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紀年

民國紀年

民國紀年,是中華民國的國家紀年方式,由中華民國政府規範頒布,表記時稱作中華民國××年,簡稱民國××年、民××。這種紀年方式以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為元年,與舊年曆相差1年,月、日、置閏則同公曆。依照民國紀年制定的曆法又稱國曆。

中華民國紀年使用阿拉伯數字,如:民國38年(1949年)。

基本介紹

背景,換算方法,使用情況,標準寫法,同期紀年,民國紀年表(1912年—1949年),

背景

清宣統三年辛亥年(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於武昌起義,推翻清朝帝制。湖北軍政府的文告和各省回響的宣言不使用年號,使用黃帝紀元;但革命黨人討論成立共和政府時,認為黃帝紀年也不合民主共和的宗旨。各省代表於十二月二十九日在南京召開臨時大總統選舉大會,孫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次年(1912年)元旦正式就職,通電各省,頒訂國號為中華民國,並且不再使用帝制的年號,以黃帝紀元4609年11月13日(1912年1月1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並改用公曆。中華民國成立前的紀年可用“民前”,例如,民前一年就是1911年。
值得一提的是,民國紀年的起始年份,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主體紀年和日本大正天皇在位期間(1912年至1926年)的日本年號“大正”一致,即中華民國的“民國N年”,同時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體N年”和日本“大正N年”(至1926年大正天皇駕崩為止)。這是因為中華民國元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創建者金日成的出生年份、以及日本大正天皇的登基年份均為公元1912年的緣故,純屬巧合,三者並無任何關係。此外,民國紀年為全世界使用第二長連續不間斷之單一國家紀年法,僅次於蘭芳共和國於1777年到1884年的紀年法(蘭芳元年到蘭芳一百零八年),此紀錄於2020年將被超越。
值得注意的是,民國紀年沒有法定的規範機關,僅有中華民國內政部民政司的禮制行政科製作國民歷,以方便民眾查詢曆法之用;相關法律中也僅有《公文程式條例》第六條規定中華民國政府公文必須註記國曆日期。2006年,當時執政的民進黨政府曾提倡廢除民國紀年、全面改採公元紀年,但最後無疾而終。

換算方法

公式:公元紀年—1911=“民國”紀年
此外,1月1日稱“開國紀念日”(紀念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10月10日是“中華民國國慶”、“雙十節”(紀念1911年10月10日由資產階級代表的國民黨領導的“武昌起義”,推翻了封建帝制,具有劃時代意義)

使用情況

中國大陸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國大陸成立,取代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中國大陸後,在其有效統治之領土改用公元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的中華民國時期歷史敘述時,也只提公元紀年。但學術著作仍可使用民國紀年至民國38年(1949年)9月30日,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認為中華民國已經於該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日)結束。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時,四川、西康、雲南、貴州、廣西、海南、浙江、福建等地區仍由“中華民國政府”控制,因此仍使用“民國紀年”。1950年3月27日,解放軍占領西昌;5月1日,解放軍攻克海南島全境。1955年2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放棄大陳列島,至此中國大陸已完全停用民國紀年。
香港
香港在英治時期一直跟隨英國採用公元紀年。1997年香港回歸前,部分香港中文報章(例如星島日報)的日期,會印有公元紀年、民國紀年(例如:已停刊的工商日報,或中英談判前的明報)及公曆日期、農曆日期並列,但香港回歸後除民間私自使用外均取消。
台灣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時,台灣尚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故未使用民國紀元而和日本本土一樣採用天皇年號,直到二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管才開始採用民國紀年。1949年國民黨集團退守台灣後,仍在國內使用民國紀年,之後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加,民間轉為民國紀年和公元紀年並用。但“中華民國政府”各機關,各式官方文書中均採用民國紀元來紀年,這也有維護所謂“法統”的象徵意義。
由於此一套紀年法為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建國時所創設,隱含著中國中心主義,且中華民國建立時台灣不在其版圖內,又因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將此當作自身是“正統中國”的象徵之一,故在近年來伴隨著台灣主體意識的勃興,逐漸被台灣獨立運動者或泛綠人士視為外來政權硬加在台灣的符號,故近年來已有相當程度的人士及團體拒絕或抵制採用民國紀年,而只使用公元紀年:例如民主進步黨的黨證、文宣及公文乃至於網站,立場屬於獨派的《自由時報》於2005年9月6日起將報紙上方及網站所標的日期從民國紀年改為公元紀年。其他台灣報紙方面,《台灣時報》和《蘋果日報》只有標示公元紀年,但《蘋果日報》的刊頭會同時標示公元、民國與農曆3種紀年,其餘報紙(如政治立場被認為偏向泛藍的《聯合報》與《中國時報》)則維持民國紀年。
台灣媒體慣用的“五年級”、“六年級”、“七年級”,是指民國50年代、民國60年代、民國70年代出生的世代統稱。
此外,民國紀元的使用也對歷史教育或研究造成困擾,戰後初期中華民國政府由於企圖消除日本統治台灣的影響,而對過去凡是用到日本年號的地方一律改成民國紀元(如台中一中的建校紀念碑,大正三年被改為民國三年);然而實際上當時台灣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之下,中華民國政府並未實際統治,而顯得不倫不類。此問題也曾被地方政府教育官員提出討論過。目前新出版的歷史書籍或古蹟解說,或有直接使用日本年號,又或在日本年號後附上民國紀元及公元紀年,又或僅采公元紀年以迴避意識形態爭議。

標準寫法

根據《中華民國國家標準法》CNS 7648《資料元及交換格式–資訊交換–日期及時間的表示法》(與ISO 8601類似),紀年可用公元,也可冠以大寫“R.O.C.”字母用民國紀元。例如,2013年(民國102年)1月1日可寫作“2013-01-01”或“R.O.C.102-01-01”。

同期紀年

宣統(1909年1月22日-1912年2月12日;1917年7月1日-1917年7月12日):清宣統帝溥儀之年號。
洪憲(1916年1月1日-1916年3月22日):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之年號。
明治(1868年1月25日—1912年7月30日):日本明治天皇之年號、日本殖民時台灣使用的年號(1895年-1912年7月30日)。
大正(1912年7月30日—1926年12月24日):日本大正天皇之年號、日本殖民時台灣使用的年號。
昭和(1926年12月26日—1989年1月7日):日本昭和天皇(-1947年5月2日)、日本昭和天皇(1947年5月3日—)、日本殖民時台灣時(—1945年)使用的年號。
平成(1989年1月8日—2019年4月30日):日本天皇明仁之年號
令和(2019年5月1日—):日本德仁天皇之年號
大同(1932年3月9日—1934年2月28日):偽滿洲國之年號。
康德(1934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偽滿洲國之年號。
檀君紀元(?-1948年8月14日;1948年9月25日—1961年12月31日):大韓民國之年號。
維新(1907年—1916年):越南阮朝阮福晃之年號。
啟定(1916年—1925年):越南阮朝阮福昶之年號。
保大(1926年—1945年9月2日):越南阮朝阮福晪之年號。

民國紀年表(1912年—1949年)

國號年號公元日期乾支日期
民國
民國元年
公元1912年
壬子年
民國
民國2年
公元1913年
癸丑年
民國
民國3年
公元1914年
甲寅年
民國
民國4年
公元1915年
乙卯年
民國
民國5年
公元1916年
丙辰年
民國
民國6年
公元1917年
丁巳年
民國
民國7年
公元1918年
戊午年
民國
民國8年
公元1919年
己未年
民國
民國9年
公元1920年
庚申年
民國
民國10年
公元1921年
辛酉年
民國
民國11年
公元1922年
壬戌年
民國
民國12年
公元1923年
癸亥年
民國
民國13年
公元1924年
甲子年
民國
民國14年
公元1925年
乙丑年
民國
民國15年
公元1926年
丙寅年
民國
民國16年
公元1927年
丁卯年
民國
民國17年
公元1928年
戊辰年
民國
民國18年
公元1929年
己巳年
民國
民國19年
公元1930年
庚午年
民國
民國20年
公元1931年
辛未年
民國
民國21年
公元1932年
壬申年
民國
民國22年
公元1933年
癸酉年
民國
民國23年
公元1934年
甲戌年
民國
民國24年
公元1935年
乙亥年
民國
民國25年
公元1936年
丙子年
民國
民國26年
公元1937年
丁丑年
民國
民國27年
公元1938年
戊寅年
民國
民國28年
公元1939年
己卯年
民國
民國29年
公元1940年
庚辰年
民國
民國30年
公元1941年
辛巳年
民國
民國31年
公元1942年
壬午年
民國
民國32年
公元1943年
癸未年
民國
民國33年
公元1944年
甲申年
民國
民國34年
公元1945年
乙酉年
民國
民國35年
公元1946年
丙戌年
民國
民國36年
公元1947年
丁亥年
民國
民國37年
公元1948年
戊子年
民國
民國38年
公元1949年
己丑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