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8F

殲-8F

七十年代後,世界各國戰鬥機設計思想出現轉變,不再追求“更高、更快”,而是著眼改進飛機的中低空機動性能,完善機載電子設備、武器和火控系統。這是因為,十幾年來局部戰爭實踐表明,超音速殲擊機的空戰大多在中、低空和接近音速的速度進行,空戰要求飛機具有良好的機動性,即轉彎(即盤旋速率)、加速、減速和爬升性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殲-8F
  • 類型:戰鬥機
  • 機長:21.52米
  • 空重:9826千克
基本信息,總設計師,機載脈衝雷達,新型機載雷達,殲八,殲八M的座艙,對地攻擊武器,集束炸彈,

基本信息

殲八的氣動布局為常規式
殲8戰鬥機 北約代號:長鬚鯨(Finback)殲8戰鬥機 北約代號:長鬚鯨(Finback)
技術參數:
類型:戰鬥機
名稱:殲8F 北約命名為“長鬚鯨”(Finback)
機長:21.52米
翼展:9.34米
機高:5.41米
機翼面積:42.19平方米
空重:9826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1385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9550千克
最大使用速度:2.2M
升限:20500米
爬升率:200米/秒
最大航程:2000公里
作戰半徑:600公里
動力裝置:2台WP-7,單台推力6000公斤
機載武器:23毫米雙在線上炮2門; 5個掛架,可攜帶武器:PL-2、PL-5、PL-7、PL-8、PL-9、PL-10及火箭彈、反坦克子母彈、低阻爆破彈、反跑道炸彈,反艦飛彈等。
氣動布局:在主翼上加裝了翼刀。
殲八Ⅱ型
進入80年代,世界各國的電子設備均有所提高,新一代飛機(Su-27和F15)相繼成為主力機型。為了適應這一潮流,部隊裝備新需要,沈飛公司在殲-8I的基礎上研製了殲-8Ⅱ飛機。1984年6月12日,原型機首飛成功。88年3月18日,殲8Ⅱ設計定型,在瀋陽召開隆重慶功大會。當時的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劉華清和國防科工委,空、海軍領導參加了大會,可見軍方希望之高。同年10月15日,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殲8Ⅱ飛機設計定型。

總設計師

圖為總設計師為顧誦芬,他在殲-8的工作中也擔當了重要角色。發展重點是武器系統、火控系統、機載電子設備和動力裝置。為給大口徑雷達天線提供空間,採用兩側進氣方式,這也是該機與殲-8最大的外觀區別。這一改進為殲-8Ⅱ火控系統未來的改進留下了充足的空間。最終雷達採用了208型單脈衝火控雷達,208型是在殲-8使用的204型的基礎上研製的,是我國第一種具有攔射能力的雷達,採用單脈衝體制,平面搜尋距離為40千米,配備有連續波照射器,理論上可以導引超視距發射的雷達制導空空飛彈。

機載脈衝雷達

208雷達具體由780廠研製和生產。研製任務於1980年由總參謀部提出,當時即明確指出可選用國產204雷達進行改進,目的是使殲8Ⅱ具有一定的攔射能力。1981年7月21日,空軍司令部等單位匯報了204改雷達戰術技術要求。9月,在北京召開了204改雷達方案審定會,後將204改雷達改稱208雷達。年底780廠與601所、112廠簽訂了首批研製五部208雷達,提交兩部成品的協定書,開始了208雷達的研製工作。上級強調特別要在提高雷達的作用距離,降低使用高度以及在提高可靠性和可維護性上狠下功夫。
1984年6月,由於有60多項元器件和材料無著落,175項元器件不能按契約期限交貨,科研和定型試飛雷達樣機很難按計畫完成。1985年,鄭州航空兵十九師進行了208雷達的科研試飛,發現了截獲率低,且在跟蹤狀態易丟失目標等問題。1986年5月19日,208雷達隨殲-8Ⅱ轉到630所,準備進行設計定型試飛,仍然存在空中掉高壓、截獲不穩和不能牢固跟蹤三個主要問題,未能進入定型試飛。到1987年5月18日,攻關試飛結束,終於解決了上述三個主要問題,隨即設計定型試飛。1988年3月24日,航定委以(1988)航定字第13號文批准208雷達設計定型。實踐證明,“機載火控雷達在配套飛機上的調整試飛是不可少的階段,必須抓早,抓好,走捷徑是不行的。”
但實際上該雷達不具備真正實用的中距飛彈火控制導能力,因此最早一批的殲-8Ⅱ戰鬥機的作戰能力仍沒有明顯提高,直接導致了該批戰鬥機未能裝備部隊。隨後,經過改進的殲-8Ⅱ02批次正式裝備部隊,按後來發布的命名規則定名為殲-8B。

新型機載雷達

據傳中國機載雷達研究所(607所)為殲-8Ⅱ研製了射雷-8脈衝都卜勒雷達,總設計師為朱克昕。由於當時中國電子技術落後,其性能不能滿足要求。此後空軍寄望於了中美“和平典範”工程,但該工程後來因政治原因下馬,因此被迫再次對射雷-8進行改進,於90年裝備殲-8II,型號為射雷-8甲,其平面搜尋距離為70千米。與208的情況相同,該雷達實際上不具備對地能力和中距飛彈火控能力。實際上直到2000年,607所的公開報導中仍在講述“攻克脈衝都卜勒雷達××項關鍵技術、××項技術難點,已開始適應性試飛”,就充分說明我國自行研製的脈衝都卜勒雷達在當時還尚未完全過關。
這架殲-8Ⅱ原本在瀋陽飛機公司展出,現已移至北京展出。黃色脊條較為特殊。機頭雷達罩有脈衝都卜勒雷達。而特有的防雷條。其實這就是留洋歸來的“和平典範”的原型機之一。 殲-8Ⅱ換裝了兩台渦噴-13A雙轉子發動機,單台推力6600千克。發動機推力的提高,可提高飛機的中低空機動性,也使起飛距離大幅縮短。

殲八

著陸性能得到改善;外掛增加至七個,可懸掛多種武器或副油箱,使飛機具有全天候攔射能力併兼有對地攻擊能力,並裝備了雷達制導的中程攔射飛彈。前起落架後裝一門23mm雙管炮。機尾下部安裝可摺疊腹鰭,結構與米格-23相當類似。殲-8Ⅱ單價約3500萬人民幣。
空中美男子空中美男子

殲八M的座艙

在殲-8Ⅱ的機體材料方面也有較大突破。625所按計畫在飛機垂尾和1至5框段前機身採用複合材料結構,這是我國首次在自行設計的殲擊機上大面積使用複合材料。該所還為批生產機種提供製件,使飛機減重近30%,同時配套的防雷擊、防靜電火焰噴鋁技術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此625所在1985年榮立首飛集體功。
殲-8Ⅱ最初的研製目的就是執行空中截擊任務,當時針對的對象都是蘇聯高速的“圖”系列轟炸機和各種戰鬥機,為此殲-8Ⅱ優先配裝北方的空軍部隊。隨著蘇聯解體,世界局勢的轉變,殲-8Ⅱ的作戰方向逐步南移。近幾年殲-8Ⅱ在南海、東海頻繁與美軍偵察機對峙,險情不斷,終於在2001發生了撞機事件。此事中美評述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首要原因是美軍偵察機抵近中國沿海偵察。右圖就是美軍EP-3E偵察機在以往偵察活動中拍攝到的前來攔截的我軍殲-8Ⅱ飛機的照片,此照片在撞機事件後曾被美軍作為“中國飛機飛得太近”的證據。這張照片還披露了我國仿自以色列“怪蛇”飛彈的PL-8近距空空飛彈。注意下圖攔截EP-3偵察機的兩架殲-8Ⅱ的細節差異。於是我國也索性大量發表了殲-8Ⅱ攜帶PL-8的照片。到了21世紀,我國主力戰鬥機殲-8Ⅱ公開亮相時,仍只配有紅外近距格鬥空空飛彈,鮮有攜帶中距雷達制導飛彈的圖片或者視頻公布,可謂中國空空飛彈事業的悲哀。但相信中距彈已經部分裝備部隊,只是數量和保密制度的問題。但反過來想,由於殲-8Ⅱ的數量也不算太多,實際上國產戰鬥機超視距空戰能力仍處於起步階段。左圖為中央電視台2003年12月的一幅難得的圖片。

對地攻擊武器

殲-8Ⅱ也具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實際上殲-8Ⅱ剛公開時,圖片上的殲-8Ⅱ常常掛著諸多的航彈和火箭彈。其對地攻擊武器包括普通航彈和火箭彈(下圖),以及部分新型對地武器
對地攻擊武器基本都是無制導的低技術裝備。

集束炸彈

瀋陽飛機公司為了更有效的發掘殲-8Ⅱ的潛力,打開外銷渠道,獨自出資研製了殲-8ⅡM。對比原型,殲-8ⅡM的技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飛躍,其突出的標誌是:
先進的火力控制系統:殲-8ⅡM使用了俄羅斯ZHUK(即“甲蟲”)火控雷達,還採用了GPS導航系統、新型任務計算機、雷達告警裝置等。據稱ZHUK雷達的搜尋距離為80千米,跟蹤距離50千米,具有多種工作模式和下視能力,可同時跟蹤10個目標,攻擊其中2個目標。火控系統採用1553B匯流排連線。該機可使用俄羅斯R-27半主動雷達制導飛彈,這是公開展示的第一種具有中距作戰能力的殲-8Ⅱ系列殲擊機。
到了2004年珠海航展,沈飛表示殲-8ⅡM已經改裝國產某型號脈衝都卜勒火控雷達,可使用SD10等國產武器。該新型國產雷達比起以往的國產雷達,性能有大幅提高:對RCS為3平方米的目標,上視大於75km,下視大於45km。下視能力和對地能力比台灣IDF的APG-67F“金龍”要強,海I方式大於100km(50平方目標),海II大於80km,而且該雷達能同時探測跟蹤10個目標。2005年北京航展,全新改進的殲-8IIM是在殲-8F的基礎上改進而來,雷達具體可選用JL-10A或者1492型,可發射SD-10主動雷達制導飛彈以及反艦飛彈。發動機採用渦噴-13最新改進型號,不考慮渦噴-14“崑崙”。指導思想為走低成本路線,爭取儘快打開外銷市場。據稱沈飛人員表示該機還是不如台灣的IDF,但是比F-16A作戰能力能好一些,但機動性不如F-16。站長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早期的F-16並不具備使用中距空空飛彈的威力。
2004年珠海航展上展示了最新改進的殲-8ⅡM座艙。
殲-8ⅡM採用兩台渦噴-13B發動機,加力推力68.670千牛(7007千克),使全機推重比達到0.981。
殲-8ⅡM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其性能在國際市場上不具備強大競爭力。如前所述,瀋陽飛機公司完全是自費研製殲-8ⅡM的,這說明解放軍對此機並不感冒。這也是必然的,該機採用了大量的外國設備,對於解放軍來說,一來意味著受制於人,二來進口設備價格高昂,三來俄羅斯部分設備的性能實際上不比中國自己的好多少。因此瀋陽飛機公司將殲-8ⅡM完全定位於外貿機型,極力爭取外國客戶的訂購、投資。但據稱該機在爭取潛在客戶時,因為種種原因而被國內其他廠家的產品奪去了訂單,導致至今未能賣出一架。
殲-8F
殲-8F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