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片圖本:鄉愁北京+物語三千

殘片圖本:鄉愁北京+物語三千

《殘片圖本:鄉愁北京+物語三千(套裝共2冊)》內容有館棧南城、學堂眷情、昨日青樓、庭院蒙蔭、戲台一夢、街巷裡坊、郊野斜柯、興隆不再、飄零故居、老寺清音、平實流年、匠心不死、布衣生趣、圮屋夕照、教堂墓石、別兮唱挽等。

基本介紹

  • 書名:殘片圖本:鄉愁北京+物語三千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1106頁
  • 開本:32
  • 作者:沈繼光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954036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名人推薦,

內容簡介

《鄉愁北京:尋回昨日的世界》★ 首屆“梁思成建築獎”得主張開濟、沈從文高徒汪曾祺、老舍之子舒乙、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學者趙園、社會學家費孝通助手張冠生專文導讀——當北京還是北京的時候,總有一種溫暖,在緩慢的暮鼓晨鐘中……收拾殘片,我們記錄的速度遠遠跟不上古城拆毀的速度。
★ 一個人和一座城30年來的影像故事——從1984到2006年,作者行走於北京的大街小巷,拍攝了5000餘幅照片。本書選取其中近420幅作品,並附上詳盡的文字說明和照片背後的故事共12萬字,再現了1980年代至今30多年間北京的城市變遷。
★ 黑白鏡頭下的樸素記憶,對北京城最有敬意的解讀——1950年2月的梁陳方案《關於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位置的建議》,建議整體保護北京古城,但最終未被採納。這本北京“殘片圖本”,是她即將消失和已經消失的那部分的殘片。許多照片中所拍的地方,今天已被夷為平地。作者以最後的殘片記錄了我們有過的歷史,幫助我們設法構想逝去的歲月。
★ 23個專題,集中展現消失中的大城——從皇宮遺址、貢院學堂,到市井民宅、胡同院落;從門鈸柱礎、店鋪門臉,到搖車炕席、石碾農具,作者用草圖、文字、膠片不倦地“記下在廢墟上看到的一切”,“一個現代堂吉訶德,為文化留下殘片的尊嚴”。 《物語三千:復活平民的歷史》★ 鄉土社會學大家費孝通助手張冠生、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學者趙園專文導讀,直面身邊正在消逝的鄉土社會——當故鄉還是故鄉的時候,罈罈罐罐“老物件”自己是會說話的,會表達的,它一定有它自己的生命事件和附在它身上的故事。
★ 那些我們曾經使用過的老物件,那些我們曾經熟悉的舊日生活——從2001到2004年,作者涉足燕趙、中州、三晉、巴蜀等地的村落古鎮,將鏡頭對準那些與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關的瑣碎物件,拍攝了1200多幅圖片。“磚牆斑駁,瓦片層層,這讓我想到簡單的生活,我對‘簡單’情有獨鐘。”
★ 對於平民歷史最樸素的敘述,對於百姓故事最溫情的講述——作者將我們曾經賴以生存的“基本工具”和“生活用品”攝入鏡頭,有犁、耙、鋤鎬,以及石磨、碾子、襪板;還有褡褳、火鐮、鞋拔子、菸絲袋、煤油燈……這些細節、局部的片段,令人有“穿過塵灰、穿過光陰而進入歷史的感覺”。
★ 24個專題,420幅圖片,集中展示最富詩意的民俗學圖本——從“燕郊山村”、“中州古鎮”,到“阿壩藏居”、“三晉高牆”,從“馭牛飼馬”、“鑿井而飲”,到“學閒遊戲”、“木輪遠行”,讀者可透過具體的物的歷史,切實感受到生活的質地。

圖書目錄

《鄉愁北京:尋回昨日的世界》目錄:
殘片之序
托予悲風
先民留痕
孤寂城垣
青瓦粼粼
大器官闕
胡同幽深
門聯文厚
百姓人家
館棧南城
學堂眷情
昨日青樓
庭院蒙蔭
戲台一夢
街巷裡坊
郊野斜柯
興隆不再
飄零故居
老寺清音
平實流年
匠心不死
布衣生趣
圮屋夕照
教堂墓石
別兮唱挽
後記
收拾殘片
外輯
老北京的再現者:沈繼光
殘片古城
胡同文化
思古悠情,溫故知新
……
《物語三千:復活平民的歷史》

名人推薦

《鄉愁北京:尋回昨日的世界》【張開濟】這些非常珍貴的“殘片”……給人們顯示了一個更古老、更真實、更平常、更富於人情味、生活氣息和詩情畫意的北京,一個人們所喜愛、所欣賞、所懷念和所嚮往的北京!
【汪曾祺】看看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產生懷舊情緒,甚至有些傷感。但是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再見吧,胡同。
【舒乙】一部民間藝術史,一部真正的生活百科全書,一部智慧的發明專利註冊簿,十分了不起,肅然起敬。
【趙園】沈繼光藉助於照相機的鏡頭,讀一座消失中的大城,捕捉其呈現於夕陽餘暉中的蒼涼姿態,所傳達的不只是一個城市的文化變遷,也是一般所謂的歷史推移、時間遷流的訊息,和這動盪、流轉留在“物”也即“普通人生”之上的印痕。
【張冠生】一念成仁。三十年里,萬幅(照片)成陣。一個現代堂吉訶德,為文化留下殘片的尊嚴。《物語三千:復活平民的歷史》【趙園】我不知道近些年來對“物質細節”的興趣,在多大程度上得之於布羅代爾其“年鑑學派”史學的啟示,但我知道沈繼光的拍攝老北京,尤其胡同生活的物質細節—這使他的作品與以老北京為主題的其他作品見出了區別——尚在布羅代爾風行於我們這裡之前。沈繼光基於他個人的經驗與思考,呼應了一種歷史哲學與文化風尚。
【張冠生】繼光兄的“三千”,是小千、中千還是大千,或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聽出了物語,聽得分明、清晰、入神、陶醉,從皇城之狹到鄉野之闊,從黃鐘大音到纖毫遊絲。一人心力,對抗漫天毀棄。大德如梁思成,平民有沈繼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