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合力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歷史合力論
  • 外文名:Historical resultant theory
  • :合力論
  • 創造者:恩格斯
  • 理論:歷史合力是社會發展的終極原因
理論介紹,提出的緣由,唯物史觀理論,批判實踐需要,恩格斯闡述,理論詳述,

理論介紹

歷史合力論是恩格斯提出來的:他認為: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衝突中產生出來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於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而這個結果又可以看作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因為任何一個人的願望都會受到任何另一個人的妨礙,而最後出現的結果就是誰都沒有希望過的事物。所以到目前為止的歷史總是像一種自然過程一樣地進行,而且實質上也是服從於同一運動規律的。但是,各個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個都希望得到他的體質和外部的、歸根到底是經濟的情況(或是他個人的或是一般社會性的) 使他嚮往的東西———雖然都達不到自己的願望,而是融合為一個總的平均數,一個總的合力。,然而,從這一事實中決不應作出結論說:這些意志等於零,相反地,每個意志都對合力有所貢獻,因而是包括在這個合力裡面的.” 。

提出的緣由

唯物史觀理論

唯物史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恩格斯對唯物史觀的第一次經典表述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這一著作中。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對青年黑格爾派和費爾巴哈的唯心史觀的批判,系統闡述了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原理。他們當時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是以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辯證關係為主線,採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以經濟必然性來研究社會歷史現象、解釋社會歷史問題、揭示社會形態及其發展規律的。經濟必然性貫穿於人類社會的始終,決定著社會歷史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它是社會生活的本質和歷史變遷的根本動力。而恩格斯晚年提出的“歷史合力論”把歷史發展中個人意志的作用與歷史結果結合起來,並運用平行四邊形原理來形象比喻和描述,從而對“合力”原理進行了量化分析。“歷史合力論”的提出表明恩格斯對歷史問題的分析實現了由定性分析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辯證結合。

批判實踐需要

十九世紀末,馬克思主義在歐美各國得到廣泛傳播,在工人運動中確立了主導地位,與此同時,也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和責難。在恩格斯晚年,歷史唯物主義遭到兩方面的歪曲和挑戰。其一是來自以德國保爾·巴爾特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學者的挑戰。1890年,保爾·巴爾特出版了《黑格爾和包括馬克思及哈特曼在內的黑格爾派的歷史哲學》一書。在這本書中,巴爾特把歷史唯物主義歪曲為“經濟唯物主義”、“技術經濟史觀”和“社會靜力論”,把承認歷史必然性同機械決定論、社會宿命論混為一談;而且還極力論證自我與非我、主體與客體、意識與存在的不可分割性,根本否認物質條件和思想領域、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捏造恩格斯和馬克思的對立,認為馬克思原先只承認純粹生產技術的決定作用,而恩格斯則到處擴展“經濟結構”概念,超出了純粹從技術生產方面來理解這一概念的界線。巴爾特攻擊和歪曲歷史唯物主義、公開宣揚社會唯心主義的做法受到了德國資產階級學者們的吹捧。
其二是來自當時德國社會民主黨內的“青年派”的歪曲。“青年派”是德國社會民主黨內部出現的一個小資產階級反對派,以保爾·恩斯特、漢斯·彌勒等為代表。“青年派”同巴爾特等人一樣,把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歪曲為機械決定論和社會宿命論。在他們看來,唯物史觀只承認經濟關係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人只不過是經濟關係的“棋子”,歷史必然性的“奴隸”。同時,“青年派”研究複雜的社會現象不是從具體歷史事實出發,不是把唯物主義方法當作研究歷史的指南,而是把它當作現成的套語和標籤貼到各種事物上去,當作僵死的共識去框定歷史。他們這些欺騙性和迷惑性很大的錯誤,恰好被巴爾特等人利用,成為攻擊歷史唯物主義、否認其科學性的口實。

恩格斯闡述

1886年發表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以下簡稱《終結》):在這裡恩格斯第一次明確闡述了其合力論思想即:“無論歷史的結局如何,人們總是通過每一個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覺預期的目的來創造他們的歷史,而這許多按不同方向活動的願望及其對外部世界的各種各樣的合力,就是歷史。
約·布洛赫的問題
1890年9月,柏林大學數學系學生約·布洛赫(1871—1936)寫信向恩格斯求教。信中說:“請允許再向您提出一個問題。根據唯物主義歷史觀,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是歷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這個原理應當如何理解?是否可以這樣理解:經濟關係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或者經濟關係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構成其他一切關係的固定的基礎——雖然這些關係本身然後也可以發生作用?……因此,我想請教您,按照唯物主義歷史觀,經濟關係到處地、直接地、唯一地和完全不依靠於人地,像自然規律一樣,不變地和不可避免地發生作用,或者說,其他的關係——當然,它們歸根到底決定於經濟關係——本身能夠加速或阻止歷史發展的進程,實際情況是這樣嗎?”這是當時德國具有社會主義傾向的青年討論的一個重要問題。約·布洛赫信中所涉及的實質性問題在於:肯定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是歷史過程的決定性因素,是否意味著否定個人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反之,如果承認個人創造歷史的作用,則歷史唯物主義一元論的原理是否能夠成立?
恩格斯給約・布洛赫的一封信
“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衝突中產生出來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於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而這個結果又可以看作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因為任何一個人的願望都會受到任何另一個人的妨礙,而最後出現的結果就是誰都沒有希望過的事物。所以到目前為止的歷史總是像一種自然過程一樣地進行,而且實質上也是服從於同一運動規律的。但是,各個人的意志……其 中的每一個都希望得到他的體質和外部的、歸根到底是經濟的情況(或是他個人的,或是一般社會性的)使他嚮往的東西……雖然都達不到自己的願望,而是融合為一個總的平均數,一個總的合力。然而,從這一事實中決不應作出結論說,這些意志等於零。相反地,每個意志都對合力有所貢獻,因而是包括在這個合力裡面的。

理論詳述

唯物史觀認為,社會歷史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恩格斯晚年堅持這一原理,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動力問題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和分析,系統地論述了歷史合力論思想。在研究中,恩格斯既肯定了經濟因素在社會歷史發展中“歸根結底”的地位,又承認了社會發展是多種因素互動作用的結果;既強調了歷史是無數單個人意志合力作用的結果,又保持了對每個人為歷史發展做出貢獻的尊重,並在此基礎上科學地闡明了歷史發展中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歷史發展中的客觀規律性和人的自覺能動性、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係以及其用辯證的、歷史的眼光透視了歷史發展運動及其過程,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
(一)歷史發展是合力,是多種因素互動作用的結果
第一,經濟因素的根源性和最終性。社會歷史的發展與變遷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在諸多因素中“歸根結底”的原因只能是經濟因素。
第二,經濟因素並不是對社會歷史發展起作用的惟一因素。恩格斯使用“歸根結底”一語只是強調了經濟因素的終極決定性作用,但是並沒有否定其他因素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並非只有經濟狀況才是原因,才是積極的,其餘一切都不過是消極的結果”。
(二)歷史發展是合力,而不是單個人意志作用的結果
首先,“我們自己創造著我們的歷史,但是第一,我們是在十分確定的前提和條件下創造的”。歷史是人們自己創造的,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歷史本身是人們進行活動的結果,沒有人們就沒有歷史,馬克思主義從來沒有否認人在歷史中的作用,人的意志必定會對歷史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人們是在十分確定的前提和條件下去創造歷史的,所以人們並非憑個人隨心所欲來創造歷史,而是在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的。
其次,人們創造歷史的各種前提和條件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衝突中產生出來的,而其中的每一個意志,又是由於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作為的那樣。”也就是說,歷史發展離不開人的活動,而人的活動是在一定的意志動機的支配下進行的,同時又由於人們所處的生活條件各有其特殊性,所以人們從事各項活動都有特殊的意志與動機,甚至這些意志與動機之間是相互衝突的。因此,歷史發展就是各種相互衝突的意志和力量相互作用、不斷較量的結果。
再次,決定歷史發展的是合力,而不是任何單個人意志作用的結果。單個人的意志通過互動作用形成恩格斯所描述的合力狀態,“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最終產生“一個總的平均數,一個總合力”。在這個“總合力”形成過程中,由於多個單獨的意志相互衝突,使得歷史的最終結果往往和“個人”所希望的不一樣。然而,並不是說,“這些意志等於零。相反的,每個意志都對合力有所貢獻,因而是包括在這個合力裡面的”。也就是說,歷史發展的最終結果是許多因素形成合力的產物,是許多因素相互衝突、相互作用的結果。歷史活動中的每一個人,他們的意志都不盡相同,有時甚至是相互衝突的,然而,他們都在歷史的發展中起著這樣那樣的作用,留下這樣或那樣的痕跡,因而都對合力有所貢獻。
(三)歷史發展是合力,體現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統一
恩格斯首先指出,“我們自己創造著我們的歷史,但是第一,我們是在十分確定的前提和條件下創造的”。
一方面,人們是在確定的前提和條件下創造歷史的,其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構成的生活條件不是由人們自己選擇的,因而人們不能隨心所欲地創造歷史。另一方面,歷史的發展離不開有意識、有目的的人的活動,許多個人的意志和願望形成無數交錯的力量,歷史就是在這些相互交錯的力量下產生出來的。這說明,人的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自覺活動,但是這種自覺活動所形成的社會歷史發展及其規律卻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恩格斯認為歷史發展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而在這種相互作用中歸根到底是經濟運動作為必然的東西通過無窮無盡的偶然事件(即這樣一些事物和事變,它們的內部聯繫是如此疏遠或者是如此難於確定,以致我們可以認為這種聯繫並不存在,忘掉這種聯繫)向前發展。可見,恩格斯在對歷史發展合力的揭示中堅持了歷史發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統一,在承認歷史發展必然性的同時,又充分肯定了偶然性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和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