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說明法

比較說明法是說明技巧之一。通過事物或事理之間的比較來說明它們特徵的方法。其作用是準確、鮮明地揭示事物或事理的特徵,增強說明的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比較說明法
  • 定義:通過事物或事理之間的比較來說明它們特徵的方法
  • 類型:寫作術語
有同類相比,如《現代漢語》中為了幫助學生掌握髮音要領,寫道:“z,c,s——zh,ch,sh有些方言區的人往往弄不清z組和zh組聲母的區別。這兩組聲母的主要區別在於:發z組時舌頭前伸到下齒背,舌尖略後的部分對著上齒背;發zh組時舌的上端上舉,對著硬齶。”有異類相比,如說明水的特徵時,跟鐵比較,說明水與鐵不同,是液體;跟牛奶、豆漿比較,說明水是無色的;跟酒比較,說明水沒有氣味、味道,從而突出水是無色、無臭、無味,透明的液體這些特徵。有同一事物本身先後情況的比較,如有一篇說明文為了說明污染的情況,用蘇聯貝加爾湖幾十年前有一千二百種水生物和目前至少滅絕了一半以上種類水生物作比較,說明污染的嚴重性。還有把同類事物中兩種完全對立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較,這種比較說明亦稱“對比說明”如以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同“四人幫”提出的“三突出”比較。使用比較說明法,要求用來相比的事物或事理同被說明的事物或事理之間有某些相同或類似之點,而且為人們所熟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