氂牛角

氂牛角

氂牛角,中藥名。為牛科牛屬動物氂牛(Bos grunniens Linnaeus.)的角。分布於青藏高原,北至崑崙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西段,東至四川西北部,南達西藏境內。味酸、鹹,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熄風的功效,常用於高熱驚癇、血熱出血等病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氂牛角
  • 拉丁學名:Bos grunniens Linnaeus.
  • 別稱:旄牛、柞牛、撒牛、摩牛、毛犀、貓牛、竹牛、毛牛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偶蹄目
  • :牛科
  • :牛屬
  • :氂牛
  • 分布區域:青藏高原
  • 採收時間:全年
  • 用量:內服15-30g
  • 毒性:無毒(《綱目》)
  • 貯藏:陰乾或低溫烘乾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炮製,採集加工,炮製方法,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角。

性味

味酸、鹹,性涼。

歸經

歸心、肝、胃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熄風。

主治

用於高熱驚癇,血熱出血等病症。

用法用量

內服:銼碎先煎,15-30g,亦可銼末沖服。

炮製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宰殺,宰殺氂牛時鋸下牛角,陰乾或低溫烘乾。

炮製方法

取角,去骨塞,洗淨,鎊片、絲或軟化切片亦可。

形態特徵

原動物體形大而粗壯。成年雄獸長達3.6m,肩高可至1.6m。體重500kg以上,肩部有凸起的隆肉。耳小。四肢短而粗。雄性角大,角基略扁,二角距離很大,角先直升,再向外,復向上彎曲,角尖又有向後彎的趨勢。被毛暗褐色,頭和背部的毛短而光滑,體側、頸、胸、腹、尾部均具長毛。吻部、鼻部稍呈白色。尾下垂時踵部。

生長環境

野生者棲息於高山峻岭,能耐寒冷而畏熱,常數十成群。分布於青藏高原,北至崑崙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西段,東至四川西北部,南達西藏境內。

藥材性狀

氂牛角先直升,再向外,復向上彎曲。成年氂牛角長均在30cm以上,基部直徑可達5-lOcm,色黃黑相間,表面光亮,無橫紋,極堅韌。氂牛角片,絲黑黃色,半透明狀。

相關論述

1、《山海經》:“氂牛,牛屬也,黑色,出西南。”
2、《本草綱目》:“酸、鹹、涼,無毒。治驚癇熱毒,諸血病。”“氂牛出甘肅臨洮,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養之。狀如水牛,體長多力,能載重,迅行如飛,性至粗梗。髀、膝、尾、背、胡下皆有黑毛,長尺許。其尾最長,大如斗,亦自愛護,草木鉤之,則止而不動。古人取為旌旄,今人以為纓帽。毛雜白色者,以茜染紅色,山海經云:潘侯之山有旄牛。狀如牛而四足節生毛。即此也。其肉味美,故呂代春秋云:肉之美者,氂、象之肉也。”“蘇頌圖經誤以為牯犀角者是也。亦可用,而功不及犀。”
3、《醫林纂要》:“氂牛,甘,溫。功用略同牛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