形成軟骨的多形細胞就可以合成更多的聚集葡萄聚糖。在關節炎的動物模型中,氨基葡萄糖也具有抗氧化作用,抑制損傷細胞的超氧化物自由基的產生。通過上述途徑,氨基葡萄糖發揮直接抗炎作用,可緩解骨關節炎的疼痛症狀,改善關節功能,並可阻止骨關節炎病程的發展。

藥動學

氨基葡萄糖口服90%被吸收,通過生物屏障迅速彌散到血液,並分布到組織和器官,尤其對關節軟骨有親和性,可彌散到關節軟骨基質,到達軟骨細胞。口服後4h血藥濃度達峰值。服藥後1~8h,在肝、腎、胃壁、小腸、腦、骨骼、肌肉和關節軟骨均可測出硫酸氨基葡萄糖濃度依次遞增。24h該成分下降。t1/2為18h。硫酸氨基葡萄糖經肝臟代謝為較小的分子,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和尿素。口服量的10%從尿排泄,11%經糞便排出,其餘大部分以二氧化碳形式經呼氣道排出[2]。
也有一些研究報導了不同的結果。Barclay[4]認為氨基葡萄糖口服後,經過首過效應與血漿蛋白結合,生物利用度為26%,未結合的氨基葡萄糖部分在關節軟骨處濃集。體外試驗提示,氨基葡萄糖產生各種作用時,其血藥濃度需高於100mmol・L-1。Biggee等[5]在給予18名禁食一夜的骨關節炎患者硫酸氨基葡萄糖1500mg,在一定時間留取血樣。空白血樣的藥物濃度低於015mmol・L-1,試驗中最大血藥濃度為1115mmol・L-1,遠遠低於其他研究中取得體外療效所需要的濃度。由此Biggee等研究者對於氨基葡萄糖的療效產生了疑問,因為這些療效是建立在當前體外研究
中高濃度的的生物學理論基礎上的。

臨床有效性

氨基葡萄糖用於治療各個部位的骨性關節炎,如膝關節、髖關節、手關節等的骨性關節炎[2]。自硫酸氨基葡萄糖上市以來,國內外對其進行了多項臨床研究。
症狀改善作用 在1994年,Noack等為評價硫酸氨基葡萄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進行了一項多中心、隨機、安慰劑對照的研究。252例門診骨關節炎患者依據理奎森氏(Lequesne)指數評定(其放射學分級Ⅰ至Ⅲ級,Lequesnez指數至少為4分,且至少有6個月以上的症狀),隨機分組,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500mg(治療組)或安慰劑(對照組),每日3次,用藥4周。在研究開始時每組的Lequesne指數均為(1016±0145)分。研究結束時治療組降至(7145±015)分(平均減少312分),安慰劑組為(814±014)分(平均減少212分)(P<0105,S檢驗)。治療組與安慰劑組有效率分別為55%(n=120)與38%(n=121)。患者耐受性好,2組未發現明顯差異。該研究顯示,硫酸氨基葡萄糖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骨關節炎的慢作用藥物。Bruyere等研究了長期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對於患有膝關節炎的絕經後婦女症狀及進行性結構變化的影響。414名婦女進入一項為期3年研究。3年後,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婦女的關節腔沒有顯示狹窄,而服用安慰劑組患者的關節腔變窄了0133mm。此項研究著重說明了易患膝關節炎的絕經後婦女,藥物干預改變了疾病的進程。
在涉及硫酸氨基葡萄糖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中,有4項為硫酸氨基葡萄糖與布洛芬對比治療OA的試驗。其中3項的結果是硫酸氨基葡萄糖優於布洛芬[7210],另一項為2種藥物之間無顯著性差異[11]。以上4份報告都顯示氨基葡萄糖的不良反應明顯要少於布洛芬。其中Qiu等[9]研究了硫酸氨基葡萄糖和布洛芬治療中國膝關節炎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178名患者隨機分為2組,分別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1500mg・d-1與布洛芬1200mg・d-1,用藥4周。硫酸氨基葡萄糖組與布洛芬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6%與16%(P=0102),由於藥物因素退出的患者分別為0%與10%(P=010017)。與布洛芬相比,患者對硫酸氨基葡萄糖的耐受性更好。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在抑制細胞膜的環氧酶發揮止痛作用的同時,也由於其選擇性低產生了諸多不良反應,而硫酸氨基葡萄糖抑制關節炎的機制卻與之不同。有些研究者認為,硫酸氨基葡萄糖與非甾體抗炎藥(nonster2oidalanti2inflammatorydrugs,NSAIDs)相比,具有相似的改善關節炎症狀的作用,但耐受性更好。這種特點似乎更適合關節炎患者的長期治療。Clegg等為研究氨基葡萄糖與硫酸軟骨素對治療膝關節炎引起的疼痛的療效及安全性,進行了多中心、雙盲、安慰劑及塞來昔布作對照的氨苄葡萄糖/軟骨素關節炎干預試驗(glucosamine/chondroitinarthritisinterventiontrial,GAIT)。將1583名有症狀的膝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組,分別給予氨基葡萄糖1500mg・d,硫酸軟骨素1200mg・d,同時服用氨基葡萄糖及硫酸軟骨素、塞來昔布200mg・d-1或安慰劑,用藥24周。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9歲,其中64%為女性。根據膝關節炎引起的疼痛的程度再分為中度(n=1229)及重度2個亞組(n=354)。研究結果顯示,氨基葡萄糖與硫酸軟骨素單用或聯用不能有效地減輕重度亞組膝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它們可能對中度亞組人群膝關節炎引起的疼痛有效。雖然上述諸多研究顯示氨基葡萄糖在治療骨關節炎中是有效的,但也有幾個試驗卻顯示氨基葡萄糖與對照組相比效果不明顯的結果[13215]。這些結果是否與藥品的廠商品牌有關,尚待考察。Mcalindon等[13]進行了為期12周的雙盲、隨機、安慰劑研究,包括了205例45歲及以上的膝關節炎患者。患者隨機分為氨基葡萄糖組(服用1500mg・d-1)及安慰劑(1500mg・d-1)主要結果根據西安大略及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指標(thepainsubscaleoftheWesternOntarioandMceMasterUniversitiesOsteoarthritisIndex,WOMAC)WOMAC評分。其他結果包括機體功能及僵硬程度、調查問卷、止痛劑使用情況。研究結果顯示,在改善膝關節炎症狀方面氨基葡萄糖不比安慰劑更有效。在薈萃分析研究中,Towheed等[16]收集MEDLINE,PRE2MEDLINE,EMBASE,AMED,ACPJournalClub,DARE,CDSR,CCTR等資料庫中隨機臨床試驗中有關氨基葡萄糖的20項研究,分析了2570位OA患者的臨床資料。薈莘(Meta)分析結果顯示,在WOMAC疼痛評分、僵硬程度及功能方面,研究涉及的幾種氨基葡萄糖的製劑並未顯示出優於安慰劑的效果。氨基葡萄糖製劑除了硫酸鹽外,還有鹽酸氨基葡萄糖。Houpt等觀察了鹽酸氨基葡萄糖對膝關節炎病人疼痛及功能障礙的療效。發現治療8周后,WOMAC疼痛指數與治療前及安慰劑組比較無明顯差異,並且鹽酸氨基葡萄糖組49%病人覺治療後有改善,而安慰劑組則為40%(P=0158)。邱貴興等採用多中心、隨機、陽性藥平行對照臨床研究方法,評價鹽酸/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療膝骨關節炎的療效和安全性。將142例膝骨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2組,試驗組和對照組各為71例,分別給予鹽酸氨基葡萄糖480mg・次和硫酸氨基葡萄糖500mg・次,每日3次服藥,共治療4周,停藥後繼續觀察2周。採用Lequesne指數作為療效評分標準,觀察服藥前後的膝關節症狀變化包括休息痛、運動痛、壓痛、腫脹、晨僵和行走能力的改善程度,紀錄不良反應及實驗室生化指標等。治療4周后,試驗組和對照組的Lequesne指數總評分與基礎值相比分別下降至(314±119)(P<0105)和(314±118)(P<0105),症狀改善率分別為91143%(64/70)和90100%(63/70),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05);停藥2周后,兩組皆維持原有的治療效果,症狀改善率分別為92142%(61/66)和91118%(62/68),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05)。研究者認為鹽酸氨基葡萄糖治療骨關節炎的療效與硫酸氨基葡萄糖相似。
結構改善作用 2001年,通過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Reginster等[19]研究硫酸氨基葡萄糖對骨關節炎的長期影響。212例膝部骨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組,每天服用1500mg硫酸氨基葡萄糖或安慰劑,用藥3年。在治療前和治療後1年和3年拍攝每一側膝部充分伸展負重時前後位X線照片,套用數字圖像分析的方法,測定脛、股骨關節中間腔的平均寬度。最小關節腔寬度即為關節腔的最窄處,用放大鏡觀察。症狀評分按照WOMAC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經X線片證實的進行性關節間隙平均變窄程度,在安慰劑組為0131mm,而在硫酸氨基葡萄糖組(1500mg・d-1)無明顯改變,僅為0106mm,兩組有顯著性差異。口服安慰劑的患者,其症狀比套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療者稍有加重。治療組和安慰劑組在安全性及早期退出試驗的原因方面無明顯差異。因此認為,硫酸氨基葡糖的長期治療可阻止膝OA的發展。但也有人對這種X線觀測方法有異議,認為有可能誇大治療成果[20]。

藥品安全性

就臨床研究中患者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數量方面比較,・4151・ChinPharmJ,2007October,Vol142No119
中國藥學雜誌2007年10月第42卷第19期
氨基葡萄糖與安慰劑相似,都是安全的[12213]。消化系統少見輕微而短暫的胃腸道症狀,如噁心、便秘、腹脹和腹瀉。中樞神經系統可見頭痛和失眠,偶見輕度嗜睡。另有幻覺、記憶喪失,顫抖、偏頭痛報導。心血管系統可出現心悸、外周性水腫和心動過速。部分病人可能出現過敏反應,包括皮疹(麻疹樣皮疹)、皮膚瘙癢和皮膚紅斑。有胸部疼痛、喉嚨緊張感報導。夜間出汗增多。在患有OA的中國患者中,邱貴興等[18]報導鹽酸氨基葡萄糖組和硫酸氨基葡萄糖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4112%(3/71)和7110%(5/71),主要表現為輕中度胃部不適和便秘。另有鹽酸氨基葡萄糖引起肝損傷的文獻報導[21]。對有殼水生動物(如螺類、貝殼類和蝦蟹等)提取的甲殼素過敏者,氨基葡萄糖類藥物禁服。氨基葡萄糖對哺乳期及兒童的影響尚不清楚,故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與布洛芬或吡羅昔康組相比,氨基葡萄糖耐受性好。雖然氨基葡萄糖組與布洛芬組都報導了瘙癢、皮膚反應、面紅及疲乏的病例,但前者患腸道紊亂的發生率明顯少於後者。因此,氨基葡萄糖組退出臨床研究的人數也低於布洛芬組或吡羅昔康組[8,11,22]。動物口服氨基葡萄糖的LD50大約為8000mg・kg-1,12個月長期口服2700mg・kg-1未見不良反應。在體外試驗中,改變葡萄糖的代謝需要給動物服用大劑量氨基葡萄糖,使其達到較高的濃度。體外試驗顯示,影響葡萄糖代謝的濃度已超過人體口服氨基葡萄糖製劑後組織濃度的100~200倍。3063位試驗者臨床試驗數據的研究顯示,口服氨基葡萄糖66周后,試驗者的血藥濃度下降的極慢。氨基葡萄糖所引起的不良反應顯著低於安慰劑或非甾體抗炎藥。因此此項研究的結論是氨基葡萄糖的用法及劑量是安全的,不會影響葡萄糖的代謝[23]。Scroggie[24]研究了鹽酸氨基葡萄糖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門診患者隨機分為2組,一組給予鹽酸氨基葡萄糖(1500mg・d-1)及硫酸軟骨素(1200mg・d-1)治療,另一組給予安慰劑。用藥90d後監測血紅蛋白A1c(HbA1c)水平。結果顯示,鹽酸氨基葡萄糖不會顯著影響2型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代謝。沒有患者因服用鹽酸氨基葡萄糖而需改變原有糖尿病治療方案。除鹽酸氨基葡萄糖組有4人退出試驗(退出原因分別為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顫動、過度排氣)外,沒有接到其他不良反應報告。瑞典藥品不良反應資料庫收集了2001年至2006年2月懷疑與氨基葡萄糖產品有關的86份不良反應報告[25]。這些藥品涉及了在瑞典上市的10種氨基葡萄糖產品。以前未知的不良反應包括:血管性水腫(2例),蕁麻疹(1例),結腸炎(2例),胃/十二指腸潰瘍(3例),浮腫/下肢浮腫(3例),頭暈(4例),關節痛(2例),支氣管哮喘/支氣管哮喘加重(3例),糖尿病加重(2例),膽固醇升高(2例)。澳大利亞藥物不良反應顧問委員會(TheAdverseDrugReactionAd2visoryCommittee,ADRAC)已收到51份關於氨基葡萄糖的皮膚反應的報告[26],包括皮疹、瘙癢、蕁麻疹及血管性水腫。根據ADRAC的要求,澳大利亞的氨基葡萄糖產品標籤應註明產品是否來源於海產品。ADRAC警告對於貝殼類動物過敏的患者服用來源於海產品的氨基葡萄糖時應格外警惕皮膚過敏反應。丹麥藥品經銷處向歐洲各藥品管理機構發出緊急警告,報告了3例用氨基葡萄糖產品後血膽固醇水平升高的病例。丹麥藥品資料庫已有67例氨基葡萄糖不良反應報告。大多數為說明書上已有記載。說明書上未敘述的不良反應有:增加INR(3例)、視覺障礙(3例)、周圍性水腫(3例)、呼吸困難(2例)、肺栓塞(1例)、中風發作(1例)、心肌梗死(1例)及膽固醇升高(1例)。

藥物相互作用

有關氨基葡萄糖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的資料和報導尚不多。氨基葡萄糖可增加四環素類藥物在胃腸道的吸收,減少口服青黴素或氯黴素的吸收。同時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的患者可能需要降低本品的服用劑量,或降低非甾體類抗炎藥的服用劑量。氨基葡萄糖與利尿劑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兩藥同時服用時可能需增加利尿劑的服用劑量。也可減弱降糖藥物的作用。其可能的機制是本品可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另外由於氨基葡萄糖可使葡萄糖調節的應激蛋白導致拓撲異構酶的表達降低,因此可減弱阿黴素、依託泊苷及替尼泊苷的作用[27]。瑞典藥品不良反應資料庫收到了3例氨基葡萄糖與華法令合用造成華法令作用增強的報告[25]。
雖然氨基葡萄糖的各種產品已被廣泛用於OA患者,在一些臨床研究中亦顯示出有益於改善症狀的作用,但根目研究現狀,仍然需要更多的長期臨床試驗來評價氨基葡萄糖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

綜述

臨床驗證

氨基葡萄糖的最佳搭配是硫酸軟骨素,兩者共同食用還能起到止痛作用,並且不會有副作用。

安全及食用

氨基葡萄糖硫酸鹽在中國是處方藥,被列為保健品類的產品,臨床驗證沒有任何副作用。
每天最多食用量是2000mg。每天1-2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