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團

民樂團

民樂團,是中國近代發展出的一種以中國民族樂器為基礎,再學習西方交響樂團的編制而成立樂隊類型。民國初年因民國政府提倡,亦稱國樂團。在中國內地,又稱為民樂團或民族樂團。在香港稱為中樂團,在新加坡,又稱為華樂團,亦有人認為更準確的名稱是現代中華管弦樂團(英語:Modern Chinese Orchestra),以顯示和中國傳統合奏的區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樂團
  • 外文名:Modern Chinese Orchestra
  • 樂器:中國民族樂器
  • 又稱:國樂團、華樂團、中樂團
  • 準確定義:中華管弦樂團
名稱,民樂團的特色,發展簡史,一般編制,著名樂團,著名樂曲,

名稱

關於民樂團在中文地區各地有數個不同的習稱,民國初年因民國政府提倡,亦稱國樂團。在中國內地,又稱為民樂團或民族樂團。在香港稱為民樂團,在新加坡,又稱為華樂團,亦有人認為更準確的名稱是現代中華管弦樂團。

民樂團的特色

民樂團一般分為吹、拉、彈、打四組,除了以拉弦的胡琴對應交響樂團的小提琴、中提琴,並引進了西方的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來加強低音聲部,此外,以嗩吶和改進過的擴音笙來代替銅管及木管樂,在打擊樂器方面也運用了如定音鼓、軍鼓等西洋樂器。相較於西方交響樂團而言,最大的特色在於彈撥樂器的大量使用,以及大量中國特色的打擊樂器的使用。
一般而言,民樂團主要是指以60人上下編制的樂團,演奏大型合奏曲(又稱作民族管弦樂曲)及大型協奏曲為主,但部份樂團中會同時設有 絲竹樂團,以大約10-30人的較小型編制,來演奏傳統絲竹樂或新作的小型合奏曲。
民樂團演奏的大型合奏曲,在旋律上大多是取材於中國傳統的民歌、戲曲、器樂獨奏(如古琴、箏、琵琶等)及絲竹曲(如廣東音樂、江南絲竹)中的旋律,或依照中國音樂中常用的五聲音階為基礎所新創的旋律;但在作曲方式上,則主要採用西方交響樂中的曲式、調性、配器法、合聲、對位等作曲的原則。
和傳統絲竹合奏比較,現代民樂團除了編制較大之外,有以下幾點不同:
傳統絲竹合奏以單線條旋律,再加花演奏,形成支聲復調;在現代民樂團所有樂器的聲部都是按著獨立的分譜演奏。
傳統絲竹合奏沒有總譜,也沒有專責的指揮,往往由高音樂器笛子、高胡,又或者負責節拍的掌板擔當領導的角色;現代民樂團由指揮按著總譜領導演奏
傳統樂器以高中音為主,缺少低音樂器,演出的編制有彈性,並非固定;現代民樂團參考西方的編制分為吹、彈、打、拉四個家族。樂團的整體音域較大,每個家族都有高、中、低音樂器,並且套用近代發明的低音鍵笙、低音嗩吶、革胡等等樂器。
傳統絲竹合奏以五聲音階為主,有時運用七聲音階(乙反調),音律和西方不同;現代民樂團偏向以西方的十二平均律為標準,不少改革樂器能演奏半音階,亦引入了西方的功能和聲,以及二十世紀的現代音樂寫作手法。
很多傳統樂曲是借著不停的演奏,口傳心授,流派風格的演變而來,並沒有專責作曲的概念;現代不少民樂團都會委約作曲家專為樂團創作新作品。
因此整體而言,不論在樂團編制和樂曲創作上,民樂團都是一個中西音樂相結合的產物。

發展簡史

在1920年代在上海,由鄭覲文等人成立了大同樂會,致力於傳統樂器改造和創新,並組成了一個樂隊,分為吹、彈、拉、打四組,但當時樂團編制較少,約僅30人左右。大同樂會還根據中國傳統音樂改編了一批適合於這種新型樂隊演奏的合奏作品,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由鄭覲文、柳堯章根據琵琶曲《潯陽夜月》改編而成的合奏曲《春江花月夜》。
其後至1935年,中國最早的正式國樂團,中央廣播電台國樂團成立於南京,後來在對日抗戰期間遷往重慶,但一直努力于樂團編制的改進以及樂器的改革,包括音準的強化、音域的增加,以及低中低音胡琴的改革等。1949年以後,中國廣播國樂團遷往台灣,隨後台灣大學1952年和師範大學1953年也成立國樂社。
而在中國大陸,則於1952年成立了最早的大型民族樂團上海民族樂團,隨後,1953年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也在北京成立,在彭修文等人的努力下,在樂團聲部編制、樂曲創作,以及樂器的改進上都有很大的成績,因此,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的編制方式,基本上成為後來兩岸三地及海外各樂團共同仿效的基礎,至今未有重大的改變。

一般編制

一般專業樂團的人數大約60-80人左右。
指揮一人
拉弦樂器:高胡(約3-7人)、二胡(約10-20人)、中胡(約3-5人)、大提琴(或用革胡,約6-10人)、低音大提琴(或用倍革胡,2-3人)
彈撥樂器:柳琴(約1-4人)、琵琶(約4-6人)、中阮(約4-6人)大阮(約4-6人)、三弦(1人,少數曲目使用,通常由阮鹹演奏員兼任)、箏(一人,部分曲目使用)、揚琴(1-2人,揚琴雖然在原理上是擊弦樂器,但在聲部的作用上與彈撥樂器相同)
吹管樂器:梆笛(1-2人)、曲笛(2-3人)、新笛(2-3人)、高音笙(2-3人)、中音笙(1人)、低音笙(1人,部分曲目使用)、高音嗩吶(2-3人)、中音嗩吶(1-2人)、次中音嗩吶(1-2人)、低音嗩吶(1人)(嗩吶在部分曲目中不使用,其中低音嗩吶在少數曲目中使用)低音管(1-2人,部分曲目使用)
打擊樂器:共約3-10人,一人通常負責多項樂器,常用的樂器包括排鼓、中國大鼓、板鼓、堂鼓、定音鼓、小軍鼓、大軍鼓、小鈸、大鈸、西洋軍鈸、吊鈸、小鑼、大鑼、風鑼、泰來鑼、雲鑼、木魚、罄、梆子、鈴鼓、三角鐵、彈簧盒、風鈴、沙球、木琴、鋼片琴、管鐘等。

著名樂團

中國大陸: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北京中央民族樂團、上海民族樂團(以上三個一般被稱作三大民族樂團)、濟南軍區前衛民族樂團、中國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天津歌舞劇院民樂團、廣東民族樂團、成都民族樂團、浙江省歌舞團民族樂團、中國青年民族樂團。
台灣:國家國樂團(NCO)、台北市立國樂團(TCO)、高雄市國樂團、台南市立民族管弦樂團。
香港:香港中樂團(HKCO)。
新加坡:新加坡華樂團。
值得一提的是,在非職業領域也有一些水平較高的樂團。尤其是學校樂團,對民樂的普及、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些樂團,由於財政壓力較小,反而能夠維持經常性的演出,以及維持較大型的編制。下列的學校樂團中,中國人民大學民樂團以及德明政府中學民樂團的編制都超過了職業樂團,達到百人編制。
中國大陸:北京大學民樂團、中國人民大學民樂團、清華大學民樂團、浙江大學文琴民樂團、北京林業大學民樂團、上海財經大學民樂團、天津大學北洋民樂團、北京科技大學民樂團、南京大學民樂團等。
新加坡:獅城民樂團、靜山民樂團、德明政府中學民樂團、南洋女中民樂團、南洋理工大學華樂團。
馬來西亞:專藝民族樂團
台灣:台北青年國樂團、國立台灣大學國樂團、國立成功大學國樂團、新樂國樂團。
加拿大:庇詩民樂團。
美國:火鳳青年國樂團。
香港:香港青少年國樂團、宏光國樂團、香港新聲國樂團、喇沙書院民樂團、沙田官立中學民樂團、拔萃男書院國樂會、聖若瑟書院民樂團。

著名樂曲

大合奏曲:
彭修文:《瑤族舞曲》、《流水操》、《秦兵馬俑幻想曲》、《月兒高》、《豐收鑼鼓》
劉文金:《太行印象》、《難忘的潑水節》
盧亮輝:《春》、《夏》、《秋》、《冬》、《酒歌》、《童年的回憶》
關乃忠:《豐年祭》、《拉薩行》、《祈雨》
蘇文慶:《台灣追想曲》
譚盾:《西北組曲》
劉湲:《沙迪爾傳奇》
顧冠仁、馬聖龍:《東海漁歌》
徐景新、陳大偉:《飛天》
劉文金、趙詠山:交響詩《十面埋伏》
楊春林:《美麗的鳳尾竹》
大型協奏曲:
何占豪:《莫愁女幻想曲》二胡協奏曲
劉文金:《長城隨想》二胡協奏曲
顧冠仁:《花木蘭》琵琶協奏曲
李煥之:《汨羅江幻想曲》(箏協奏,原為交響樂團伴奏,後改編為國樂團伴奏)
蘇文慶:《雨後庭院》柳琴協奏曲、《燕子》二胡協奏曲
劉星:《雲南回憶》中阮協奏曲
劉錫津:《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月琴協奏曲
張曉峰、朱曉谷:《新婚別》二胡協奏曲
俞遜發、瞿春泉:《匯流》笛子協奏曲
馬水龍:《梆笛協奏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