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神道

民俗神道,簡稱神教,原本是日本的傳統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為主,屬於泛靈多神信仰(精靈崇拜),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祇,公元五至八世紀中國儒家學說、佛教和道教同時傳入日本,佛教經過一些反覆後逐漸被日本人接受,但道教的神祗都是中國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不容易被另一國家的民眾接受,所以日本人吸收道教理論,和傳統宗教結合,以本民族的歷史人物和傳說神祗替換,將歷任天皇和重要的幕府將軍也作為膜拜對象,漸漸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正如將中國的皇帝稱號前加一個“天”字成為日本稱號天皇,將道教稱號前加一個“神”字,形成神道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俗神道
  • 外文名:,しんとう
  • 簡稱:神教
  • 前身日本的傳統民族宗教
神道教,民俗神道,神道教神社,

神道教

(神道,しんとう),簡稱神教,原本是日本的傳統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為主,屬於泛靈多神信仰(精靈崇拜),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祇,公元五至八世紀中國儒家學說傳入日本後,作為儒教的不可缺少的補充,佛教和道教同時傳入日本,佛教經過一些反覆後逐漸被日本人接受,但道教的神祗都是中國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不容易被另一國家的民眾接受,所以日本人吸收道教理論,和傳統宗教結合,以本民族的歷史人物和傳說神祗替換,將歷任天皇和重要的幕府將軍也作為膜拜對象,漸漸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正如將中國的皇帝稱號前加一個“天”字成為日本稱號天皇,將道教稱號前加一個“神”字,形成神道教

民俗神道

神道教大致有三種流派: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教派神道分有13個教派,每派有自己的創始人;民俗神道無嚴密組織,是農民自己祭祀農事和路神。明治維新後,政府扶持神社神道,宣布政教合一,將神社神道定為國教,即國家神道,由政府出資資助。古來神道教的祭祀神職人員、神主(是神道教的祭司)以及下級神職人員一般都是世襲。明治政府不認伝統的制度,廃止多數世襲職。設定內務省中一部局,是管轄全國神社,而神職皆成內務省的職員。又將古社中多數小者,由政府統籌到大社中。1945年日本投降後,在盟軍要求下,日本政府宣布政教分離,裕仁天皇發布詔書,宣布自己是人不是神,廢除國家神道,政府不得資助神社,但神社神道已經成為日本信仰的主流。
日本人一般在出生30-100天內,都要被父母帶領參拜神社,在3、5、7歲的11月15日所謂三五七節要參拜神社,升學、結婚要到神社祈求神佑。但平時求籤,祈求交通安全等到佛寺,葬禮也要佛教和尚主持。每個神社門前有一個叫做“鳥居”的日本牌坊,正殿門楣上掛一鈴鐺,懸一粗繩,參拜者先要拉動粗繩,再大聲鼓掌以驚動神靈,然後雙手合十默默祈禱。一般不用下跪,但進入殿內需脫鞋。因日本大學升學競爭相當激烈,每年高考時,有大批學生到神社祈禱。 神社沒有靈牌。 供奉重要任務靈位的神社,一般稱為神宮。

神道教神社


伊勢神宮
明治神宮
東照神宮
出雲大社
嚴島神社
靖國神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