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青少年時代的故事

毛澤東青少年時代的故事

《毛澤東青少年時代的故事》為學習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通俗讀物。由導言、刻苦攻讀篇、學習方法篇、勤勞儉樸篇、濟貧助弱篇、敬長尊師篇、愛國愛民篇、強身勵志篇、志向高遠篇組成,計8萬多字60餘幅圖片資料。透過一個個真實生動的少年和青年毛澤東的故事,讀者能感知:毛澤東作為古今中外歷史上的一代偉人,在青少年時期,即顯示出品德高尚、志存高遠、聰穎好學、思想開闊、才華出眾、能力超群;但他的偉大出自平凡,他的天才出自勤奮,他的體能出自苦練,他的意志出自磨礪。作品融思想性、資料性與趣味性於一體,是對青少年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以及勵志教育的好讀本。

基本介紹

  • 書名:毛澤東青少年時代的故事
  •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 頁數:151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青年出版社
  • 作者:龍正才 等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532058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毛澤東青少年時代的故事》編輯推薦:《毛澤東青少年時代的故事》是作者精心為廣大讀者編寫而成的此書。《毛澤東青少年時代的故事》為學習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通俗讀物。由導言、刻苦攻讀篇、學習方法篇、勤勞儉樸篇、濟貧助弱篇、敬長尊師篇、愛國愛民篇、強身勵志篇、志向高遠篇組成,計8萬多字60餘幅圖片資料

作者簡介

龍正才,中共黨史研究工作者,副研究員,湘潭市原黨史辦主任。自1982年迄今, 30多年潛心黨史研究,主編《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彭德懷與湖南》《中國共產黨湘潭歷史圖志》《中國共產黨湘潭歷史》等十多部黨史著作,在《中共黨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毛澤東思想研究》《爭鳴》等刊物上發表《毛澤東、彭德懷廬山意見分歧和他們的故鄉之行》《同音相聞兩戰友——毛澤東與彭德懷》《革命洪流中的戰友,忘不了的故人——毛澤東與易禮容》等黨史研究文章數十篇

圖書目錄

導言韶山出了個毛澤東
刻苦攻讀篇
舅舅蒙館的“旁聽生”
“六年孔夫子”
勞動、學習兩不誤
“像牛闖進了菜園”
學習方法篇
“省先生”的來歷
“四多”讀書法
不動筆墨不看書
讀“無字之書”
勤勞儉樸篇
小“長工”
“牛司令”
厚道而又好強的孩子
“鄉巴佬”、“建國材”
濟貧助弱篇
菩薩心腸
見窮人就幫
替窮人說話
“逢惡就莫怕,逢善就莫欺”
敬長尊師篇
“咯是從哪裡拱出來的呀?”
情義深長的祭母文
“父母都不肯孝敬的人,還肯為人民服務嗎?”
對外婆家的深情
“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愛國愛民篇
“我們將來也要寫書,寫農民的書”
“開始意識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影響了我的一生”的一件事
“何以報仇,在我學子”
教育弟妹舍小家為大家
強身勵志篇
“為何死了七個同學?只因不習十分間操!”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
發表《體育之研究》
志向高遠篇
立志出鄉關
“三不談”與“五條戒律”
昭山之巔暢談人生
富國強兵的“中國夢”
“如果三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潤之決不回來
見鄉親!”
後記

後記

為了學習毛澤東的偉大風範,我們決定為廣大青少年朋友編著一本集思想性、資料性、可讀性於一體的,關於毛澤東青少年時期的故事,並就資料的收集與選擇、編寫的內容與方法進行過多次討論。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認真鑑別挑選,以史料為依據,讓事實說話,努力挖掘歷史照片,採用圖文並茂的方法,力求寫出一個有血有肉、真實生動的少年和青年毛澤東來。在他老人家誕辰120周年之際,這本小書終於與大家見面了。
編書的過程,也就是學習的過程。通過本書的編寫,我們受到一次深刻的毛澤東思想的教育。我們看到,毛澤東作為古今中外歷史上罕見的偉人,他在青少年時代即顯示出思想開闊,品德高尚,才華出眾,能力超群。另一方面,我們也深知,毛澤東確實是人不是神,他的偉大出自平凡,他的天才由於勤奮;他那種勤奮學習和刻苦磨礪的精神,令我們感動不已。我們相信,讀者通過閱讀本書,一定可以更多地領略毛澤東的風範,汲取毛澤東的智慧;一定可以從中得到許多的啟示與激勵,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和鼓舞下,做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愛祖國、愛人民,學習勤奮、道德高尚的有志青年,為實現復興中華的“中國夢”而蓄才儲能,貢獻力量。
本書主要由龍正才撰稿,吳君華協助撰寫了“強身勵志篇”;胡湘玲、陳顯良具體負責組織、補充,丁瓊林負責列印、校對等工作;湘潭市關工委的領導對書稿提了許多修改意見。在本書編寫過程中,中共湘潭市委黨史研究室、湘潭市紅色文化研究會、韶山市關工委和韶山毛澤東圖書館給予了大力支持;湖南省關工委主任沈瑞庭與韶山管理局原副局長高菊村等同志給予了寶貴指導。在此,一併表示誠摯的謝意。
編寫中,我們廣泛參考了已出版的有關毛澤東的各類書籍,採用了許多攝影家所攝的照片,恕不在此一一列舉,謹向這些書籍和照片的作者、編者、出版者表示衷心的感謝。由於水平有限,書中錯漏之處一定不少,敬請批評指正。
編者
2013年10月

序言

韶山出了個毛澤東
在湖南省中部,湘潭、湘鄉、寧鄉三縣交界處,有一座美麗的山。相傳,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路過這裡,讓人演奏起動人的音樂。樂聲在山野間激越迴蕩,引得鳳凰飛舞,百鳥和鳴。因為舜帝奏的音樂叫“韶樂”,後來,人們便把演奏過韶樂的這一片峽谷叫“韶山沖”,把高峻陡峭、氣勢雄偉的那座山叫“韶峰”,把韶山沖內潺潺流淌的溪水叫“韶河”。
在韶河不遠處的土地沖,有一棟土牆青瓦的“凹”字形農舍,名叫上屋場。1893年12月26日,一代偉人毛澤東就誕生在這個山村農舍的普通農民家庭。
這個農家的家長,也就是毛澤東的父親,叫毛順生。他是一個勤勞節儉、善持家務的農民,唯讀過兩年私塾,為了還清父輩的債務,曾外出當過兩三年兵。退伍回鄉後,務農之餘,兼做販賣穀米和生豬的生意,不僅還清了債,還買進了田,成了富裕農民。致富以後的毛順生仍然帶領全家勤奮勞動,精打細算。他常以“吃不窮,用不窮,人無划算一世窮”的古話教育家人。
毛澤東的母親文素勤,人稱文七妹,是一位勤勞、善良、賢惠的農村婦女。她不但在當地以吃苦耐勞、勤儉持家有名,而且心地善良,待人誠懇,樂於助人,富有同情心。毛澤東稱她是“可以損己利人”的人。她的品德,對毛澤東影響最大。
毛澤東來到世間的時候,正是清朝末年,中國已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外國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一天比一天厲害。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的雙重剝削和壓迫下,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在韶山,占人口6.5%的官僚地主和富農,占了68%的良田。許多農民失去土地後,只能租種地主的田地,或上山打柴,用肩挑或用獨輪車推到二十多里外的銀田寺去賣。

韶山沖來沖連沖,
丈夫砍柴做零工。
一天弄得升把米,
兒啼女哭難維生,
粗糠野菜口裡吞。

韶山沖來沖連沖,
十戶人家九戶窮。
有女莫嫁韶山沖,
柴棍紅薯度一生。
這些民謠是當年韶山農民困苦生活的真實寫照。
毛澤東從小愛國愛民,立志要改造那個不合理的社會;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帶領中國人民終於在1949年建立了一個嶄新的中國,使備受壓迫的廣大勞動人民成了國家的主人。毛澤東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真心愛戴。
韶山,是毛澤東成長的搖籃。這裡的山山水水養育了他;這裡的民風習俗、文化傳統教化了他;父母、親屬、師長都對他的性格和思想產生過重大影響。
毛澤東,也是韶山的光榮與驕傲。如今,小小的韶山沖,成為萬眾景仰的革命聖地,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中外人士,扶老攜幼,來到這裡參觀、瞻仰,緬懷毛澤東的豐功偉績,聆聽毛澤東的故事,學習毛澤東的思想與品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