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評價

氣候評價

氣候評價是指運用氣候學的原理和方法,對某一時期的氣象條件這一自然因素給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所帶來的影響,進行科學的客觀分析評定。因此,氣候評價是氣候條件與經濟效益緊密結合的總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候評價
  • 外文名:climatic assessment
定義,內容,目的,影響因素,評價方法,氣候評價與氣候影響評估的關係,意義,

定義

氣候評價是用氣候學的知識和方法,從社會經濟效益的觀點出發,對氣候狀況尤其是氣候事件所產生的影響作出客觀、科學的評價。氣候評價也指開展某一地區的氣候資源,災害影響等綜合評價,如氣候影響評價、氣候資源評價、氣候災害評價、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等,凡開展此項業務的氣象台站和單位,均要參加此項業務台站數的統計。

內容

氣候評價的內容包括對氣候條件本身的評價和氣象條件對人們的社會活動與經濟活動影響的兩部分。對氣候條件本身的評價主要是針對當年或某一徹的光照、氣溫、降水等基本氣象要素及乾旱、暴雨、霜凍、颱風、連陰雨等重大災害性天氣進行綜合分析, 作出當年或某一時期的氣候條件是屬於正常、基本正常、不正常、異常等評價,並由此得出氣候條件對國民經濟建設, 特別是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程度。

目的

氣候評價的目的,在於通過對氣候事件的總結,揭示氣候與社會各方面的密切關係.使人們認識氣候這一長期來未被引起足夠重視的自然資源,使其在各類活動中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發揮氣候因素所具有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通過對人類戰勝自然災害實踐經驗的總結,找到克服不利於氣候因素的途徑,從而增強人類對氣候異常和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影響因素

氣候平均值改變後,氣溫、降水等級整體由正距平向負距平方向調整,一些過去的氣候評價結果在長序列評價中需要重新考慮。

評價方法

氣候評價的方法主要是根據歷史氣象資料和各個專業部門的生產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後建立回歸方程等方法,然後利用當年的氣象資料,對氣候條件和國民經濟的影響作出評價。定性分析需要摸清所評 價的各個對象在整個生長或生產過程中對氣象條件的需求,然後根據氣象資料和所掌握的各種數據作出客觀分析評定,為各級政府和生產、管理、科研等有關部門提供服務,使他們在總結經驗、安排生產、制訂計畫時考慮氣候因素,增強人們對氣候變化規律的認識和套用。

氣候評價與氣候影響評估的關係

在現代氣候業務中氣候災害影響評估有三個特點,一是利用不同氣候影響評估模式,由定性氣候影響評估向客觀定量評估方法轉變;二是建立氣候動力預測模式和不同影響評估模式相聯繫的預評估模式系統。進行農業年景、水資源等客觀預評估;三是進行氣候災害的風險評估;在當前對氣候災害綜合影響認識的荃礎上,進一步開展氣候災害風險普查,加強氣候災害分析評估。開展氣候災害風險區劃工作。有針對性地制定和完善防災減災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制訂氣候災害防禦規劃,進一步做好氣候災害防範應對工作,為社會經濟發展和氣候資源利用的合理布局和開發,規避氣象災害風險提供科學依據。提高氣候異常影響評價能力。增強災害性、極端性氣候異常期的書本氣象要素定量影響評價能力,強化高時空解析度氣象資料在氣候評價業務中的套用能力;發展氣候評價指標體系和定量模型.對全國市縣和區域(流域)關鍵氣象要素的異常程度、極端性強度、影響範圍和持續時間等指標進行綜合定址評價。
發展針對高敏感重點行業的氣候影響定量評價業務。重點提高氣候對農業、水資源、能深等行業或艱大工程形響評價的針對性和定量化水平.並開展氣候影響預評估業務。強化災害性氣候影響評價,重點開展災害性極端氣候事件的影響評價業務。依據氣候影響指數和評價模型,對異常或極端氣候事件所造成氣象災害的發生範圍、強度、持續時問、綜合損失等做出客觀定量評價,提供及時客觀的災害影響評價產品。

意義

(1)氣候評價能提高人們對氣候規津的認識,讓人們按照自然規律辦事。
(2)氣候評價為領導機關提供氣候情報,有利於從長遠利益出發制訂計畫和確定決策,造福子孫後代。
(3)氣象條件對農作物產量形成起決定性作用。進行氣候評價的意義在於根據氣象條件的不同,採用相應的農業管理措施,趨利避害。獲取高產農作物的氣候評價目前通常採用定性的方法。
(4)氣候評價幫助人們和動物選擇合適的居住地和商業性強的場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