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差

歲差

歲差在天文學中是指一個天體的自轉軸指向因為重力作用導致在空間中緩慢且連續的變化。例如,地球自轉軸的方向逐漸漂移,追蹤它搖擺的頂部,以大約26,000年的周期掃掠出一個圓錐(在占星學稱為大年或柏拉圖年)。"歲差"這個名詞通常只針對長期運動,其他在地軸準線上的變動章動和極移規模要小了許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歲差
  • 外文名:axial precession
  • 歷史稱為分點歲差
  • 發現:虞喜、喜帕恰斯
  • 導致因素:重力作用
  • 針對目標:長期運動
簡介,起源,分類,發現者,東方——虞喜,西方——喜帕恰斯,影響,相關名詞,章動,極移,

簡介

歲差是指地球自轉軸長期進動,引起春分點沿黃道西移,致使回歸年短於恆星年的現象。其原因是地球是一橢球體,赤道部分隆起;赤道面與黃道面不相重合。日月和其它行星對其赤道隆起部分施以附加引力,引起赤道面傾向的變化,即地軸進動。其結果,造成春分點沿黃道每年西移約50″.2,約26,000年移動一周。它使回歸年略短於恆星年,中國古代稱之為“歲差”。只是由日月的作用引起春分點西移並不改變黃赤交角,稱為“日月歲差”;由其它行星作用則同時改變黃赤交角,稱為“行星歲差”。二者的合量稱為“總歲差”。

起源

太陽在黃道上每經過一個回歸年的運行,比回到一年前的起點要差一段微小的距離,因此冬至點每年要向後(西)移動。這就是“歲差”。
地球是一個橢圓球體,而非正球體,赤道部分較為突出,兩極則稍扁,太陽和月亮對赤道突出部分的吸引力大,使地軸繞黃極緩慢移動,因而表分點沿黃道以每年50″24的速度西移,大概要26000年移動一周,這即為歲差。我國古代則以觀測冬至點的移動來推求歲差。晉代以前,我國古代天文學家並沒有發現歲差現象,晉時虞喜研究了歷史上冬至點的觀測結果,比較自己的實地觀測,發現“堯時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年乃東壁中,則知每歲漸差之所至”。也就是說唐堯時代冬至黃昏中天的星宿為昴宿,而2700年後的冬至黃昏中星卻是東壁,於是他得出結論,認為冬至點每50年西移一度。這個結果雖然比現在得到的赤道歲差(每77年差一度)相差頗大,但比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所得出的結論(每100年差1度)精確得多。虞喜就此大膽地提出了“歲自為歲,天自為天”的結論,把太陽在一回歸年內的運動與其在一恆星年中的運動區別開來,創立了歲差的概念(古人又稱為恆星東行,或節氣西退)。南北朝時祖沖之在《大明曆》中首次引入了歲差,雖然其數值誤差較大,但其精神是可佩服的。元時郭守敬在《授時曆》中,採用的歲差數值是66年又八個月差一度,把歲差的精確度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分類

在歷史上,地球的歲差被稱為分點歲差,這是因為分點沿著黃道相對於背景的恆星向西移動,與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相反。在非技術的討論中仍沿用此一名詞,這點在詳細的數學中是不存在的。在歷史上,記載喜帕恰斯發現分點歲差,雖然確實的時代和日期並不清楚,但由托勒密認為是他所做的天文觀測推測,期間在西元前147年至127年。在19世紀的前半世紀,由於對行星之間引力計算能力的改進,人們體認到黃道本身也有輕微的移動,在1863年之際這稱為行星歲差,而占主導地位的部份稱為日月歲差。它們合起來稱為綜合歲差,並且取代了分點歲差。日月歲差是太陽和月球對地球赤道隆起的引力作用造成的,引發地軸相對於慣性空間的轉動。行星歲差是由於其它行星對地球和軌道面(黃道)的引力有小角度造成的,導致黃道面相對於慣性空間的移動。日月歲差比行星歲差強大了500倍。除了月球和太陽,其它行星也會造成地軸的運動在慣性空間中產生微小的變化,在對比時會造成對日月歲差和行星歲差的誤解,所以國際天文聯合會在2006年將主要的部分重新命名為赤道歲差,而較微弱的成份命名為黃道歲差,但是兩者的合稱仍是綜合歲差

發現者

東方——虞喜

公元四世紀,中國晉代天文學家虞喜,在分析古星圖和星空時,發現星星的位置略有偏移,進而發現歲差,並定出冬至點每50年後退1°。《宋史·律曆志》記載:“虞喜云:‘堯時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餘年,乃東壁中,則知每歲漸差之所至。’”歲差這個名詞即由此而來。
祖沖之於公元463年所制定的《大明曆》的最大貢獻是將歲差引入曆法計算。此前的一些天文學家認為,太陽在黃道上每經過一個回歸年的運行,又回到上一年的起點上。虞喜和祖沖之發現了歲差的存在。虞喜提出的數據是每五十年後退一度,祖沖之認為每四十五年十一個月後退一度。儘管這兩個數據與現代觀測數據(七十一年八個月後退一度)尚有較大距離,但發現歲差並把它納入曆法計算之中,虞喜和祖沖之在世界則是首創。歲差的推算,便成了我國古代曆法史上的重要改革之一。祖沖之在制定大明曆時,還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個閏月的新閏周,比十九年七閏的閏周更為精密。他還提出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81481,精確到小數點後八位數。

西方——喜帕恰斯

公元前二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在編制一本包含1,022顆恆星的星表時,把他測出的星位與150多年前阿里斯提留斯和提莫恰里斯測定的星位進行比較,發現恆星的黃經有較顯著的改變,而黃緯的變化則不明顯。在這150年間,所有恆星的黃經都增加約1°5。喜帕恰斯認為,這是春分點沿黃道後退所造成的,並推算出春分點每100年西移1°。這是歲差現象的最早發現。

影響

歲差的影響是北極星經常的改變。目前,勾陳一極適合指示天球北極點,因為勾陳一的視亮度(2.0等)足以擔當此重責大任,而且距離真正的北極點只有不到半度的偏差。
在另一方面,天龍座的右樞(天龍座α星),西元前3,000年的北極星,3.67等的光度就顯得遜色多了(只有勾陳一的五分之一),在現今都市的光污染下幾乎已經看不到了。
在天琴座內明亮的織女星過去也曾擔任過北極星(在西元前12,000年,在西元14,000年將再任),但是卻從未接近至北極點的5°以內。
當西元27,800年勾陳一再度成為北極星時,由於他的自行運動將會比現在離北極點稍遠一些,在西元前23,600年的接近,是他最接近北極點的時刻。
在現階段,要找到天球南極點是比較困難的,因為那個區域是平淡無奇,列名為南極星的南極座σ只是一顆在理想的條件下,肉眼勉強可見的5.5等暗星。但在第80到90世紀時,天南極將通過偽十字。
這種形勢從星圖也能看出,南極的指向正向南十字座移動。在經歷2,000年左右,南十字座恰好可以指出南極點。由於南極點在向南十字座接近中,結果導致從北半球的亞熱帶地區將不再能像古希臘時代那樣清楚的看見這個星座。

相關名詞

章動

章動是指在物理學中指物體的自轉軸繞另一軸線(稱“進動軸”)旋轉時,自轉軸發生的擺動現象。也是在天文學中指地球自轉軸繞黃道軸旋轉時,地球自轉軸產生的擺動現象。太陽和月球有時在赤道面之南,有時又在赤道之北,因而對地球的引力方向也不斷改變。由於日、月等天體特別是月球對地球赤道突出部分的吸引作用,在地軸繞黃極的運動為26000年的長期進動(即“歲差”)中,還存在許多周期不同、振幅各異的微小變幅,其中在它的平均位置上附加了一種短周期的擺動,即周期小於或等於月球交點周期18.61年,振幅為9.211″(稱為“章動常數”)的擺動,稱為章動。其運動形態表現為沿地球進動圓形軌道作波浪式的曲線運為。章動按運動方式可分為黃經章動和交角章動,按周期可分為太陽章動、月球章動和每月章動。

極移

極移是極地遷移的簡稱。指旋轉的地極和磁極隨時間變化在地面的移動。其運動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周期性的運動,北極呈反時針方向運動,南極順時針運動。極移周期又有兩種:①周期約為12月,振幅約為0.1″,沿著一長軸約4m的橢圓運動。這種運動與地球上的洋流、大氣環流等大規模季節性變化有關;②周期為14個月,振幅約為0.2″,沿著半徑約7m的圓周運動,又稱張德勒運動,其周期稱張德勒周期,這種運動與地球內部物質的運動有關。第二種是長期性漂移。其中又分兩種:①長期漂移。據國際緯度站1900年以來的觀測資料,得出地極存在著大小約為0.003″/a、方向沿著西經81.5°的線性漂移。極移的最大幅度不超過0.4″,在24m2的範圍內移動。由於極移,地球各地的緯度、經度和離心力發生顫動式變化,並影響到地殼運動。由於地球內部的不穩定性,極移軌跡不是平滑的螺旋曲線,常有突然轉折。②緩慢的長期極移——基本上是沿一徑圈向一相對比較固定的方向移動,其移動速率約為10cm/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