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節令

歲時節令

歲時節令也稱為歲時、歲事、時節、時令等事,是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約定俗成的一種集體性習俗活動。南朝梁人宗懍的《荊楚歲時記》,是我國較早出現的一部記載地域性歲時習俗的筆記小品,反映了古代的社會象和人們的生活情趣。各種歲時風俗活動的產生,顯示了我們祖先對自然運動規律的認識與把握,探究其根源,即是人們祈望五穀豐登、人畜兩旺、歲歲平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歲時節令
  • 包含:歲時、歲事、時節等
  • 反映:古代的社會現象和人們的生活情趣
  • 包括:除夕等
歲時節令,除夕,上元節,花朝節,清明節,立夏節,端午節,六月六,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其他節日,補充,

歲時節令

除夕

農曆臘月三十謂“除夕”。因是一年最後一天,外出之人一般回家團聚。在這天以前,即臘月二十三日晚設香案,祭灶神上天,到三十接回。二十四日若非“火日”,則打掃室內揚塵,以後幾日,除清理環境衛生,洗刷灶具、家具、門窗板壁及衣被,還要備足柴、油、米、面、餐具,殺年豬,宰雞鴨,生豆芽,打豆腐,熬糖(玉米板糖)、釀酒(玉米燒酒、柿子燒酒等),做甜酒(酒米、糯玉米粉)等。最後一天,女的忙做團年飯,男的忙著掛畫貼對聯、掛燈,除舊迎新。中堂安“香火”,設“天地君親師位”(家神),側牆貼“不忌童言”等條幅,大門兩扇各貼“出門見喜、對我生財”。耳門貼上新春對聯,畜圈一般貼“六畜興旺”,糧倉糧櫃貼“五穀豐登”等條幅。除夕之日,將熟豬頭或刀頭肉盛於盆內,插入燃香,由當家人敬奉山神和土地神。團年飯後,出門給祖墳送亮。
解放後,除夕之日除給祖墳送亮,其他敬土地神、迎送灶神等習俗已無。中堂的“天地君親師位”改貼當代領袖像,兩邊條幅上寫“翻身不忘毛主席”、“幸福全靠共產黨”者居多。“文化大革命”中常用“左”的口號作對聯。1979年以後,春聯以反映人們對政策擁護、改革開放、勞動致富的喜悅心情者居多。
除夕的午餐稱“團年”、“團圓飯”。全家人儘可能不缺席,團聚就餐。就餐前,先點爆竹鞭炮、地炮(三眼炮),設香案擺酒菜,接祖先就餐。然後關上大門,全家人入席團年。滿桌佳肴,酒席豐盛。長者上坐,晚輩下坐,滿堂歡笑,緩吃慢喝,愈久愈好。除夕夜,家家燈火通明,一家人都要洗澡,穿上新衣或淨服、新鞋襪,圍坐火爐邊玩耍,通宵不眠,謂之“守歲”。深夜家長給小孩壓歲錢。有的人戶團年時間不一。江南人習慣在臘月二十八團年,黃州人半夜團年,已出嫁的女子不在娘家團年的習俗至今尚存。

上元節

農曆正月十五,又稱元宵節。有吃“湯圓”、鬧花燈、舞龍燈、樣古史、禳神、打甑蓋等習俗。

花朝節

農曆二月十五日。取百花盛開之意而得名。這天,農村家家用糯谷爆禾泡,以示豐登大熟之意。婦女圍坐食擂茶,女孩子要在這天穿耳環孔。擇此日結婚的多,取花好月圓、良辰美景為吉慶。晚上燒花燈(頭年結婚的新婦,由娘家和內親送來觀音送子燈和麒麟燈,要在這天晚上燒去麒麟燈,而觀音送子燈則待新婦生子後的次年花朝節晚上燒去)。

清明節

古以寒食後第二天(一說第三天)為清明節,今以日曆所定節氣日為準。家家戶戶都進行掃墓祭祖。舊時,以族或房支辦酒筵,男丁參加宴會,名為祭祖食“清酒”。女人頭戴扁柏或桃、柳枝。谷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

立夏節

這天,腊味、鹽蛋、米粉肉是不能少的,故有“臘雜節”之俗稱。還有吃糯米糖、烹狗、燉雞、吃補品的習慣,俗稱“補夏”。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日,俗稱“五月節”,又稱“端陽”、“重午”。食粽子、麥糍(又叫煎魚),喝雄黃酒,家家門窗上掛著葛藤捆卷的菖蒲、艾枝。縣城有龍舟競賽,各龍舟隊在節前要向轄區內逐家傳送糖、肉包子、粽子。

六月六

傳說農曆六月初六是龍曬衣之日。民眾習慣在這天翻箱倒櫃,拿出久存珍貴的布料、毛毯、棉衣、衣服在院內曬或晾,可防蟲蛀、霉變。此習俗延行至今。
月半 農曆七月十一至十五日均屬七月半期。因習俗不同,具體時間不一,惟七月十二居多。月半是亡人節,“七月半,鬼亂竄”,民眾祭祀時不入墳地,只在場院或道路旁用石灰或草木灰撒成圓圈,分別點請各祖先,焚燒紙錢,另外必須多畫一圈,燒一堆孤魂野鬼錢,以免其爭鬥搶錢。鎮坪民眾對“過月半”特別重視,素有“年小月半大,放牛娃三天假”之說。因此,必置酒席,家人或請親朋好友一道享用。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又稱“鬼節”、“七月半”。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農曆七月十二日,備辦茶酒香燭供奉祖宗,名叫“接太公太婆回堂”。節日,將紙錢、金銀錠裝於大紙包內,紙包寫明某祖受用、某寄字樣,並祭以鴨血,入夜整包焚燒,俗稱“燒包”。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最尚月餅,民俗多以餅相贈。夜晚,中老年盛行賞月,青少年有摸青(竊少許蔬菜瓜果),婦女們有“接月光”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日,又稱“重九”。有登高、飲茱萸菊花酒。至今吃油炸芋包、薯包的習俗仍舊盛行。
以上俗稱“四時八節”。

其他節日

小年:農曆臘月二十五日,也有少數鄉村二十四日過小年的。從前,節前之夜送灶群,自節日起不吃粥,不吃霉豆腐,婦女不入娘家,更不能在娘家住宿。
大年:即除夕,俗稱“大年晡”。這天,貼鬥神、春聯,點香燭,要備三葷三素酒茶雞湯,敬祖先,俗稱“上湯”。爆竹聲中全家聚餐,名叫“食湯”、“食團圓飯”,家長給未婚嫁的兒孫發壓歲錢。晚上,“點歲火”、“貼歲紙”(用紅紙卷一張紙錢貼在房門、倉門、六畜門上)。要食壓歲飯,坐通宵,名叫“守歲”。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日,俗稱“大初一”。黎明前,鳴爆開大門,選擇“大利方向”走第一步,名叫“出行”。有的村,全村男人聚集在一起喝果子酒,名叫“食發始酒”。早晨,各家吃油炸糯糍。在縣城,早晨由長輩率兒孫到就近的寺廟祭拜神主。早飯後,各人互相串門道賀拜年。這天,多數人吃素。從初二起到上元節,家家互相設宴請客,名叫“請新年飯”。
農曆正月初七日,客家人習慣吃羹湯。這天早餐,要吃用米、豆、花生、番薯、芋頭、大蒜、生薑等共煮的羹湯。谷說:“吃了七種羹,汝仔賴子做零星。”意思是從這天起,大家要開始新的一年工作勞動了。
立春:舊時,要貼春聯,點香燭敬神,俗說“迎春接福”。立春時刻鳴爆迎春。
春社:立春後第五年戊日,時在春分前後。祭祀土地神(俗稱社分、福主)。
四月八:農曆四月初八,是老官菩薩生日,民俗多集會唱戲。

補充

■歲時,即正月初一日晨,開門對東方作揖祝聖;歸者跪拜尊長,日拜年。拜年者以未出上九日謂親厚。過上九日謂遲年。婦女於夜間迎紫姑神,謂"請七姑娘"。
■正月十五夜,取衫樹枝,於宅外燒之,謂"燒"。兒童大聲呼逐,謂"趕毛九"。是夜,張燈結彩,演戲,玩花燈,舞龍燈,獅子燈,蚌殼燈,通宵達旦,城鄉皆然,叫"鬧元宵"。
■二月初二,土地神生日,作土地會。
■二月十五,花朝大期,幼女穿耳;男女多於此時婚配。
■三月三日,這天吃蒿子粑粑,叫"蒿子節"。清明插柳葉於門,謂之清,取一年合家清吉之兆。又以絲棉五色紙制為彩幡,掛於祖墳頂,親族為死者祭掃墳墓,叫"插青"或"掛青",意為掛念親人。
■四月初八"浴佛節"。此日,農夫同中俱休息一日,是鄉間古老勞動節。
■立夏日農家飲酒食肉,叫"助力"或"接力"。
■端午節,凡附近寺觀,必印送張真人圖像,至節日必懸掛堂中,小兒輩則以雄黃塗額,以"邪毒"。是日則食棕子飲菖蒲,系艾蒿懸於門楣。永定及慈利九溪等地,喜於澧水、水賽龍舟。端午節有大小之分,五月初五為小端午,十五為大端午。
■六月初六日,土人曬衣服,謂之"覃後哂,傳說這天是明初土家首領覃後王殉難忌日,為土家族一大民族節日。
■七月七夕,婦女結彩綢對月穿織,陳瓜果於道以祀牛郎織女。
■七月中元,謂之過月半
■中秋節,土家族不興賞月,漢人稱之"守月花",吃月餅則是土漢共有的習俗。土家人對中秋別有特色,他們披著明媚的月光,去冬瓜園裡偷瓜,給無生育之夫婦"送子"。
■九月初九日,為重陽節。
■十月朔日,剪紙為衣,具酒饌奠於祖,曰送寒衣。
■十月十六日,俗謂寒婆婆打柴。若此日雨,打柴不成,冬必晴曖;若此日晴,則蠆褚殉桑,"二月初二晴,果木吃不成;二月初二落,果木結成索"等俗言同類。
■十一月十九日,為太陽神生辰,各家皆晨起焚香,極恭敬。
■冬至節,白族稱祭祖節。
■臘月初八,釀糯米酒,曰"臘八糟"。
■臘月二十三夜,土人祀爐神。
■臘月二十四,謂"過小年"。
■臘月二十七日,為打年粑節。
■臘月二十八日,為家神洗塵淨身。
■除夕,謂過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