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風藤

毛風藤

毛風藤,中藥名。為茄科植物茄屬野海茄Solanum japonense Nakai的全草。植物野海茄,分布於東北及河北、陝西、青海、新疆、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具有祛風濕,活血通經之功效。主治風濕痹痛,經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毛風藤
  • 別稱:白毛英、毛果《湖南藥物志》、毛和尚頭(神農架)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管狀花目
  • :茄科
  • :茄屬
  • :野海茄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苦,性平。

功效

祛風濕,活血通經。

主治

風濕痹痛,經閉。

相關配伍

1、治風濕關節痛,毛風藤全草30g,當歸、桂枝各15g。酒浸早晚隨量飲。(《湖南藥物志》)
2、治眉棱骨痛,頭昏,毛風藤全草30g。水煎煮雞蛋吃。(《湖南藥物志》)
3、治經閉,毛風藤全草30g。煎水兌酒服。(《湖南藥物志》)
4、治大糞毒發癢,毛風藤鮮葉火上烤軟後揉患處。(《湖南藥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

炮製

採集加工:夏、秋季採收全草,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草質藤本,長0.5-1.2m。無毛或小枝被疏柔毛。葉互生;葉柄長0.5-2.5cm,無毛或具疏柔毛;葉片披針形,長3-8.5cm,寬2-5cm,邊緣波狀,有時3-(5)裂,側裂片短而鈍,中裂片卵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無毛或兩面均被疏柔毛或僅脈上被疏柔毛。聚傘花序頂生或腋外生;萼淺杯狀,5裂,萼齒三角形;花冠紫色,直徑約1cm,冠檐基部具5個綠色的斑點,先端5深裂,裂片披針形;花絲短,花葯長圓形;子房卵形,花柱纖細,柱頭頭狀。漿果圓形,直徑約1cm,成熟後紅色;種子腎形。花期夏秋間,果熟期秋末。

生長環境

生於荒坡、山坡、山谷、水邊、路旁及山崖疏林下。分布於東北及河北、陝西、青海、新疆、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湖南藥物志》:“祛風,活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