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朝嬰戲圖

歲朝嬰戲圖

《歲朝嬰戲圖》是清乾隆時期的繪畫作品。

該畫作是專門為乾隆花園中的玉粹軒而創作的,描繪了乾隆時期過年時候宮中生活的景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歲朝嬰戲圖
  • 創作年代:清乾隆時期
  • 現收藏地:故宮博物院玉粹軒玉粹軒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

畫作內容

《歲朝嬰戲圖》畫面上畫著一間房間的廳堂,廳堂中間的對聯是:億萬人增億萬壽 泰平歲值泰平春。該畫前面是山水畫落地罩,罩後面是左右兩槽碧紗櫥,槅扇上面的槅扇心,畫了很多種花卉。碧紗櫥後面有圓光罩,其實是在牆上開了一個洞。圓光罩里的場景是畫中畫,圓光罩下面的兩條線,是一面牆,從視覺上擴展出了另一個空間,畫中的小孩在樹上採摘梅花。碧紗櫥隔出一間廳堂,廳中孩兒嬉戲、母子歡笑,其樂融融。畫面正下方的小孩左手拿香盒,裡面放著香餅,右手拿香箸,在夾取香餅,往火盆里放,這樣屋裡就可以薰香了。

創作背景

《歲朝嬰戲圖》是乾隆時期專門為目前故宮的未開放區域乾隆花園中的玉粹軒而創作,描繪了過年時候宮中生活的景象。

藝術鑑賞

該畫作是一幅線法通景畫,每一幅線法通景畫都有一個最佳觀測點,只有在這個點可以看到從一個空間擴展出多個空間的效果。《歲朝嬰戲圖》的最佳觀測點並不在它所在的玉粹軒,而在對面的符望閣。從符望閣看過去,《歲朝嬰戲圖》畫裡的門扇,和玉粹軒真實的門扇結合在一起,讓這幅畫看上去更有空間感和真實感。在最佳觀測點觀看,利用焦點透視的方式,描繪了建築空間,就會產生一個真假虛實的對比。
線法通景畫說得就是利用西方這種透視技巧,使用貼落的手法在室內整面牆體進行鋪滿裝飾的繪畫形式。線法通景畫注重景物與室內環境的呼應關係,形成了室內景與畫中景視覺上的貫通,有著超強的透視感和逼真的視覺效果。
《歲朝嬰戲圖》的作者,把自己的名字藏在了畫中。在乾隆四十一年三月份時候,命令王幼學畫這幅線法通景畫, 但是畫中沒有找到王幼學的名字, 因為半年之後(同年)到了閏十月,他命令一個叫姚文瀚的人畫玉粹軒的通景畫,但這幅畫到底是姚文瀚一個人創作還是他請宮廷畫師一起幫他完成,還是個謎。
《歲朝嬰戲圖》除了跟對面的符望閣有聯繫,它跟周圍的環境還有另外一種聯繫,畫上的壁紙和玉粹軒牆上最底層的壁紙是完全吻合的。現在玉粹軒的壁紙是經過修復複製之後貼在牆上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