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羅國

武羅國〈wuluoguo〉是衡水地區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古代國名之一。建於距今約四千年前的夏朝,是后羿賢臣武羅的封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羅國
  • 英文名稱:wuluoguo
  • 所屬洲:亞洲
  • 屬性:衡水地區歷史上最早古代國名
簡介,主要內容,

簡介

武羅國〈wuluoguo〉是衡水地區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古代國名之一。建於距今約四千年前的夏朝,是后羿賢臣武羅的封國。由於年代久遠,各類史書記載不詳。據〈路史、國名紀〉載:“世本雲,夏武羅國,冀都之武邑。”據此,夏武羅國即今武邑。
武羅國廢於何代,史書未記載,只是到了漢代才於此置武邑縣,西晉於此置武邑國,面趙又置武邑郡。另外與武邑縣毗連的武強縣境內歷史上曾置武遂城、武遂縣、武強淵、武強山等地名,衡水地區現有武邑、武強縣兩個縣地名。這眾多的以“武‘字命名的古今地名, 在不大的區域內相繼出現,當與夏武羅國大有關係。考“邑”字與“隧”字的本義,〈說文〉說的很清楚:“邑,國也,從國”。而“隧”字在先秦時期指城郊地帶。由此可以看出,武邑、武隧、武強等地名實源於夏武羅國。亦可推出夏武羅國的範圍不但包括今之武邑,尚包括今武強縣的大部分以及周圍地帶。

主要內容

  • 武邑縣歷史悠久,夏稱武羅國,即后羿賢臣武羅之封邑。據《路史》卷29《國名紀》:武“《世本》云:夏武羅國,冀都之武邑”。武邑縣或因古為武羅國而得名。秦屬鉅鹿郡。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武邑縣,前漢屬信都國,後漢屬安平國。晉稱武邑郡,屬冀州,北齊廢。隋開皇六年(586年)復置武邑縣,屬信都郡。自唐至清,武邑縣皆屬冀州。民國年間,武邑先屬直隸省冀州,後改屬大名道。1938年建立武邑縣抗日民主政府,屬冀南區,1949年8月屬河北省衡水專區,1952年11月劃歸石家莊專區。1958年12月撤銷武邑縣併入衡水縣。1962年3月復置武邑縣,同年6月復置衡水專區,武邑縣還屬之。1970年衡水專區改為衡水地區,武邑縣屬之,1996年7月衡水地市合併後,武邑縣仍屬之.
    武邑歷史至21世紀已逾四千年,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勤勞樸實的武邑人,用智慧和汗水創造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在改造自然以及與社會醜惡鬥爭的偉大實踐中,創造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業績,湧現出了大量的英雄豪傑、文化名人,譜寫了輝煌的歷史篇章。武羅封國、樂毅封於觀津、竇太后三朝輔政、蘇安恆直諫武則天、蘇定方東征西戰平四海等史實何其震撼;文壇“三張”(張載、張協、張亢)、名儒劉蘭、天文學家劉焯等人物創造的文化何其輝煌;金牛城、竇氏青山、義姑台、蘇皋廟等民間傳說何其生動感人……然而這一切都隨著時光的推移變成遙遠的過去,被塵封進歷史的長河。如今的人們要想了解古代武邑,只有從清代的兩本舊縣誌能找到粗略的記載;而相關的遺蹟,除了黃土築成的竇氏青山依舊巍然屹立,其它已經蕩然無存。
    武邑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衡水市東北部,東鄰阜城縣、景縣、西接桃城區、深州市,南與棗強縣接壤,北與武強縣毗鄰,東北與泊頭市為鄰,東西最寬27公里,南北最長42.5公里,總面積830.1平方公里。武邑縣地處黑龍港流域沖積平原上,地勢自西南向東北緩緩傾斜,平均海拔20米。境內河流較多,西北部有龍治河、滏陽河,中部有滏陽新河、 滏陽東排河、索瀘河,東南部有牛韓河、清涼江,七條河流均自西南向東北貫穿而過,流經全縣總長193.29公里。武邑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5℃。年積 溫4771.3℃,年平均降水量531.1毫米,且多集中在七、八月份。無霜期196天,年日照2573.4小時,雨熱期光照充足,適於農作物生長。
    武邑縣文物古蹟:
    一、古遺址
    1、東昌故城。在縣城東北14公里相城街村西北隅,東昌故城年代久遠,上古黃帝時封昌若於此。漢高祖改東昌縣,屬信都國。後屬安平國、信都郡和冀州。公元627年廢,其地入武邑縣。
    2、觀津古城。古觀津,春秋戰國時為名城邑。漢高祖改觀津縣,原信都國經漢、晉南北朝、隋數代幾置幾廢。唐貞觀元年歸入武邑縣。時近八百年。後逐漸演化為村,稱觀津村,1948年劃為前觀津、東觀津、西觀津。
    3、東嶽行宮。俗稱天齊廟,遺址在縣城東南角。元延佑年間,縣人李瓊建七十五司之祠。清順治、道光、鹹豐、同治年間三次重修。
    二、古墓群
    1、竇氏青山墓。又名“安成候墓”,位於縣城東14公里的青冢村南邊。占地36582平方米,它是漢文帝皇后竇猗房的父親竇青的墳墓,因竇青被漢室封為安成候,故又稱安成候墓。竇氏青山墓今高22.9米,周長490米,1982年9月29日,被河北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龍店墓群。位於縣城西北10公里的龍店村北。為宋代墓,其中一墓有墓室三個,繪有壁畫、人物形象生動,出土有字磚、白陶碗、陶盤。宋墓西300米,有一漢墓,出土有銅馬腿、銅鏡、雙耳環、香爐、龍火勺等。
    3、中角墓群。位於縣城南5公里的中角村西北200米處。1958年出土,1991年省地縣文物部門發掘出土陶俑、陶禽、陶獸、陶器皿、人頭骨等。
    4、樂毅墓。據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武邑縣誌載:樂毅墓在縣城東30里,距觀津村約2公里。在文革中遭破壞。
    三、石碑記
    現僅存東嶽行宮中的“石碑異梅”(殘)。資料記載,碑記多為建築記錄,碑文都為武邑縣文化名人或曾在武邑縣為官者所撰寫。共24篇,約1萬3千字。
    四、庫存文物
    縣庫存文物124件,省庫存武邑出土文物9件,市存文物3件。
    【觀津書院楹聯】
    〖觀津書院〗 觀津書院位於武邑縣。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始建。書院之名“觀津”,古邑名,始於唐代,宋代尤盛,對學術思想發展有一家的影響。戰國趙地,在今河北武邑東南。趙封樂毅於此。西漢置為縣,景帝母竇太后乃本國人。北魏改名灌津,後復置觀津,貞觀元年(627年)廢。書院以古邑名取作“觀津書院”,明清時多數成為準備科考的場所,清末廢科舉,書院改為學校。
    自來學校以書院輔之,如今比屋東西,稍有歡顏在風雨;
    吾為父兄望子弟成耳,此後一官南北,還將老眼看雲霄。
    ——清·范當世題觀津書院
    (上聯以作者生活的年代,正值社會變革之際,故稱“學校以書院輔之”,即當時的大部分學校皆由書院改建而成。“比屋”,指關列緊靠之房屋,亦含典出《尚書大傳》的“比屋而封”之義,稱家家都有德行,人人可以旌表,用以頌揚教化成就。“稍有歡顏在風雨”,化用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意:“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上聯指出學校或書院的建立,給讀書人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寓含應當珍惜此優越的環境,刻苦發奮、立志成才的勸勉之意。下聯“父兄”,本指父親和兄長,也泛指長輩、長者。“子弟”,即年輕的一輩。《史記·項羽本紀》:“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雲霄”,指高空,比喻顯達的地位。朱慶餘《酬李處士見贈》:“雲霄未得路,江海作閒人。”作者以自己年長,在下聯中殷切寄語後生晚輩,望他們學有所成,日後青雲得志,勇擔重任。此聯嵌“東西”、“南北”方位祠,寓含成才子弟遍及天下的美好祝願。一個“稍”字,極有分寸;一個“還”字,頗具深情。可謂平易樸實,直抒胸臆,沉穩酣暢,屬望甚殷。)
    〖范當世〗 范當世(1854-1904),出生於通州城(今南通市)內有一個詩書世家,原名鑄,字銅士,更名當世,字無錯,號肯堂,因排行居一,世稱范伯子。他是清代末年傑出的文學家,同光體詩人,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譽為“聯界之虎”。范當世幼即聰穎警悟,先後從通州城內有名望的塾師王兆榛、顧金標學習八股時文。15歲首次參加州試取得第二名,17歲院試為廩貢生員,但此後九次應南京科試,未得一第。青年時代的范當世結交了張謇、顧錫爵、周家祿、朱曼君等意氣相投、聲氣相求的朋友,研討學問,關心國事,促使了當時通州“士風稍隘,識分敦靜”風氣的轉變。當世25歲後負籍出遊,初從著名文藝理論家、興化劉熙載學習《藝概》,繼從桐城派古文大學、武昌張裕釗學習古文法,並為張主持修篡的《湖北通志》擔任“婺婦傳”部分的主筆,復得張裕釗等介紹,為冀州知州、古文家吳汝綸主持觀津書院。38歲上,范當世以一介窮儒身份應時相李鴻章邀請,至天津任李家庭教師四年之久。甲午戰爭後辭館南歸,曾任東漸書院山長,此後,抱疾與張謇等一道致力興辦家鄉教育,並為之撰寫了多篇鼓吹教育改革的精闢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