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元時期的新聞業:一個剖面的研究

民元時期的新聞業:一個剖面的研究

《民元時期的新聞業:一個剖面的研究》是復旦大學出版社在2017年4月出版的一本書,作者是譚澤明。

基本介紹

  • 書名:《民元時期的新聞業:一個剖面的研究》
  • 作者:譚澤明
  • ISBN:9787309128680
  • 頁數:220頁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4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作者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譚澤明,河南蘭考人。畢業於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獲文學碩士。現為廣西大學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新聞史。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百年中國新聞史史料整理與研究”工作,在《新聞界》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目錄

前言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的現狀
三、研究的目標
四、研究的內容
五、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六、研究的方法
七、中國新聞史研究的本體
八、中國新聞史的具體狀況
九、創新新聞史研究方法的路徑
十、研究的意義
第一章 民國初年的中國社會
第一節 名存實亡的大一統局面
一、清貴族腐朽不堪
二、局勢的撲朔迷離
三、角逐政權的競爭
四、革命力量薄弱
五、宣統皇帝退位
六、集權的短暫真空
第二節 社會價值建樹的難題
一、傳統儒學價值體系的崩潰
二、新價值體系的融合發展
三、社會價值觀念的對立
四、新價值體系的影響
第三節 社會輿論環境
一、晚清的出版律例
二、租界對新聞業的影響
三、政治局勢綁架新聞報業
第二章 民國前的報刊業
第一節 早期報人的貢獻
一、早期報人的構成
二、早期報人的報刊主張
三、早期國人自辦報刊的特徵
第二節 維新派與第一次國人辦報高潮
一、維新派的構成
二、維新派的報刊理論建構
三、維新報刊的特徵
第三節 革命派與報刊的革命動員
一、孫中山的報刊理論建構
二、革命報刊蓬勃發展
三、革命報刊的特徵
第四節 不合時宜的清末官報
一、清末官報
二、官報落伍的原因
三、官報與民報之比較
第五節 政論報刊的政治功能化改造
一、政論報刊的中心化
二、報刊政治功能的影響
三、中國特徵的報刊
第三章 民國元年新聞事業概況
第一節 短暫的辦報高潮
一、國人的第二次辦報高潮
二、民初辦報高潮的特徵
第二節 政論: 主流報刊傳統基因
一、政黨和朋黨
二、黨派報和非黨派報
三、黨派報的歷史作用
第三節 新聞業概況
一、新聞從業者與專業主義
二、新聞業的經營管理
三、新聞傳播的有限效果
第四節 新聞業務的發展
一、專業採訪與白話文寫作
二、報刊編排的革新
三、新聞業的技術革命
第四章 民國元年的新聞思潮
第一節 分化中的傳統士人
一、傳統士子面臨抉擇
二、科舉廢除與士子的茫然
三、“士”的轉型與分流
第二節 社會語境的變遷
一、社會語境的概念
二、主體社會思潮
三、訴求於報刊載體
第三節 新聞思想和追求
一、新聞專業主義
二、報刊功利主義
三、新聞投機主義
第五章 《暫行報律》事件
第一節 《暫行報律》前後的新聞法
一、晚清的報律
二、《暫行報律》事件
三、民初其他報律
第二節 報刊言論與中央集權
一、“大一統”的思想傳統
二、民權與集權的矛盾
三、《暫行報律》出台的必然與偶然
第三節 客觀審視《暫行報律》
一、是否合乎法律
二、是否應該立法
三、懵懂覺醒和幼稚抗爭
四、士子精神的顯露
第六章 言論界驕子:梁啓超最後的努力
第一節 梁啓超的報刊思想
一、作為報人的梁啓超
二、梁啓超報刊思想研究概況
三、報刊思想分析
四、參政豪情與落幕悲情
第二節 “願終身不離報館”
一、流亡生涯的結束
二、歸國演講的隱語
三、士子之身的選擇
第三節 梁啓超《庸言》個案分析
一、天津《庸言》雜誌
二、梁啓超《庸言》的目標
三、梁啓超《庸言》的無奈
第七章 文人論政: 報人張季鸞
第一節 榆林張季鸞
一、張季鸞的生平
二、關學思想根基
三、報刊活動概況
第二節 國士精神和新聞追求
一、國士精神
二、文人論政
三、報恩主義
第三節 張季鸞的傳統原動力
一、精神層面:儒學支撐
二、行為層面:經世致用
第八章 儒商報國:史量才及其申報館
第一節 史量才及其社會角色
一、生於商人家庭的史家修
二、報刊活動經歷
三、史量才的社會角色演變
四、史量才的社會角色衝突
第二節 史量才與申報館
一、史量才前的申報館
二、史量才對申報館的革新
第三節 史量才的報刊經營管理思想
一、人格·報格·國格
二、“史家辦報”
三、儒商報國
餘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