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化鎮

民化鎮

民化鎮是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下轄鄉鎮,位於習水縣城西南面,全鄉轄7個村48個村民組。鎮內峰巒重疊,怪石嶙峋,礦藏資源豐富,有煤、鐵、硫、方解石、高磷土等,僅煤的儲量就在1.8億噸之多,為全縣重點產煤鄉鎮之一。全鎮主要以水稻種植為主,近年來,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開發了水果、蔬菜和養殖等方面的多項產業,是遠近聞名的生豬養殖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民化鎮
  • 外文名稱:Minhua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
  • 下轄地區:1居委會8村
  • 政府駐地:長征居委
  • 電話區號:0851
  • 郵政區碼:564617
  • 地理位置:習水縣西南部
  • 面積:49.5平方公里
  • 人口:17500人(2011)
  • 車牌代碼:貴C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

建制沿革

民化鎮位於習水縣城西南面,習赤公路右側,幅員49.5平方公里,東抵東皇,南與隆興鎮接壤,西北毗鄰土城鎮,平均海拔900m,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內峰巒重疊,怪石嶙峋,礦藏資源豐富,有煤、鐵、硫、方解石、高磷土等,僅煤的儲量就在1.8億噸之多,為全縣重點產煤鄉鎮之一。全鎮交通、通訊便捷,公路網路四通八達,為縣城的大外環、煤基地、衛星城。與土城第一戰的青槓坡戰場遺址相毗鄰,是當年紅軍的經過地,保留著當年紅軍留下了的足跡和故事。
“民化”一詞的來歷,是這樣的。民國初,現民化鄉地域分屬民生鄉、民治鄉和平化鎮。北伐戰爭(1926)後,分別取民生的“民”和平化的“化”組成“民化”一名。土地革命時期建立“民化聯保”,抗日戰爭時期改稱“民化鄉”,直至解放前夕。解放初,人民政府建立民化鄉,屬赤水縣土城區。1958年建立“民化人民公社”。1965年11月,隨土城區劃歸習水縣管轄。1982年,恢復民化鄉。1992年7月,以原土城區的民化、龍寶、三元三個片區的地域為轄區,建立民化鄉人民政府,駐地在豐村壩。豐村壩很久以前周圍是山,中間是深谷,洪水把大量泥沙帶下山,年久便沉積成“壩子”。因此處大量生長楓樹,故名“楓村壩”、簡稱“楓壩”。此壩平坦肥沃,雨水充沛,光照充足,農作物年年豐產,當地人便把楓村壩改為“豐村壩”,簡稱“豐壩”。2015年12月28日,貴州省政府(黔府函〔2015〕319號)批覆同意撤銷習水縣民化鄉設定民化鎮。

行政區劃

轄1居委會8村,即豐光村、順龍村、豐壩村、沙溪村、三元村、群新村、長春村、民化村、長征居委會。

地理環境

民化鎮屬亞熱帶季風溫潤氣候,高原氣候特點明顯,氣候溫和,光、熱、水同季,平均氣溫14℃,年均降雨量為1102㎜,無霜期270天,常由於季節性降水不均造成旱澇災害,加之岩溶地貌發育,漏水嚴重,水資源嚴重缺乏。但其土壤肥沃,有6770畝荒山荒坡可發展經果林、中藥材和畜牧業;森林資源豐富,有21184畝,森林覆蓋率達28.6%;礦藏富儲,已探明有煤炭石灰石、重金石、鐵礦石、黃沙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